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信息化之基于DoDAF统一的架构框架

国防顶层架构定义了一套复杂的、广泛关联的体系结构,它不仅需要解决自身的结构定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新的国防顶层架构和其他已有的军兵种的相关架构之间的集成,以及国防架构和联邦架构等其他领域架构的集成。
这就需要一套标准化的框架语言,对国防架构进行精准的定义,有些类似于音标、偏旁系统对语言基本结构元素的定义,通过基本组成元素的标准化规范,再逐层向上构筑准确、稳固的国防架构体系。DoDAF框架是其最基础的部分。
DoDAF 1.0版衍生于C4ISR体系的建立,并逐渐演进为美国防部全局的统一架构框架,并由此衍生出北约、英国等多种国防部框架结构,逐渐形成了一个框架家族。至今仍在持续发展,预计未来会更加精细、准确、完整。它是实现国防顶层架构的工具支撑的基础工作。

国防信息化之基于DoDAF统一的架构框架

支撑工具开发和集成

对国防顶层架构的结构化建模、方法过程实现,需要适合的工具支持。在DoDAF框架中,通过提供统一的标准框架规范和数据模型的标准转换规范(physical Exchange Schema,PES),为统一的工具体系实现奠定了基础。

从DoDAF的设计和工具实现过程看,体现了欧美更加重视各厂商独立开发和广泛无缝集成的理念。由于国防顶层架构涉及面较广、各种使用场景和需求有所不同,各工具厂商的产品能力和优势不同。因此,美国防部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和集成接口方式,充分放开工具厂商的独立开发,在数据集成层面,实现各厂家的数据标准化转换和传输。从而形成可无缝集成的DoDAF工具支撑体系。

国防顶层架构建模工具大部分来源于已有的模型工具厂商,它们基于DoDAF规范,在已有的工具基础上进行扩展,从而实现对国防顶层架构建模和方法的支撑。并且,由于定义了标准的PES,因此,各厂商工具上的建模成果之间可以实现互相转换,以在另一类工具上使用。

从国内现状看,目前国内一方面可能缺少基于自身国防顶层架构的标准框架规范体系的完善支撑,另一方面,较缺少成熟的建模工具厂商,对于一个工具的开发,往往需要按5年左右的周期进行规划,并且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不断完善工具体系。

跨组织标准化协作

正式借助DoDAF的标准框架定义,实现了各军兵种、国防组织在国防架构认识上的统一理解。通过DoDAF框架与其他相关框架的对接,实现框架之间的概念转译,从而实现更广泛的架构统一和理解,加强了各组织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协作。也为国防架构和其他领域(如联邦架构)之间的业务、信息系统集成提供了基础框架连通。

在基于DoDAF统一框架标准的基础上,另一个重要的预期是:实现全军标准装备基础信息的统一管控,形成完整装备体系信息的基础库,从而为联合研究、论证、分析,提供统一的基础信息。

在DoDAF 2.0中特别强调了从原有以文档产品开发为中心,向数据为中心的转换,实际上,就是强调了国防架构开发成果的数据化。数据化是实现信息整合、共享、协同和统一利用的基础。数据化的直接方式即是模型化,通过模型化实现国防架构成果的标准化,并最终录入可统一管控的系统平台,实现对基础数据的集中管控。

在美国防部架构中,以国防信息注册系统、标准国防装备参数等方式,提供统一管理,并重视将各类系统持续的实现相互集成,以加强相关工作之间的协同程度。

从整体规划上看,需要考虑国防架构管控体系在管理机制、数据支撑技术等方面的设计,以及在核心基础数据、数据集成、不同组织的数据输入和利用,及其和其他外部关联工具之间的整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国防信息化之基于DoDAF统一的架构框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xiaoyong/2516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