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电厂:打破电厂传统思路

在电力需求增长日趋放缓,新能源装机比重不断提高的产业背景下,抢滩智慧电厂成为企业新的“突破点”。
1949年以来,中国电力工业持续高速增长,2017年电力总装机高达17.8亿千瓦,电力工业长足进步,发展也迈入新常态。
与此同时,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信息化前沿科技方兴未艾,电力工业如何改变粗放型管理模式,推进制度、管理、科技创新,培育新增长优势,成各家竞争所长。
无论现实倒逼,还是自我革新,智慧电厂兴起,已成必然之势。
智慧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站生产管理的效率,也更好保障了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然而,中国信息控制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底层基础研发,依然非常薄弱。
电站智能化所涉及的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等,所必须的设备基础、数学模型、控制效率、软件平台、外部体制等还不够完善;智能电网已经开展相关研究,但距完全实现仍有一定过程;电源方面,受限于调度方式,相关工作仍处于电厂试验甚至理论研究阶段。
我国发电企业自动化信息化系统拥有良好的技术基础,但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完善。如:自动化仍然以“回路PID”为主,先进控制技术乃至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尚未全面推行;现有数据集成仅停留于数据的简单复制与统计,普遍存在数据源不统一的问题;数据量巨大且混杂,自动化与信息化尚未升级为智能化。
诚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促进了电力市场的再次繁荣。不过,电力行业信息过于封闭、门槛太高,实则约束了智能化的推广与应用。
Gartner未来科技的最新预测显示:人工智能已经过了0-3岁的阶段,其3-10岁是最艰难的也是最关键的时期,这一段将由工业界来完成。
而大数据+人工智能,不仅可以解决传统电厂之前遗留的难题,更是IT与工业领域最深度的融合。
云酷科技通过三维虚拟电厂与实际生产系统(安全管理、两票管理、隐患缺陷管理、到岗到位管理、外委管理、工器具管理、车辆管理、视频监控)等相结合,采用UWB精准定位、LoRa存在定位、A-GPS车辆定位、虚拟现实、人脸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发电厂三维空间安全生产的全方位全天候的管理,实现智慧电厂安全新模式。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xiatianxy/article/details/106001746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