[数据结构与算法]04 Link List (链表)及单链表反转实现

在说链表的时候,就会常说另外一个概念:数组.
数组和链表,常常会拿到一起做比较.这篇文章也是,咱们来说说数组和链表.

数组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假设现在内存空间剩余了 1MB ,但是它不是连续的,这个时候申请一个大小为 1MB 的数组,会告诉你申请失败,因为这个内存空间不连续.
链表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不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还是上面那个例子,如果申请的不是大小为 1MB 的数组,而是链表,就会申请成功.
如果只是理解到了这个层面,你是不是会觉得,我以后一直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就可以了?不不不,数组也有它自己的优势.
首先数组简单易用,又因为使用的是连续内存空间,就可以借助 CPU 的缓存机制,预读数组中的数据,因而访问效率更高,所以在插入,删除操作比较少,而查询比较多的情况下,使用数组是比较有优势的.
链表在内存中不是连续存储,对 CPU 缓存机制不够友好,也就没办法进行有效预读.所以链表适用于在插入,删除操作比较多的情况下使用.

链表分为单链表,循环链表,和双向链表.
对于单链表来说,它的第一个节点也就是头结点记录着链表的基地址,而最后一个节点也就是尾节点则指向一个空地址 NULL ,循环链表也可以理解成特殊的单链表,只不过尾节点由原来指向一个空地址 NULL 改为了指向头结点.
单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循环链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更加常用的链表结构是:双向链表.
它的结构是这样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能够看到它的特点是:占用内存较多,支持双向遍历.因为它有两个指针,所以相对单链表,一个数据就会多占用一些内存.
既然它占用内存较多,为什么在实际开发中还比较常用呢,这里面有一个思想在里面,咱们具体来讲讲.
我们知道,单链表,双链表在删除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 O(1) ,但是在实际开发中它的时间复杂度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这样想,一般在做数据删除的时候,你的操作是怎样的?
首先,查找在节点中「值等于给定某个值」的节点,找到之后再做删除对吧?也就是说在删除之前,是需要做查找这个工作的.而单向链表和双向链表在查找的时候时间复杂度为 O(n) ,因为它为了找到这个要删除的元素,需要将所有的元素都遍历一遍.将上面过程梳理一下就是,查找时间复杂度为 O(n) ,删除时间复杂度为 O(1) ,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n) .
以上过程在双链表中是怎样的呢?因为双链表支持双向遍历,所以查找这个操作对它来说时间复杂度为 O(1) ,因为它是双向遍历,所以在查找元素时,不需要将所有的元素进行遍历,删除时时间复杂度为 O(1) ,总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
因为双向链表的时间复杂度为 O(1) ,所以在开发中它是比较受欢迎的.而在这其中体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就是:空间换时间.
当内存空间相对时间来说不是那么重要的话,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忽略次要的因素,着重解决主要矛盾?

最后来实现一个比较常见的单链表操作—单链表反转
首先上代码实现:

/**
 * 链表反转
 * @author 郑璐璐
 * @date 2019/11/16 19:55
 */
public class ReverseList {
    public static class Node{
        private int data;
        private Node next;

        public Node(int data , Node next){
            this.data=data;
            this.next=next;
        }
        public int getData(){
            return data;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初始化单链表
        Node node5=new Node(5,null);
        Node node4=new Node(4,node5);
        Node node3=new Node(3,node4);
        Node node2=new Node(2,node3);
        Node node1=new Node(1,node2);
        // 调用反转方法
        Node reverse=reverse(node1);
        System.out.println(reverse);
    }
    /**
     *单链表反转
     * @param list 为传入的单链表
     * @author 郑璐璐
     * @date 2019/11/16 19:56
     */

    public static Node reverse(Node list){
        Node current=list, // 定义 current 为当前链表
                afterReverse=null;   // 定义 afterReverse 为转换之后的新链表,初始为 null
        // 当前链表不为空,进行反转操作
        while (current!=null){
            // 1. 保存当前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的链表
            Node next=current.next;
            // 2. 将当前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反转之后的新链表
            current.next=afterReverse;
            // 3. 保存当前的链表状态到新链表中
            afterReverse=current;
            // 4. 将当前节点指针后移一位,进行下一次循环
            current=next;
        }
        return afterReverse;
    }
}

接下来断点调试,看看每次结果:
初始状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一次循环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二次循环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次循环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四次循环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五次循环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特别是单链表反转那一块,考虑了很久,借鉴网上思路做出来,有的思路真的是很巧妙.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发布了175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76 · 访问量 28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ll_0405/article/details/103105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