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unner v3.x】笔记 ——4. 测试用例-结构解析

一、官方首推pytest格式

上篇文章我们知道了,httprunner可以支持三种格式的用例,分别是pytest、yaml和json。yaml和json是以前的版本所使用的用例格式,但是在3.x版本上,官方强烈建议使用的是pytest格式的用例。

上图是来自官方的用例格式关系图,可以看出来,httprunner再对于第三方导出的har文件进行了转换处理,有的人喜欢转换成json,有的人喜欢转换成yaml。但是最终,还是通过解析json格式的文件,生成pytest的python文件。
既然最后都是要生成pytest,那何不一步到位呢?哈哈,我想这就是官方推荐pytest格式的原因吧。
我还是挺喜欢的,因为我对于pytest使用的较多,那么接下来也是基于pytest格式的用例进行解析。

二、用例结构解析

录制生成的case很便捷,但是这并不是说,不需要我们做任何的改动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仍然会根据我们实际项目的不同需求来对case作进一步的调整,所以彻底的了解case的构造尤为重要。
首先,我录制了一个百度搜索“httprunner”的一个请求,转换成pytest文件后如下:

可以看到:

  • 每个testcase都是HttpRunner的子类
  • 必须有两个类属性:config和teststeps。
  • 单个teststeps列表中的单个Step内部通过链式调用(RunRequest().get().with_params().with_header().with_cookies().validate().assert_equal())
  1. config:配置测试用例级设置,包括基础url、验证、变量、导出。
  2. teststeps:teststep的列表(list[Step]),每个步骤对应于一个API请求,也可以调用另一个testcase。此外,还支持variables/extract/validate/hooks机制来创建极其复杂的测试场景。
  3. 链调用:可以看到一个case的请求,经过了各个环节的调用,这也是httprunner 3.x版本一大亮点。现在的ide编辑器越来越强大,比如你使用pycharm的话,都不用你怎么记忆用例的格式,顺手就...(点)出来了,这或许也是官方推荐使用pytest的另一个原因吧,哈哈。

以上,对于pytest格式的case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细节后面还会进一步讲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pingguo-softwaretesting/p/13207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