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可能是“他”毕业时做的最好的选择

“忘掉吧,把我也忘掉。” 
“我不能,我做不到。” 
“没问题的,习惯了就没什么了。”

 出自《毕业》中毕业时的一段情景对话,对于经历过毕业的人来说,读着本书的有一点共鸣感,主人公的爱恨情仇,纠葛纷争,对于同龄人的我们来说,即使上升不到文章中杀人下毒的境地,但动机感受至少可以去体会一番。

书中以加贺和沙都子为主人公,描绘了毕业前好友连接被杀害,加贺以一名非职业警察的身份,保持冷静查出好友死因的过程,文章“毕业”一次贯穿全程,在我看来,“毕业”是客观的,是时间点,是理性的存在;“毕业”一词又是主观的,每个人对毕业的感受是不同的,它可以承载即将走向社会学子的一切思绪。文章中的每位朋友都有着自己的小愁绪。沙都子:因为毕业后想要去离家远的城市工作而与父亲起冲突,接连承受好友原因不明的突然去世,被加贺表白的惊讶。加贺:因为母亲的去世,对父亲的不满,为了以后可以照顾家人,为了赢得沙都子的心,宁可放弃警察选择并不是最好选择的教师。藤堂和祥子,祥子:对男友的爱,对现实的恐惧,对男友可能会离开自己的恐惧;藤堂:对于前途的渴望,在命运与爱情之间的抉择,失去爱人的痛苦与自责。波香:父亲对她在剑道上的高期望,牺牲青春却在比赛中失败的迷茫和痛苦,对于朋友的憎恨。若生和华江:对于自身前途的担忧,为了维持两人的爱情工作,不惜出卖好友。还有那位慈祥的老师,发现自己学生的杀人手段时,选择隐瞒的方式来保护学生。

这一切,学生情,师生情,友情都在大家的处心积虑中被摧毁了,随着毕业的到来,随着案件的真相大白,那些友情,爱情,不禁让人心生质疑:说到底,我们究竟对别人了解多少呢?事实上我们什么也不了解,不是吗?又似乎,我们在谴责那些杀人凶手时,我们对他们又生出了一份同情,藤堂对自己名声的担忧,对前途的重视。波香放弃掉一切,倾注在剑道上的心血,被好友出卖时的愤懑。得知真相的老师为了维护学生,为销毁证据创造机会。似乎并不只有两位死者,似乎并不只有一位凶手。

书中文字的穿透力使得“现实”“选择”在每一个细节上自然又深刻的演绎出来,拜读的过程中,几度想要放弃,因为承受不了文章营造的那种杀人氛围,或者是说不愿直视那种美好的情感被血淋淋的剥开的残酷。沙都子代表了像我们一样的一类人,愿意相信美好的感情,坚信友情可以抵抗住任何的想法,以为朋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谈,任何的情绪都能相互分享并且共同排解,可是事实呢:我们都是孤独的个体,真正的烦恼是无法为外人道的,友情也无能为力。就像藤堂无法向朋友说害怕女朋友的遭遇毁掉自己多年努力的前途,波香无法诉说好友出卖的是她生活一直的追求,父亲的信任。似乎,这样看来,他们的“选择”有了立足之地。而这一切,皆因“毕业”,又有了合理性。书中的每个人都在做着在当下最好的选择。

书中的经历是我们没有的,文学就是放大了某些情绪,而东野赋予了他们合理性带给人们深度的思考,毕竟那种借助缜密的“雪月花之式”的谋划需要很高的智商,但是我们也在经历着毕业,经历着友情。毕业的我们各自踏上各自的旅程,昔日的好友渐行渐远,我们都在经历着不同的人生,朋友的意义是倾听与诉说,是怀念与回忆,是陪伴与成长。我们是朋友,可朋友终归不是自己,我们不可能完全了解他们。有烦恼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在当下,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最好的选择。人生总要归零,离成新生,别成淬炼。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4585338/article/details/8637222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