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摘抄(入门需知)

关于IP地址

你知道怎么查看 IP 地址吗?
Windows 上是 ipconfig,在 Linux 上ipconfigipipconfig是 ifconfig。大部分的网卡都会有一个 IP 地址,当然,这不是必须的。在后面的分享中,我们会遇到没有 IP 地址的情况。IP 地址是一个网卡在网络世界的通讯地址,相当于我们现实世界的门牌号码。

10.100.122.2 就是一个 IP 地址。这个地址被点分隔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 8 个 bit,所以 IP 地址总共是 32 位。这样产生的 IP 地址的数量很快就不够用了。

因为当时设计 IP 地址的时候,哪知道今天会有这么多的计算机啊!因为不够用,于是就有了 IPv6,这个有 128 位,现在看来是够了,但是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

无类型域间选路(CIDR)
于是有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叫作无类型域间选路,简称CIDR。这种方式打破了原来设计的几类地址的做
法,将 32 位的 IP 地址一分为二,前面是网络号,后面是主机号。从哪里分呢?你如果注意观察的话

可以看到,10.100.122.2/24,这个 IP 地址中有一个斜杠,斜杠后面有个数字 24。这种地址表示形式,就是 CIDR。后面 24 的意思是,32 位中,前 24 位是网络号,后 8 位是主机号。

伴随着 CIDR 存在的,一个是广播地址,10.100.122.255。如果发送这个地址,所有 10.100.122 网络里面的机器都可以收到。另一个是子网掩码,255.255.255.0。

将子网掩码和 IP 地址进行 AND 计算。前面三个 255,转成二进制都是 1。1 和任何数值取 AND,都是原来数值,因而前三个数不变,为 10.100.122。后面一个 0,转换成二进制是 0,0 和任何数值取
AND,都是 0,因而最后一个数变为 0,合起来就是 10.100.122.0。这就是网络号。将子网掩码和 IP地址按位计算 AND,就可得到网络号。

表格中的 192.168.0.x 是最常用的私有 IP 地址。你家里有 Wi-Fi,对应就会有一个 IP 地址。一般你家里地上网设备不会超过 256 个,所以 /24 基本就够了。有时候我们也能见到 /16 的 CIDR,这两种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

不需要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 32 位,就能明显看出 192.168.0 是网络号,后面是主机号。而整个网络里面的第一个地址 192.168.0.1,往往就是你这个私有网络的出口地址。例如,你家里的电脑连接 WiFi,Wi-Fi 路由器的地址就是 192.168.0.1,而 192.168.0.255 就是广播地址。一旦发送这个地址,整个192.168.0 网络里面的所有机器都能收到。

MAC 地址

网卡的物理地址,用十六进制,6 个 byte 表示。

一个网络包要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除了要有确定的地址,还需要有定位功能。而有门牌号码属性的 IP 地址,才是有远程定位功能的。

MAC 地址更像是身份证,是一个唯一的标识。它的唯一性设计是为了组网的时候,不同的网卡放在一个
网络里面的时候,可以不用担心冲突。从硬件角度,保证不同的网卡有不同的标识。

IP 是地址,有定位功能;MAC 是身份证,无定位功能;
CIDR 可以用来判断是不是本地人
IP 分公有的 IP 和私有的 IP。

三个波段(band)的优先级也不相同。band 0 的优先级最高,band 2 的最低。如果 band 0 里面有数据包,系统就不会处理 band 1 里面的数据包,band 1 和 band 2 之间也是一样。

数据包是按照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TOS)被分配多三个波段(band)里面的。TOS 是 IP 头里面的一个字段,代表了当前的包是高优先级的,还是低优先级的。

关于网络分成

网络为什么要分层?因为,是个复杂的程序都要分层,这是程序设计的要求,比如,复杂的电商还会分数据库层、缓存层、Compose 层、Controller 层和接入层,每一层专注做本层的事情。

揭秘层与层之间的关系

知道了这个过程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原来困惑的问题。
首先是分层的比喻。所有不能表示出层层封装含义的比喻,都是不恰当的。总经理握手,不需要员工在吧,总经理之间谈什么,不需要员工参与吧,但是网络世界不是这样的。正确的应该是,总经理之间沟通的时候,经理将总经理放在自己兜里,然后组长把经理放自己兜里,员工把组长放自己兜里,像套娃娃一样。那员工直接沟通,不带上总经理,就不恰当了。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员工说一句,组长补充两句,然后经理补充两句,最后总经理再补充两句。但是在网络世界,应该是总经理说话,经理补充两句,组长补充两句,员工再补充两句。

那 TCP 在三次握手的时候,IP 层和 MAC 层在做什么呢?当然是 TCP 发送每一个消息,都会带着 IP 层和 MAC 层了。因为,TCP 每发送一个消息,IP 层和 MAC 层的所有机制都要运行一遍。

TCP 三次握手了,其实,IP 层和 MAC 层为此也忙活好久了。
这里要记住一点:只要是在网络上跑的包,都是完整的。可以有下层没上层,绝对不可能有上层没下层。所以,对 TCP 协议来说,三次握手也好,重试也好,只要想发出去包,就要有 IP 层和 MAC 层,不然是发不出去的。

程序是如何工作的?

如果你是一个网络包处理程序,你不需要process_http(buffer),而是应该交给应用去处理。交给哪个应用呢?**在四层的头里面有端口号,不同的应用监听不同的端口号。**如果发现浏览器应用在监听这个端口,那你发给浏览器就行了。至于浏览器怎么处理,和你没有关系。

浏览器自然是解析 HTML,显示出页面来。电脑的主人看到页面很开心,就点了鼠标。点击鼠标的动作被浏览器捕获。浏览器知道,又要发起另一个 HTTP 请求了,于是使用端口号,将请求发给了你。

你应该调用send_tcp(buffer)。不用说,Buffer 里面就是 HTTP 请求的内容。这个函数里面加一个 TCP的头,记录下源端口号。浏览器会给你目的端口号,一般为 80 端口。

然后调用send_layer3(buffer)。Buffer 里面已经有了 HTTP 的头和内容,以及 TCP 的头,在这个函数里面加一个 IP 的头,记录下源 IP 的地址和目标 IP 的地址。然后调用send_layer2(buffer)。Buffer 里面已经有了 HTTP 的头和内容、TCP 的头,以及 IP 的头。**这个函数里面要加一下 MAC 的头,记录下源 MAC 地址,得到的就是本机器的 MAC 地址和目标的 MAC地址。**不过,这个还要看当前知道不知道,知道就直接加上;不知道的话,就要通过一定的协议处理过程,找到 MAC 地址。反正要填一个,不能空着。

万事俱备,只要 Buffer 里面的内容完整,就可以从网口发出去了,你作为一个程序的任务就算告一段落了。

第一,MAC 层是用来解决多路访问的堵车问题的;
第二,ARP 是通过吼的方式来寻找目标 MAC 地址的,吼完之后记住一段时间,这个叫作缓存;
第三,交换机是有 MAC 地址学习能力的,学完了它就知道谁在哪儿了,不用广播了。

从物理层到MAC:

第一层(物理层)
第二层(数据连接层)
接下来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给谁,谁接收?这里用到一个物理地址,叫作链路层地址。但是因为第二
层主要解决媒体接入控制的问题,所以它常被称为MAC 地址。
解决第一个问题就牵扯到第二层的网络包格式。对于以太网,第二层的最开始,就是目标的 MAC 地址和源的 MAC 地址。一个广播的网络里面接入了 N 台机器,我怎么知道每个 MAC 地址是谁呢?这就是ARP 协议,也就是已知 IP 地址,求 MAC 地址的协议。

协议:

语法,语义,顺序

语法,就是这一段内容要符合一定的规则和格式。例如,括号要成对,结束要使用分号等。

语义,就是这一段内容要代表某种意义。例如数字减去数字是有意义的,数字减去文本一般来说就没有意义。

顺序,就是先干啥,后干啥。例如,可以先加上某个数值,然后再减去某个数值。

要想打造互联网世界的通天塔,只教给一台机器做什么是不够的,你需要学会教给一大片机器做什么。这就需要网络协议。只有通过网络协议,才能使一大片机器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一件事。

你先在浏览器里面输入 https://www.kaola.com ,这是一个URL。浏览器只知道名字是“www.kaola.com”,但是不知道具体的地点,所以不知道应该如何访问。于是,它打开地址簿去查找。可以使用一般的地址簿协议DNS去查找,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更加精准的地址簿查找协议
HTTPDNS。

无论用哪一种方法查找,最终都会得到这个地址:106.114.138.24。这个是IP地址,是互联网世界的“门牌号”。

知道了目标地址,浏览器就开始打包它的请求。对于普通的浏览请求,往往会使用HTTP协议;但是对于购物的请求,往往需要进行加密传输,因而会使用HTTPS协议。无论是什么协议,里面都会写明“你要买什么和买多少”。

DNS、HTTP、HTTPS 所在的层我们称为应用层。经过应用层封装后,浏览器会将应用层的包交给下一层去完成,通过 socket 编程来实现。下一层是传输层。

传输层有两种协议,一种是无连接的协议UDP,一种是面向连接的协议TCP。对于支付来讲,往往使用 TCP 协议。所谓的面向连接就是,TCP 会保证这个包能够到达目的地。如果不能到达,就会重新发送,直至到达。

TCP 协议里面会有两个端口,一个是浏览器监听的端口,一个是电商的服务器监听的端口。操作系统往往通过端口来判断,它得到的包应该给哪个进程。

传输层封装完毕后,浏览器会将包交给操作系统的网络层。网络层的协议是 IP 协议。在 IP 协议里面会有源 IP 地址,即浏览器所在机器的 IP 地址和目标 IP 地址,也即电商网站所在服务器的 IP 地址。

操作系统既然知道了目标 IP 地址,就开始想如何根据这个门牌号找到目标机器。操作系统往往会判断,这个目标 IP 地址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如果是本地人,从门牌号就能看出来,但是显然电商网站不在本地,而在遥远的地方。

操作系统知道要离开本地去远方。虽然不知道远方在何处,但是可以这样类比一下:如果去国外要去海关,去外地就要去网关。而操作系统启动的时候,就会被 DHCP 协议配置 IP 地址,以及默认的网关的IP 地址 192.168.1.1。

操作系统如何将 IP 地址发给网关呢?在本地通信基本靠吼,于是操作系统大吼一声,谁是 192.168.1.1啊?网关会回答它,我就是,我的本地地址在村东头。这个本地地址就是MAC地址,而大吼的那一声是ARP协议

通讯变化

2g,模拟信号(电话网络)
3G网络:到了3G时代,主要是无线通信技术有了改进,大大增加了无线的带宽。

移动网络的发展历程从2G到3G,再到4G,逐渐从打电话的功能为主,向上网的功能为主转变;

请记住4G网络的结构,有eNodeB、MME、SGW、PGW等,分控制面协议和数据面协议,你可以对照着结构,试着说出手机上网的流程;即便你在国外的运营商下上网,也是要通过国内运营商控制的,因而也上不了脸书。

每一条规则至少包含这三项信息。
目的网络:这个包想去哪儿?
出口设备:将包从哪个口扔出去?
下一跳网关:下一个路由器的地址。
通过 route 命令和 ip route 命令都可以进行查询或者配置。

路由

路由分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静态路由可以配置复杂的策略路由,控制转发策略;

动态路由主流算法有两种,距离矢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基于两种算法产生两种协议,BGP 协议和OSPF 协议。

www构成:

客户机和服务器
HTTP,URL,DNS
web语言

client:主要是浏览器
server:主要提供web服务

常见web服务器软件
IIS(windows)
Apache(开源),
Tomcat(jsp),
nainx(占有内存少,并发能力强)

TCP、IP,port

五层协议:

应用层(FTP,HTTP,SSH,POP3)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

数据链路层(wifi协定,以太网协定)

物理层(设备线缆)

IP,32位地址码
TCP传输控制协议
多路复用(多个程序使用一个IP地址)
通过port实现

TCP端口 服务
21 FTP
22 SSH
23 telent
25,110 email(SMTP,POP3)
80 WEB(HTTP)

DSN,域名系统
URL,统一资源定位器
每个文件都有唯一的url

http://www.baidu.com/info
protool host path

http://ctec.xjtu.edu.cn:8080#a1
port anchor

HTTP:超文本传输协定
get :下载
post:表单提交到服务器
put:上传文件到服务器

相关组织:
IETF(协定)
W3C(web标准制定)
ICANN(顶级域名分配)

ISO,网络标准化组织。

网络资源的表示
网络管理信息的表示
系统的结构

算法:“是否会编程序”(有穷规则)
本质是能否想出解决问题的算法
有穷性,确定性,输入输出,能行性(机器执行)

比特币(区块链)
去中心化
数据公开
自治性:共识
匿名(地址关联)

木马(具有隐蔽性)

操作系统,常见威胁:
机密性 (军事,企业核心)
窃听,主机系统,数据
后门,天窗,系统访问权(木马)
间谍软件
隐蔽通道

完整性威胁:

计算机病毒:“熊猫烧香”
计算机欺骗:“钓鱼网站”,“伪基站”

可用性威胁:
拒绝服务器攻击Dos

发布了74 篇原创文章 · 获赞 10 · 访问量 2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hello250sunshine/article/details/10415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