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10月24日区块链讲话:区块链的国家思维-1

解读10月24日区块链讲话:区块链的国家思维-1

10月24号讲话发布之后,当天晚上就有相关政府部门人员联系我,希望我去座谈一下,科普区块链。紧接着若干单位也约我去讲讲区块链。可见各行各业对于中央讲话的重视。

区块链讲话公布后,比特币价格大涨,在短短12个小时内一度暴涨40%,价格突破1万美元大关。比特币价格以前一度萎靡。

Facebook的加密货币Libra项目负责人David Marcus也发推,转发了对该讲话的关注。以往区块链的热度来自于民间,自下而上。而这次,区块链的影响来自于政府,自上而下,再次升温。

随后26日,国家通过密码法的制定,密码技术的使用从此有了法律规范。而密码技术是区块链安全护航的重要基石。紧接着,10月28号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这次讲话可谓是对区块链正身,表明了国家大力鼓励区块链的发展,为区块链的发展指明方向。

这次讲话对于区块链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工业界还是学术界。

那么到底国家想如何使用区块链呢?


基于结构化思维理解讲话精神

1. 区块链结构提高电子政务效率

关于这次讲话我是反反复复读了几遍,想从这些字里行间的话里体会政策精神。

这次讲话的内容说明中央对区块链的深思熟虑,想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特性打造一个数据透明的高效信用社会。为什么这样说呢,先看看区块链的特性。

传统互联网的是中心化结构,例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而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网状结构,例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区块链中的各个节点之间是对等关系,而且相互连通。

现在看看电子政务。从传统互联网的方式构建电子政务,其结构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从区块链的方式构建电子政务,其结构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的结构可以看出:电子政务的扁平化。扁平化结构去掉了很多中间节点,极大的提高政务的执行效率。

2. 区块链应用于电子政务

那么区块链的这种结构,对于政府管理有哪些可用之处呢?

数据共享

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各政务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因为区块链的网状结构中,每个节点都能够收到其它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就像微信群一样,大家都能够看到相互的通信。不需要再额外的拷贝数据分享给对方。

把这个结构融入到最多跑一次,例如办一件事情,涉及到人社,医疗,房产,民政局,如果通过区块链,各个单位把涉及到交叉接口的部门组成一个区块链,所有的数据共享变的非常容易,而且监控管理审计也变得很方便。这就是我们说的区块链是多方协作的工具。

透明化管理

上述结构还能够实现透明化管理,只要将一个监管节点加入网络中即可。

以前上级下达任务是一级一级,从上至下,指令传达慢,数据审计不准确,数据共享壁垒高。

现在中央直接可以垂直监管,扁平化结构,使得中央只要成为网状结构中的一个节点即可,能够极大提高政府效率。

透明化审计

上述结构还能够实现透明化审计,区块链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可以追踪溯源。

由于区块链的网状结构,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网络中的每一个事件,各个节点都会收到并且记录在案,通过共识算法保证每个节点的数据库都是一致的。非常透明,不可能有任何隐瞒。

例如某县发生地震,救济款直接可以从中央点对点的拨下来,使用全是透明的。审计,管理非常方便。

有了上述结构化的解释,再看看讲话的内容,其精神就很容易理解到位了。下面我们对讲话进行解读。(待续)

以上文章以及电子资源,都可以在陈智罡博士的主页上获得:

https://zhigang-chen.github.io/index.html

微信公众号:btc201800

国内第一个聚焦于全同态加密与区块链的公众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陈智罡博士的个人主页

https://zhigang-chen.github.io/index.html

全同态加密资源汇总

https://zhigang-chen.github.io/FHE%20Resources.html

全同态加密与机器学习论文列表:https://zhigang-chen.github.io/FHE%20and%20Machine%20Learning%20References.html

区块链与密码学音频节目

https://www.ximalaya.com/zhubo/42927243/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格链致知」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btc201800/article/details/104034933

发布了21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0 · 访问量 2753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tc201800/article/details/10416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