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操作系统期末复习总结

一,名次解释:

1,安全状态:

在避免死锁的方法中,允许进程动态地申请资源,在进行资源分配之前先计算资源分配的安全性。如果此次分配不会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就将资源分配给进程,否则等待。

安全状态指:系统能按照某种顺序,来为每个进程分配它所需要的资源,直到最大需求,使得每个进程都可以顺利完成

2,管程: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5332254

管程,它是一种软件模块,所以它需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1)局部于管程的共享数据结构说明

2)对数据结构进行操作的一组过程(函数)

3)对局部于管程的数据结构初始化的语句

4)管程的名字

3,工作集:

某段时间间隔内,进程要访问的页面集合。经常被使用的页面需要加入工作集,长期不被使用的页面将从工作集移除。

4,文件保护:

保护文件不被随意修改,读取,拷贝等。具体有软保护(加密,设置权限),硬保护(物理限制,如U盘的写保护开关)

5,裸机:

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的电脑称之为裸机

6,原语:

一般指由多条指令组成的程序段,用来实现某个特定功能,在执行过程中不可以被中断。它是操作系统的核心,常驻在内存,一般在内核态下执行。

7,虚拟存储器:

是一种容量非常大的存储器的逻辑模型,不是任何实际的物理存储器。它借助磁盘等辅助存储器来扩大主存容量,使之为更大或者更多的程序使用。

8,临界区:

每个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那段程序称为临界区,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进入后不允许其它进程进入。

9,临界资源:

临界资源是一次仅允许一个进程使用的共享资源。

10,事物:

事物是操作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机制,一个事物可以包含多个操作,一个事物在逻辑上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执行单元。组成事物的操作必须全部执行成功才能提交,但凡有一个操作是失败的,全部操作都要回滚会原来的样子。

11,死锁:

死锁指多个进程运行过程中因争夺资源而造成的一种僵局,所以进程都处于互相等待状态。

12,中断:

中断指程序执行过程中,遇到急需处理的事件时,暂时中止CPU上正在运行的程序,转去执行相应的事件处理程序,等到处理完成后返回原程序被中断处,或调度其它执行程序。

13,重定位:

1)静态重定位

在装入一个作业时,把作业中的指令地址和数据地址全部转换为绝对地址。这种转换工作是在作业开始前集中完成的,在作业执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地址转换。

2)动态重定位

在装入一个作业时,不进行地址转换,而是把作业装入分配的主区域中。在执行作业过程中,没当执行一条指令时都由硬件的地址转换机构转换成绝对地址。这种地址转化是在作业执行过程中动态完成的

14,并发:

两个或者多个事件在同一个时间间隔内发生

15,缓冲:

缓冲技术是为了协调吞吐速度相差很大的设备之间数据传输而采用的技术

二,操作系统的特征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4906126

1)并发性,共享性,异步性,虚拟性

2)并发性,共享性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特征。异步性,虚拟性是基于前面两种特性实现的

三,进程与线程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

1)进程指在操作系统中,可以独立运行,并且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表示运行中的程序

2)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实例,作为系统调度和分派的基本单位。是进程中的一段序列,可以完

成进程中的一个功能,

2,区别(从调度,并发性,拥有资源和系统开销四个方面比较)

1)调度:进程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线程是系统调度的基本单位。

2)拥有资源:进程是拥有资源的独立单位。线程不拥有系统资源,而是共享进程的资源

3)并发性:多线程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在一个线程堵塞时,其它线程提供服务

4)系统开销:进程切换开销远远大于线程切换开销。进程切换开销需要保存很多运行环境数据,线程切换只需要保存和设置少量的寄存器内容,不涉及存储器管理方面的操作。

四,银行家算法解决死锁问题需要预设的数据结构

长度为m的一维数组Available——表示还有多少可用资源

n*m的矩阵Max——表示各个进程对资源的最大需求数

n*m的矩阵Allocation——表示已经给各个进程分配了多少资源

Max-Allocation=Need矩阵——表示各个进程最多还需要多少资源

用长度为m的一位数组Request——表示此进程再次申请的各种资源数

五,比较完善的文件系统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

1)文件存储空间管理;

2)目录管理;

3)文件读写管理;

4)文件的安全性管理;

5)提供用户接口;

六,分页和分段的区别

1)满足需求对象上区别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用户透明,长度固定。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零头,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可以说分页是满足系统管理的需要。

段是信息的逻辑单位,用户可见,长度可变。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2)从容量大小上区别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确定,把逻辑地址划分为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一个系统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

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通常由编译程序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

3)空间维度上区别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

分段的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

七,在OS中引入多道批处理程序设计技术的优势

1)资源利用率高:引入多道批处理可以使多道程序交替运行,保持CPU处于忙碌状态;在内存中装入多道程序可以提高内存利用率;此外还可以提高I/O设备利用率。

2)系统吞吐量大:因为CPU和其他资源保持忙碌状态;仅当作业完成时或者运行不下去时才进行切换,系统开销小

八,OS提供给用户的接口类型有哪些?P20

1,用户接口: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2,程序接口:是为用户程序在执行过程中访问系统资源而设置的,是用户程序取得操作系统服务的唯一途径

九,前趋图(P32):是用于描述程序执行先后顺序的无循环图

{(p1,p2),(p2,p3),(p2,p4),(p3,p5),(p4,p5)}

十,经典同步案例(P60)

生产者消费者问题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5290907

哲学家进餐问题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5328440

读者写者问题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5323145

十一,银行家算法(P111)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6631510

十二,磁盘调度算法(P217)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6624128

十三,页面置换算法(P16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6631432

十四,页面系统中16进制的逻辑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

例题 

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KB字节,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次存放在物理块5、10、11中。求逻辑地址2F6AH对应的物理地址 

解: 

第一步:将逻辑地址2F6AH转换为二进制为:0010 1110 0110 1010 

第二步:由于页面大小为4KB字节,(4KB=2的12次方)。所以逻辑地址的后12位为“页内地址”(也叫做页内偏移量) 

第三步:由于逻辑地址的后12位为页内地址,所以剩下的前4位为页号:即0010为页号 

第三步:根据页表可知,0010(十进制为2)对于的页框号(块)为11(二进制为1011) 

所以最终的物理地址为:1011 1110 0110 1010 

即BF6AH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656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