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学习(3)-垃圾回收相关

点击查看更多JVM总结

1.如何判断对象是否死亡

1.引用计数法:无法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2.可达性分析: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去进行可达性分析,当对象没有与GC Roots相连,说明其不可达。

2.如何判断一个常量是废弃常量

当该常量的常量池对象在任何地方都不被引用时,即为废弃的常量。

3.如何判断一个类是废弃类

1.该类的所有实例都已被回收,即在Java堆中不存在该类的实例对象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3.该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不在任何地方被引用,无法在任何地方使用反射获取到该类的方法

4.不可达对象一定会被回收吗

不一定,在通过GC ROOTS的可达性分析后不存在引用的对象还需要通过两次筛选来确定是否要被回收:

第一次筛选:判断该对象是否有必要执行 finalize 方法

当对象没有覆盖 finalize 方法,或 finalize 方法已经被虚拟机调用过时,无须回收。

第二次筛选:能否建立引用链

在第二次筛选中,如果对象仍不能与其他对象建立引用链关系,那么将对象回收掉

5.四种引用类型的作用是什么

JDK1.2 之前,Java 中引用的定义很传统:如果 reference 类型的数据存储的数值代表的是另一块内存的起始地址,就称这块内存代表一个引用。

JDK1.2 以后,Java 对引用的概念进行了扩充,将引用分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四种(引用强度逐渐减弱)

1.强引用

当内存空间不足时,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异常也不会对强引用对象进行回收

2.软引用

当内存空间不足时,对其进行回收

3.弱引用

垃圾回收器一旦扫描到软引用对象就会立即将其回收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0357146 查看本文章
4.虚引用

虚引用并不会决定对象的生命周期,虚引用主要用来跟踪对象被垃圾回收的活动。虚引用必须和引用队列(ReferenceQueue)联合使用。当垃圾回收器准备回收一个对象时,如果发现它还有虚引用,就会在回收对象的内存之前,把这个虚引用加入到与之关联的引用队列中。程序可以通过判断引用队列中是否已经加入了虚引用,来了解被引用的对象是否将要被垃圾回收

6.垃圾回收算法有哪些

标记-清除算法、标记-整理算法、复制算法、分代收集算法

7.每种垃圾回收算法的垃圾收集方式及优缺点

1.标记-清除算法

该算法分为“标记”和“清除”阶段: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它是最基础的收集算法,后续的算法都是对其不足进行改进得到。这种垃圾收集算法会带来两个明显的问题:

  • 效率问题(对所有内存区域进行了一遍扫描,没有对不同区域区分对待)
  • 空间问题(标记清除后会产生大量不连续的碎片,导致之后的对象内存分配没有连续的可用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标记-整理算法

根据老年代的特点提出的一种标记算法,标记过程仍然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回收,而是让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这样做的好处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碎片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复制算法

为了解决效率问题,“复制”收集算法出现了,它是新生代的回收算法。它可以将内存分为大小相同的两块,每次使用其中的一块。当这一块的内存使用完后,就将还存活的对象复制到另一块去,然后再把使用的空间一次清理掉。这样就使每次的内存回收都是对内存区间的一半进行回收。这样做能够避免内存的碎片化,但是空间利用率不足。改进版本是将新生代分为Eden区、from Survivor区和to Survivor区这三块区域,只使用Eden和from Survivor区这两块区域,空间利用率得到提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分代收集算法

当前虚拟机的垃圾收集都采用分代收集算法,这种算法没有什么新的思想,只是根据对象存活周期的不同将内存分为几块。一般将 Java 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算法。

比如在新生代中,每次收集都会有大量对象死去,所以可以选择复制算法,只需要付出少量对象的复制成本就可以完成每次垃圾收集。而老年代的对象存活几率是比较高的,而且没有额外的空间对它进行分配担保,所以我们必须选择“标记-清除”或“标记-整理”算法进行垃圾收集。

发布了309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205 · 访问量 30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brlovejava/article/details/103359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