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设计模式——代理模式,通过动态代理实现AOP

    代理模式的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另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动态代理:

    举个简单的例子

1. 模式的结构
代理模式的主要角色如下。
抽象主题(Subject)类:通过接口或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真实主题(Real Subject)类: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代理(Proxy)类: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扩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public interface BaseSubject {
    void request();
}

实现类:
public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BaseSubje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System.out.println("realSubject");
    }
}

代理类

public class ProxyClassOfRealSubject implements BaseSubject{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Override
    public void request() {
        before();
        realSubject.request();
        after();
    }
    public void before(){
        System.out.println("before  ,do something");
    }
    public void after(){
        System.out.println(" after ,do something");
    }
}

然后
通过创建代理类对象来访问真实想访问的RealSubjec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代理类访问
  }


public class UserDao {
    public void addUser(){
        System.out.println("添加用户");
    }
    public void deleteUser(){
        System.out.println("删除用户");
    }
}

创建代理类CglibProxy,该代理类需要实现MethodInterceptor接口,并实现接口中的intercept()方法。

//代理类
public class CglibProxy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代理方法
    public Object createProxy(Object target){
        //创建一个动态类对象
        Enhancer enhancer=new Enhancer();
        //确定要增强的类,设置其父类
        enhancer.setSuperclass(target.getClass());
        //添加回调函数
        enhancer.setCallback(this);
        //返回创建的代理类
        return enhancer.create();
    }
    /**
     * proxy CGlib根据父类生成的代理对象
     * method 拦截的方法
     * args 拦截方法的参数组
     * methodProxy 方法的代理对象,用于执行父类的方法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
        //创建切面类对象
        MyAspect myAspect=new MyAspect();
        //前增强
        myAspect.check_Permissions();
        //目标方法执行
        Object obj=methodProxy.invokeSuper(proxy,args);
        //后增强
        myAspect.log();
        return obj;
    }
}

测试类 CglibTest.java

public class Cglib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创建代理类对象
        CglibProxy cglibProxy=new CglibProxy();
        //创建目标对象
        UserDao userDao=new UserDao();
        //获取增强后的目标对象
        UserDao userDao1=(UserDao) cglibProxy.createProxy(userDao);
        //执行方法
        userDao1.addUser();
        userDao1.deleteUser();
    }
}	

 
代理模式的应用场景
    前面分析了代理模式的结构与特点,现在来分析以下的应用场景。
    远程代理,这种方式通常是为了隐藏目标对象存在于不同地址空间的事实,方便客户端访问。例如,用户申请某些网盘空间时,会在用户的文件系统中建立一个虚拟的硬盘,用户访问虚拟硬盘时实际访问的是网盘空间。
    虚拟代理,这种方式通常用于要创建的目标对象开销很大时。例如,下载一幅很大的图像需要很长时间,因某种计算比较复杂而短时间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先用小比例的虚拟代理替换真实的对象,消除用户对服务器慢的感觉。
    安全代理,这种方式通常用于控制不同种类客户对真实对象的访问权限。
    智能指引,主要用于调用目标对象时,代理附加一些额外的处理功能。例如,增加计算真实对象的引用次数的功能,这样当该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就可以自动释放它。
    延迟加载,指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延迟对目标的加载。例如,Hibernate 中就存在属性的延迟加载和关联表的延时加载。
代理模式的扩展
    在前面介绍的代理模式中,代理类中包含了对真实主题的引用,这种方式存在两个缺点。
    真实主题与代理主题一一对应,增加真实主题也要增加代理。
    设计代理以前真实主题必须事先存在,不太灵活。采用动态代理模式可以解决以上问题,如 SpringAOP
在软件设计中,使用代理模式的例子也很多,例如,要访问的远程对象比较大(如视频或大图像等),其下载要花很多时间。还有因为安全原因需要屏蔽客户端直接访问真实对象,如某单位的内部数据库等。
代理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代理模式的定义: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

代理模式的主要优点有: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代理对象可以扩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代理模式能将客户端与目标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其主要缺点是: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代理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代理模式的结构比较简单,主要是通过定义一个继承抽象主题的代理来包含真实主题,从而实现对真实主题的访问,下面来分析其基本结构和实现方法。

JDK动态代理和cglib代理

JDK动态代理有缺陷,就是被代理对象必须实现接口才能产生代理对象,如果没有接口,就不能使用动态代理技术。我们用spring容器来实现动态代理,假如要管理的对象没有实现接口,那么就不能产生代理对象了。为了让所有的对象都能产生动态代理对象,Spring又融入了第三方代理技术cglib代理。Cglib可以对任何类生成代理对象,它的原理是对目标对象进行继承代理,如果目标对象被final修饰,那么该类无法被cglib代理。

如果被代理对象实现了接口,就优先使用JDK代理,如果没有实现接口,就用用cglib代理。

如果想代理没有实现接口的类,那么可以使用CGLIB代理.
CGLIB(Code Generation Library)是一个高性能开源的代码生成包,它采用非常底层的字节码技术,对指定的目标类生成一个子类,并对子类进行增强。
 

发布了117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7 · 访问量 8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ack__iT/article/details/103192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