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种设计模式 - 前言

设计模式 - 前言

当我们学习时,到底在学习什么

无论学习什么内容,我们基本都是从几个维度循序渐进去了解和熟悉,至到融入记忆;当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这些曾经学习的知识能立马涌现到脑海,以用于解决对应的问题;这些维度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 是什么
  • 为什么
  • 能解决什么
  • 如何实现
  • 如何使用
  • 什么场景下使用

下面我们学习设计模式,也将从这几个维度进行阐述;

什么是设计模式

在学习设计模式之前,我们先从宏观角度分析,它到底是什么;

设计模式:
设计过程中可以反复使用 的、可以解决特定问题 的设计方法。

从上面的概念可知,设计模式是可以反复使用,并且可以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无论如何形容与修饰,它的本质是:一种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套路

拓展
因此任何可以结总提炼,并用于解决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可以称之为模式;
本系列主要指代码编写中的模式,为狭义的模式;

产生背景

在开发和代码书写时,总会遇到一些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基于这些问题的一些通用解决方案;

目的

把常见问题的通用解决方案经总结和提炼,形成固定的解决方案和套路;

在遇到这些常见的问题时,可以不假思索的直接使用那些已经经过总结的解决方案和套路;

设计模式的六大原则

设计模式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案总结;这些模式遵循以下原则:

  • 开闭原则
开闭
一开一闭: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它是以下其它所有原则的基础准则;
什么是扩展:
所谓扩展,即在原有功能基础上,增加新的功能或新的特性;
什么是修改:
所谓修改,即对原有功能进行变更
为什么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封闭:
A: 可以无限增加新功能
扩展的目的是,可以使代码无限拓展,功能无限增加,需求无限成长;这是一个项目或系统随着时间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

B: 不影响原有功能
在扩展项目或系统的前提条件下,不能影响原有功能,否则可能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无法集中力量投入新业务和新需求中;

  • 单一职责原则
概念:
一个类应该只有一个发生变化的原因

白话:即一个类只承担一个维度的功能;不要让一个类承担太多维度的功能;同理,一个方法,只执行一个事件的处理;

示例:一个系统的用户及登录功能
UserService 只应该负责 用户本身的处理(增、删、改、查),不应承担登录相关的功能;
LoginService 可以依赖UserService提供的服务,对外提供登录,但本身不应该处理用户信息;

  • 里氏替换原则
    任何基类可以出现的地方,子类一定可以出现;

    对于面向对象的开发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继承;防止陷入生涩的概念之中;

  • 依赖倒转原则
    面向接口编程,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写代码时用到所需要依赖时,不应该与具体类交互,而应该与具体类的接口交互。

对于面向对象的开发者,可以简单的理解为:面向接口编程;

原因:
接口是入口,是对接的边界,实现是扩展,只要接口不变,就不影响原有功能; 但实现可以无限扩展,就可以实现无限的功能
  • 接口隔离原则

  • 迪米特法则

概念
迪米特法则:最少知道原则;即一个类对自己依赖的类知道的越少越好;即每个类都应该自治,只需要对外提供必要的接口进行相互调用即可;
目的:
类与依赖之间松耦合,
  • 合成复用原则
    继承是一种扩展,但是与基类却有一定程度的耦合;合成复用则一种更大的松耦合方式;
概念
通过聚合、引用的方式实现扩展,而不是使用继承;

23种设计模式

23种设计总体可以分为三类:

    创建型模式

创建型模式:主要用于创建对象;

  • 单例模式
  • 工厂方法模式
  • 抽象工厂模式
  • 建造者模式
  • 原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

结构型模式:主要用于改变类的结构

  • 适配器模式
  • 装饰者模式
  • 代理模式
  • 外观模式
  • 桥接模式
  • 组合模式
  • 享元模式
    行为型模式:

行为型模式:主要用于改变行为(逻辑)

  • 策略模式
  • 模板方法模式
  • 观察者模式
  • 迭代子模式
  • 责任链模式
  • 命令模式
  • 备忘录模式
  • 状态模式
  • 访问者模式
  • 中介者模式
  • 解释器模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yangspgao/article/details/8047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