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周java学习总结

预:
java学习已经进行三周了,在老师讲课之前,我先在b站上找了资源来预习,只看不做笔记也不怎么敲代码。后来学校没有安排java课程,我就把预习工作放下了。过了一段时间,学校开始上java课时,我意识到java学习是不能放下的,特别是当你还不够熟悉这一领域。上课时我能感受到我预习过得知识已经变得模糊,打开记事本根本不知如何下手。

在上了三周的java课后,我对java学习做了如下几点总结:
一、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不仅仅只对java有益,对所有课程来说,课前预习都是帮助你学好一门知识的引路船。课前预习能让你先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些认识,当然你会在预习时遇到问题,但这并不严重,预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更好的吸收课上老师所讲。如果你不做课前预习,老师上课的时间有限,课上不能更好的吸收,遇到问题更会耽误你上课的质量。
二、认真听讲
总有同学会在老师讲课时不认真,下课再来学习。我以前就是其中一员。后来突然醒悟,这样一来我不就比其他同学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吗!所以,与其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又花时间补习,还不如一开始就在课上认真听老师讲课。况且老师在讲课时可以实时回答你的疑问,解决困惑,而在课后找资源学习只能看,不能提问,并且上课时老师也可能会补充一些内容,没学到就错过了。
三、课中跟写
学习计算机语言,‘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俗话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在java中同样适用,不过要把“读”换做“写”,无论是学习Python还是java,老师都说过,一定要多敲代码。敲多了,你也就能从代码中得到知识。而课中跟写,就是跟着老师敲代码。课中老师会留一点时间让我们来敲一些例子,虽然老师只等前三个例子出来就继续讲下去,而且很多同学也会提前预习,把课中的例子提前敲好(这也体现了预习的好处),但我们也不能直接就不敲了,多敲代码对我们总没坏处。
四、课后复习
上完课老师会留作业,把作业做完(自己做哦)就是对一堂课最后的吸收。
五、做笔记
其实做笔记也因人而异,老师会发讲课资料出来,网上也有许多资料,有什么不懂得地方上网一搜就解决了。但是对我而言,我更喜欢把笔记抄录在记事本上,用笔把知识点再记录一遍,也会让我对知识的领悟更深。
六、多问
有问题就问,不懂就问,打破砂锅问到底,不管是问同学,还是问老师,还是问网友,不要不好意思,反正学到了就是自己的。
七、敲代码
last but not the least(最后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敲代码的时间不能仅仅只有在课中,应该随时随地,只要有电脑就可以敲敲。最好可以先跟着老师的代码敲一遍,再自己敲一遍,还可以换换思路方法再敲一遍,反正一句话,敲代码非常重要!!!

原创文章 1 获赞 5 访问量 101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erwaplus/article/details/10574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