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投客: 怎么判断股票估值高低?

  以前我也不懂(当然现在也不一定懂),看了点财务和估值相关的内容,似懂非懂,感觉有用又感觉没用。后来在某天例行夜间散步的路上突然想明白了……先预警一下,以下内容对于本来就懂的人来说等于幼儿园内容,会让人产生“这居然还有人不知道?”的想法;而对于不懂的人来说,或许可以打开一点思路。如果您是本来就懂,还请不要见笑。估值最常用的几个指标,无非PE和PB,前者主要用在弱周期行业,后者主要用在强周期行业;如果你看过彼得林奇,或许你还用PEG;一些特殊的行业也要用特殊的指标,例如保险可以用PEV等等。于是我们就自然而然产生了惯性的思维:估值高低就是看这些指标的高低,区别只是不同的行业用不同的指标。(还有一些人刚接触“估值”这个概念的时候,遇到的词是“未来现金流折现”,这些人基本上都直接放弃了,因为根本听不懂啊!~~ 所以这里就不讨论这种情况了。)但问题就来了,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俗语和观念,随便举个例子:【股票无非低买高卖】——典型的正确而无用的废话。我发自内心得认为正确,但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不展开了细说,这句话就是一句放在哪里都对的废话而已。房子也无非低买高卖,比特币也无非低买高卖……同样的,我们也经常看到很多人,用所谓的【期待估值修复】来作为买入某股票或某行业股票的理由。这句话我非常能理解,因为说起来,对于一家公司而言,PE、PB这些指标也无非是从高到低,从低到高罢了。

  中国银行上市至今,我们可以看到除了刚上市那段时间是高PB以外,其余的时间PB就是奔着1以下去的。至今为止中行平均PB是1.41,自打它跌落1.41和1之后,除了15年牛市它的PB回到过1以上,其余时间基本都是保持在很低的位置。可以预见的未来里,除非遇到大牛市,恐怕中行的PB将持续在1以下。你说它估值低,没错我赞同。但你说估值低就会修复?就会回归?这可完全不一定啊。这里就要回到上面一句话了,大多数人最初接触到“估值”这个概念的时候,往往上来就被灌输了两个指标:PE、PB。这直接导致了大多数人产生了那个惯性思维:估值高低就是看这些指标的高低。一旦用了这种思维,那么我可以预见你很快就会产生“估值就是放屁”的想法了。实际上用正常人都看得懂的文字来表达,估值就是一句话:你预计它以后值多少钱。你现在身家500万(数字纯口胡,不要计较),你从事的行业非常有前景,你本身又是一个很上进的人,所以我大胆给你估个值,你几年后身家就能到1000万!好,我跟你结婚!——最后那句当我没说。换了个人,你现在身家1000万,你从事的行业没啥前景,你本身也完全不上进,力求能混则混,以后万一社会发生变故,你能不能保住1000万身家都难说。像这样的,我只能给未来几年的你谨慎估个1100万吧,不输就是赢。——比如中国男足目前世界排名81名,未来几年我谨慎估个85吧,不退就当进了。这个就是估值啊!其实这就是个小白概念啊!在上面说的两种情况里,前面一个就是【市值小,但成长性偏高】,后面一个就是【市值大,但成长性偏低】。(注意“成长性好”和“市值大”并不一定相斥)所以你会发现,事实上所谓的估值高低,并不是简单去看如PE、PB、PEG、PEV、EPS等等这些指标的高低,这些东西都是估值的维度之一。估值与其说是看这些指标的高低,不如说是在估以标的目前的盈利能力,和目前表现出来的盈利潜力,TA未来能到多少的身家大小。只是大多数非专业人士在刚刚接触估值这个概念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往往都是PE、PB这些指标,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形成了“估值就是看那些指标的高低”的惯性思维,加之被网络、电视上的观点所影响,又会形成“估值低会修复,会回归”的想法。从这里开始,往往就是走入了歧途,歧途之后要么就是一直走歪,要么就是放弃。所以最后,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能给的建议就是:少用(不是“不用”)【判断估值高低】这个思维,多用【判断未来盈利能力会到什么程度】这个思维。因为当你用了【判断估值高低】这个思维时候,潜意识里你会产生“估值低的会修复”这样的想法,但实际上估值低了并非一定会修复,估值低了也并非一定会重回高估值。另外我的内心想法,散户嘛,也不要太强求估值准不准,毛估估一下就可以了。其实说白了估值高低就是预期它的成长性如何,有些行业/公司虽然盈利一直不错,但由于它的想象空间不大、前景不够明朗,所以大家对其成长性(未来的盈利能力)保持怀疑,所以估值就低了。这种东西,有个大致的概念就行了,深入研究这事儿,大多数人没这精力和能力。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ibaMa0A/article/details/106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