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系列学习笔记

软件测试系列学习笔记2--测试用例相关:概念、测试需求、开发版本、注意事项、前人经验、理论概念

题外记
上周五遇到一件很幺蛾子的事,我和研发两个人测试同一个bug,用的是一样的环境--他的环境是我发给他的,结果就是不一样。反复确认重现的操作步骤,无解。
今天还是跟他,验证修复文件是否可行,我这边和项目这边验出来怎么都是不行,可是研发这边测出来就是好用的。
头痛好久,反复确认,偶然发现研发用的数据库不是我发给他的数据库。差异大抵在此了。一样的Jboss版本,一样的war包,调用的数据库不一样,出来的结果就未必一样了,切记之。

什么是测试用例?
*一个测试用例就是一个文档,描述输入、动作、或者时间和一个期望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应用程序的某个特性是否正常的工作。一个测试用例应当有完整的信息,如:测试用例ID号,测试用例名字,测试用例的目的,测试条件、输入数据需求、步骤和期望结果。

*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内容包括测试目标、测试环境、输入数据、测试步骤、预期结果、测试脚本等,并形成文档。

*管理软件的测试用例更趋于是针对软件产品的功能、业务规则和业务处理所设计的测试方案。对软件的每个特定功能或运行操作路径的测试构成了一个个测试用例。

如何判断测试用例的好坏?
*测试用例的好坏可以有几个方面。第一,是否独立于具体的实现;第二,是否可以比较方便的指导实现工作;第三,是否比较容易维护。

*能发现最多错误的,发现至今为止没有发现的bug的用例就是好的用例,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测试不是解决问题,测试用例的好坏不是指单个的用例,而是用例的覆盖度,单个用例再好,所有用例的覆盖度不够,那测试工作还是失败的。所以测试工作除了关注用例设计,更重要的是测试范围的圈定,方法的运用,然后用例的设计就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然,用例的覆盖率也应该是从单个开始的,在一开始肯定有很多不清楚的内容,所以用例中很多的内容无法填写,所以我们应该默认用例的书写是个迭代的过程,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的内容,执行之前全部完成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发现用例在很多输入输出方面的设计基本都是雷同的,这个可以考虑测试用例的“复用”。其实雷同也是正常的。

关于测试需求
*对于“有时候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如何预测结果”,如果需求无法明确,或者说需求不够明确,则对于该需求的测试用例设计应该推迟,并及时同需求人员进行交流,尽快将需求准确的定义下来。

*测试用例不会平白无故的被设计出来,它是有目的和前提的。测试用例是用来指导具体测试实现的,包括自动化脚本的实现和手工测试步骤的实现。对于测试用例对测试需求的覆盖,不是测试用例编写的目的,而是对测试工作的要求——是要求测试用例设计人员的阶段性工作的结果必须符合一定的要求的。测试用例本身是无法保证覆盖需求的。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它的开发和测试都不是一次性的,随着开发版本的迭代,测试工作也将继续进行下去,同时,我们对每个版本的测试范围都是不同的。注意,这里有一个关键,也就是测试范围圈定的出发点——软件需求的确定。那么怎样来明确软件的需求呢?——版本。如果希望工作的进度和内容可以明确的定义下来,就首先要考虑版本的确定——软件需求的版本确定。通过软件需求的版本控制,可以明确每个不同版本的产品中所实现的特性,哪些特性将在以后的版本中实现。这里重点提到的是对于需求也需要使用版本的概念来进行管理。既然某个版本的软件需求已经确定,那么接下来的开发工作就可以在这个需求版本划定的范围内开展。

*测试需求就是需要测试的内容,它的来源有很多方面。
1.在需求阶段,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例中对于软件的描述、业务规则的描述就可以整理出最早的测试需求,这部分测试需求将完全来源于软件需求,是当前阶段测试工作的一个基础。
这个时期我们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将尝试着进行需求文档的检查。这里,对于需求文档的检查主要是两个方面:
(1)检查需求文档描述的正确性,测试人员要对于真实的系统所涉及的业务非常熟悉,比如一个简单的财务软件,那么测试人员本身就要对会计工作熟悉,财务制度熟悉,在检查需求文档的时候不要迷信所谓的“都是用户真实的需求”,这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用户是否真的能正确地描述自己的需求,二是需求人员是否真的能正确地理解需求。另外,还有一个用户的需求是否符合行业规范的问题,如果不符合,那么是否要确认——这里存在一个隐患,用户可能会在开发的后期突然要求他们自己要走行业规范,让你的需求变动,所以要事先明确好。
(2)检查需求文档描述的准确性。主要是考虑文档中是否存在描述的模糊的地方,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一定要明确。这个时候是要保证需求的可测试性——保证需求是可以完全为测试工作服务的。再说的具体一点,要保证所有的软件需求都是可以用某种方法来明确的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的。如果对于某个需求,无法获得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则应该请需求人员对需求进行修改或补充——一个缺乏准确定义的需求,我们可以认为开发人员也无法准确的实现或者实现一个错误的需求,如果在应用程序交付测试时才发现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就因项目而异了。
2.随着开发工作的开展,开发部门的架构设计以及详细设计也将陆续提交,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设计文档来对原来的需求进行增补。注意,这里我们对于设计文档中提到的内容要有选择的采用,只有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或用例中已经定义的部分才可以用来调整我们的测试需求。而同软件需求不相符的部分,则需要同设计人员和需求人员一起讨论,确定下以哪一个为准,然后调整测试需求。这部分工作其实已经包含了对设计的检查,我们将继续努力尽早的发现缺陷出现的征兆。
3.在应用程序交付后,测试部门开始执行测试。这时很有可能通过一些我们根据测试需求设计的测试用例所没有包含的方法会找到一些缺陷,那么,这部分方法我们也应该整理到测试需求中。

*对于一个持续发展的公司或者持续开发的产品,它的所有东西都是要不断积累的。对于测试需求,不仅仅是在一个版本的开发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迭代,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版本间也是不断迭代的。

*明确了测试需求,测试用例的考虑也就变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阶段已经确定下来的那些测试需求来进行测试用例的设计,然后随着开发过程的继续,在测试需求增补或修改后不断的调整测试用例。如果我们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就会发现其实根本没有测试工作终结和测试需求&测试用例维护结束的时候,因为一个版本的结束就是下一个版本的开始。从这个大的范围来看,我们的测试需求和测试用例将永远的不断迭代下去。

关于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一般在系统测试阶段考虑的测试方法是黑盒测试,这时对于测试用例的设计,可以先使用等价划分的方法划分出等价类,然后使用边界分析法确定下测试数据,最后通过自己以往的测试经验或者其他的经验来进行错误推测,增补一部分用例。

*测试用例文档--编写测试用例文档应有文档模板,须符合内部的规范要求。测试用例文档将受制于测试用例管理软件的约束。软件产品或软件开发项目的测试用例一般以该产品的软件模块或子系统为单位,形成一个测试用例文档,但并不是绝对的。测试用例文档由简介和测试用例两部分组成。简介部分编制了测试目的、测试范围、定义术语、参考文档、概述等。测试用例部分逐一列示各测试用例。每个具体测试用例都将包括下列详细信息:用例编号、用例名称、测试等级、入口准则、验证步骤、期望结果(含判断标准)、出口准则、注释等。以上内容涵盖了测试用例的基本元素:测试索引,测试环境,测试输入,测试操作,预期结果,评价标准。

*按功能、路径混合模式设置用例。
按功能测试是最简捷的,按用例规约遍历测试每一功能。对于复杂操作的程序模块,其各功能的实施是相互影响、紧密相关、环环相扣的,可以演变出数量繁多的变化。没有严密的逻辑分析,产生遗漏是在所难免。
路径分析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在于可以避免漏测试。但路径分析法也有局限性。在一个非常简单字典维护模块就存在十余条路径。一个复杂的模块会有几十到上百条路径是不足为奇的。若一个子系统有十余个或更多的模块,这些模块相互有关联。再采用路径分析法,其路径数量成几何级增长,达5位数或更多,就无法使用了。那么子系统模块间的测试路径或测试用例还是要靠传统方法来解决。
这是按功能、路径混合模式设置用例的由来。

*测试用例可以分为基本事件、备选事件和异常事件。设计基本事件的用例,应该参照用例规约(或设计规格说明书),根据关联的功能、操作按路径分析法设计测试用例。而对孤立的功能则直接按功能设计测试用例。基本事件的测试用例应包含所有需要实现的需求功能,覆盖率达100%。
设计备选事件和异常事件的用例,则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可以采用软件测试常用的基本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逻辑覆盖法等设计测试用例。视软件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基本方法来设计完整的测试用例,并最终实现暴露隐藏的缺陷,全凭测试设计人员的丰富经验和精心设计。

测试执行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用例执行结果: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测试的实际输出结果与测试用例中的预期输出结果一致的时候,是否可以认为测试用例执行成功了?答案是否定的,即便实际测试结果与测试的预期结果一致,也要查看软件产品的操作日志、系统运行日志和系统资源使用情况,来判断测试用例是否执行成功了。全方位观察软件产品的输出可以发现很多隐蔽的问题。

*加强测试过程记录: 测试执行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测试过程记录。如果测试执行步骤与测试用例中描述的有差异,一定要记录下来,作为日后更新测试用例的依据;如果软件产品提供了日志功能,比如有软件运行日志、用户操作日志,一定在每个测试用例执行后记录相关的日志文件,作为测试过程记录,一旦日后发现问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这些测试记录方便的定位问题。而不用测试人员重新搭建测试环境,为开发人员重现问题。

*及时确认发现的问题: 测试执行过程中,如果确认发现了软件的缺陷,那么可以毫不犹豫的提交问题报告单。如果发现了可疑问题,又无法定位是否为软件缺陷,那么一定要保留现场,然后知会相关开发人员到现场定位问题。如果开发人员在短时间内可以确认是否为软件缺陷,测试人员给予配合;如果开发人员定位问题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测试人员千万不要因此耽误自己宝贵的测试执行时间,可以让开发人员记录重新问题的测试环境配置,然后,回到自己的开发环境上重现问题,继续定位问题。

*与开发人员良好的沟通: 测试执行过程中,当你提交了问题报告单,可能被开发人员无情驳回,拒绝修改。这时候,只能对开发人员晓之以理,做到有理、有据,有说服力。首先,要定义软件缺陷的标准原则,这个原则应该是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都认可的,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原则,那么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对问题的争执就不可避免了。此外,测试人员打算说服开发人员之前,考虑是否能够先说服自己,在保证可以说服自己的前提下,再开始与开发人员交流。

前人经验:
*测试用例要根据测试大纲来编写

*测试用例也要分测试项进行归类,这样比较好分析和阅读。如:业务流程测试、安装测试、功能测试、用户友好性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等。

*编写测试用例要考虑各种情况,精力主要集中在软件的主要业务流程和风险高的地方。能分出测试优先级别就最好了。

*熟悉系统,对编写测试用例很有帮助。

*即使对测试很熟悉了,在时间非常紧的时候,编写测试用例还是很有必要和好处的。

理论概念补充
*等价类划分
是把所有可能的输入数据,即程序的输入域划分成若干部分(子集),然后从每一个子集中选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作为测试用例.该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常用的黑盒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1) 划分等价类: 等价类是指某个输入域的子集合.在该子集合中,各个输入数据对于揭露程序中的错误都是等效的.并合理地假定:测试某等价类的代表值就等于对这一类其它值的测试.因此,可以把全部输入数据合理划分为若干等价类,在每一个等价类中取一个数据作为测试的输入条件,就可以用少量代表性的测试数据.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等价类划分可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有效等价类和无效等价类.

有效等价类:是指对于程序的规格说明来说是合理的,有意义的输入数据构成的集合.利用有效等价类可检验程序是否实现了规格说明中所规定的功能和性能.无效等价类:与有效等价类的定义恰巧相反.设计测试用例时,要同时考虑这两种等价类.因为,软件不仅要能接收合理的数据,也要能经受意外的考验.这样的测试才能确保软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2)划分等价类的方法:下面给出六条确定等价类的原则.
①在输入条件规定了取值范围或值的个数的情况下,则可以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两个无效等价类.
②在输入条件规定了输入值的集合或者规定了“必须如何”的条件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③在输入条件是一个布尔量的情况下,可确定一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④在规定了输入数据的一组值(假定n个),并且程序要对每一个输入值分别处理的情况下,可确立n个有效等价类和一个无效等价类.
⑤在规定了输入数据必须遵守的规则的情况下,可确立一个有效等价类(符合规则)和若干个无效等价类(从不同角度违反规则).
⑥在确知已划分的等价类中各元素在程序处理中的方式不同的情况下,则应再将该等价类进一步的划分为更小的等价类.

3)设计测试用例:在确立了等价类后,可建立等价类表,列出所有划分出的等价类:
输入条件 有效等价类 无效等价类
  ... ... ...
然后从划分出的等价类中按以下三个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①为每一个等价类规定一个唯一的编号.
②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尽可能多地覆盖尚未被覆盖地有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③设计一个新的测试用例,使其仅覆盖一个尚未被覆盖的无效等价类,重复这一步.直到所有的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为止.

*边界值分析法
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对等价类划分方法的补充.
(1)边界值分析方法的考虑: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范围的边界上,而不是发生在输入输出范围的内部.因此针对各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使用边界值分析方法设计测试用例,首先应确定边界情况.通常输入和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就是应着重测试的边界情况.应当选取正好等于,刚刚大于或刚刚小于边界的值作为测试数据,而不是选取等价类中的典型值或任意值作为测试数据.
(2)基于边界值分析方法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的值,以及刚刚超越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小个数少一,比最大个数多一的数作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使用前面的原则1).
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个输出条件,应用前面的原则2).
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元素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如果程序中使用了一个内部数据结构,则应当选择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上的值作为测试用例.
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它可能的边界条件.

*错误推测法
基于经验和直觉推测程序中所有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 从而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错误推测方法的基本思想: 列举出程序中所有可能有的错误和容易发生错误的特殊情况,根据他们选择测试用例. 例如, 在单元测试时曾列出的许多在模块中常见的错误. 以前产品测试中曾经发现的错误等, 这些就是经验的总结. 还有, 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为0的情况. 输入表格为空格或输入表格只有一行. 这些都是容易发生错误的情况. 可选择这些情况下的例子作为测试用例.

*因果图方法
前面介绍的等价类划分方法和边界值分析方法,都是着重考虑输入条件,但未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联系, 相互组合等. 考虑输入条件之间的相互组合,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情况. 但要检查输入条件的组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使把所有输入条件划分成等价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情况也相当多. 因此必须考虑采用一种适合于描述对于多种条件的组合,相应产生多个动作的形式来考虑设计测试用例. 这就需要利用因果图(逻辑模型). 因果图方法最终生成的就是判定表. 它适合于检查程序输入条件的各种组合情况.
利用因果图生成测试用例的基本步骤:
(1)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 那些是原因(即输入条件或输入条件的等价类),那些是结果(即输出条件), 并给每个原因和结果赋予一个标识符.
(2) 分析软件规格说明描述中的语义.找出原因与结果之间, 原因与原因之间对应的关系. 根据这些关系,画出因果图.
(3) 由于语法或环境限制, 有些原因与原因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组合情况不不可能出现. 为表明这些特殊情况, 在因果图上用一些记号表明约束或限制条件.
(4) 把因果图转换为判定表.
(5) 把判定表的每一列拿出来作为依据,设计测试用例.
从因果图生成的测试用例(局部,组合关系下的)包括了所有输入数据的取TRUE与取FALSE的情况,构成的测试用例数目达到最少,且测试用例数目随输入数据数目的增加而线性地增加.判定表(Decision Table)是分析和表达多逻辑条件下执行不同操作的情况下的工具.在程序设计发展的初期,判定表就已被当作编写程序的辅助工具了.由于它可以把复杂的逻辑关系和多种条件组合的情况表达得既具体又明确.判定表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
条件桩(Condition Stub):列出了问题得所有条件.通常认为列出得条件的次序无关紧要.
动作桩(Action Stub):列出了问题规定可能采取的操作.这些操作的排列顺序没有约束.
条件项(Condition Entry):列出针对它左列条件的取值.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真假值.
动作项(Action Entry):列出在条件项的各种取值情况下应该采取的动作.
规则:任何一个条件组合的特定取值及其相应要执行的操作.在判定表中贯穿条件项和动作项的一列就是一条规则.显然,判定表中列出多少组条件取值,也就有多少条规则,既条件项和动作项有多少列.判定表的建立步骤:(根据软件规格说明)
①确定规则的个数.假如有n个条件.每个条件有两个取值(0,1),故有 种规则.
②列出所有的条件桩和动作桩.
③填入条件项.
④填入动作项.等到初始判定表.
⑤简化.合并相似规则(相同动作).

适合使用判定表设计测试用例的条件:
①规格说明以判定表形式给出,或很容易转换成判定表.
②条件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③规则的排列顺序不会也不影响执行哪些操作.
④每当某一规则的条件已经满足,并确定要执行的操作后,不必检验别的规则.
⑤如果某一规则得到满足要执行多个操作,这些操作的执行顺序无关紧要.

猜你喜欢

转载自cutecoot.iteye.com/blog/183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