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第一部分 - 语言篇 - C++常见面试题

1.基础

1.1static关键字的作用

1.全局静态变量

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全局变量就定义成一个全局静态变量.

静态存储区,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一直存在。

初始化:未经初始化的全局静态变量会被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对象的值是任意的,除非他被显式初始化);

作用域:全局静态变量在声明他的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准确地说是从定义之处开始,到文件结尾。

2.局部静态变量

在局部变量之前加上关键字static,局部变量就成为一个局部静态变量。

内存中的位置:静态存储区

初始化:未经初始化的全局静态变量会被自动初始化为0(自动对象的值是任意的,除非他被显式初始化);

作用域:作用域仍为局部作用域,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者语句块结束的时候,作用域结束。但是当局部静态变量离开作用域后,并没有销毁,而是仍然驻留在内存当中,只不过我们不能再对它进行访问,直到该函数再次被调用,并且值不变。

3.静态函数

在函数返回类型前加static,函数就定义为静态函数。函数的定义和声明在默认情况下都是extern的,但静态函数只是在声明他的文件当中可见,不能被其他文件所用

函数的实现使用static修饰,那么这个函数只可在本cpp内使用,不会同其他cpp中的同名函数引起冲突

warning:不要再头文件中声明static的全局函数,不要在cpp内声明非static的全局函数,如果你要在多个cpp中复用该函数,就把它的声明提到头文件里去,否则cpp内部声明需加上static修饰。

4.类的静态成员

在类中,静态成员可以实现多个对象之间的数据共享,并且使用静态数据成员还不会破坏隐藏的原则,即保证了安全性。因此,静态成员是类的所有对象中共享的成员,而不是某个对象的成员。对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存储一处,供所有对象共用

5.类的静态函数

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一样,它们都属于类的静态成员,它们都不是对象成员。因此,对静态成员的引用不需要用对象名。

在静态成员函数的实现中不能直接引用类中说明的非静态成员,可以引用类中说明的静态成员(这点非常重要)。如果静态成员函数中要引用非静态成员时,可通过对象来引用。从中可看出,调用静态成员函数使用如下格式:<类名>::<静态成员函数名>(<参数表>);

1.2C++和C的区别

设计思想上:

C++是面向对象的语言,而C是面向过程的结构化编程语言

语法上:

C++具有封装、继承和多态三种特性;

C++相比C,增加多许多类型安全的功能,比如强制类型转换;

C++支持范式编程,比如模板类、函数模板等。

1.3assert()

断言,是宏,而非函数。assert 宏的原型定义在<assert.h>(C)、<cassert>(C++)中,其作用是如果它的条件返回错误,则终止程序执行。如:

assert( p != NULL );

1.4#pragma pack(n)

设定结构体、联合以及类成员变量以 n 字节方式对齐

#pragma pack(n) 使用
#pragma pack(push)  // 保存对齐状态
#pragma pack(4)     // 设定为 4 字节对齐

struct test
{
    char m1;
    double m4;
    int m3;
};

#pragma pack(pop)   // 恢复对齐状态

1.5位域

Bit mode: 2;    // mode 占 2 位

类可以将其(非静态)数据成员定义为位域(bit-field),在一个位域中含有一定数量的二进制位。当一个程序需要向其他程序或硬件设备传递二进制数据时,通常会用到位域。

  • 位域在内存中的布局是与机器有关的
  • 位域的类型必须是整型或枚举类型,带符号类型中的位域的行为将因具体实现而定
  • 取地址运算符(&)不能作用于位域,任何指针都无法指向类的位域

1.6volatile

volatile int i = 10; 
  • volatile 关键字是一种类型修饰符,用它声明的类型变量表示可以被某些编译器未知的因素(操作系统、硬件、其它线程等)更改。所以使用 volatile 告诉编译器不应对这样的对象进行优化。
  • volatile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每次访问时都必须从内存中取出值(没有被 volatile 修饰的变量,可能由于编译器的优化,从 CPU 寄存器中取值)
  • const 可以是 volatile (如只读的状态寄存器)
  • 指针可以是 volatile

1.7指针和引用

1.7.1引用

C++是C语言的继承,它可进行过程化程序设计,又可以进行以抽象数据类型为特点的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还可以进行以继承和多态为特点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引用就是C++对C语言的重要扩充。引用就是某一变量的一个别名,对引用的操作与对变量直接操作完全一样。引用的声明方法:类型标识符 &引用名=目标变量名;引用引入了对象的一个同义词。定义引用的表示方法与定义指针相似,只是用&代替了*。

左值引用

常规引用,一般表示对象的身份。

右值引用

右值引用就是必须绑定到右值(一个临时对象、将要销毁的对象)的引用,一般表示对象的值。

右值引用可实现转移语义(Move Sementics)和精确传递(Perfect Forwarding),它的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

  • 消除两个对象交互时不必要的对象拷贝,节省运算存储资源,提高效率。
  • 能够更简洁明确地定义泛型函数。

引用折叠

  • X& &X& &&X&& & 可折叠成 X&
  • X&& && 可折叠成 X&&

从汇编层去解释一下引用

  1. 9: int x = 1;

  2. 00401048 mov dword ptr [ebp-4],1

  3. 10: int &b = x;

  4. 0040104F lea eax,[ebp-4]

  5. 00401052 mov dword ptr [ebp-8],eax

x的地址为ebp-4,b的地址为ebp-8,因为栈内的变量内存是从高往低进行分配的。所以b的地址比x的低。lea eax,[ebp-4] 这条语句将x的地址ebp-4放入eax寄存器mov dword ptr [ebp-8],eax 这条语句将eax的值放入b的地址ebp-8中上面两条汇编的作用即:将x的地址存入变量b中,这不和将某个变量的地址存入指针变量是一样的吗?所以从汇编层次来看,的确引用是通过指针来实现的。

1.7.2指针

指针利用地址,它的值直接指向存在电脑存储器中另一个地方的值。由于通过地址能找到所需的变量单元,可以说,地址指向该变量单元。因此,将地址形象化的称为“指针”。意思是通过它能找到以它为地址的内存单元。

悬空指针和野指针有什么区别?

  1. 野指针:野指针指,访问一个已删除或访问受限的内存区域的指针,野指针不能判断是否为NULL来避免。指针没有初始化,释放后没有置空,越界

  2. 悬空指针:一个指针的指向对象已被删除,那么就成了悬空指针。野指针是那些未初始化的指针。

野指针是什么?如何检测内存泄漏?

  1. 野指针:指向内存被释放的内存或者没有访问权限的内存的指针。

  2. “野指针”的成因主要有3种:

① 指针变量没有被初始化。任何指针变量刚被创建时不会自动成为NULL指针,它的缺省值是随机的,它会乱指一气。所以,指针变量在创建的同时应当被初始化,要么将指针设置为NULL,要么让它指向合法的内存。例如
char *p = NULL;
char *str = new char(100);

② 指针p被free或者delete之后,没有置为NULL;

③ 指针操作超越了变量的作用范围。

  1. 如何避免野指针:

① 对指针进行初始化

  • 将指针初始化为NULL。

char * p = NULL;

  • 用malloc分配内存

char * p = (char * )malloc(sizeof(char));

  • 用已有合法的可访问的内存地址对指针初始化

char num[ 30] = {0};

char *p = num;

② 指针用完后释放内存,将指针赋NULL。

delete§;

p = NULL;

1.7.3区别

1.指针是一个实体,需要分配内存空间。引用只是变量的别名,不需要分配内存空间。

2.使用sizeof看一个指针的大小是4,而引用则是被引用对象的大小。

3.指针可以被初始化为NULL,指针在定义的时候不一定要初始化,并且指向的空间可变。而引用必须被初始化且必须是一个已有对象的引用;(注:不能有引用的值不能为NULL)

4.作为参数传递时,指针需要被解引用才可以对对象进行操作,而直接对引用的修改都会改变引用所指向的对象; 传指针的实质是传值,传递的值是指针的地址;传引用的实质是传地址,传递的是变量的地址。

5.可以有const指针,但是没有const引用;

6.指针在使用中可以指向其它对象,但是引用只能是一个对象的引用,不能被改变;

7.指针可以有多级指针(**p),而引用只有一级;

8.指针和引用使用++运算符的意义不一样(指针是指向下一个空间,引用时引用的变量值加1)。

9.如果返回动态内存分配的对象或者内存,必须使用指针,引用可能引起内存泄露。

10.引用访问一个变量是直接访问,而指针访问一个变量是间接访问。

11.引用底层是通过指针实现的;

12.使用指针前最好做类型检查,防止野指针的出现;

13.引用必须被初始化,指针不必。

14.引用初始化后不能被改变,指针可以改变所指对象。

15.不存在指向空的引用,但存在指向空的指针。

1.8判断点P是否在ABC内

根据面积法,如果P在三角形ABC内,那么三角形ABP的面积+三角形BCP的面积+三角形ACP的面积应该等于三角形ABC的面积。算法如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ath.h>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ABS_FLOAT_0 0.0001

struct point_float
{
	float x;
	float y;
};

/** 
  * @brief 计算三角形面积 
  */ 
float GetTriangleSquar(const point_float pt0, const point_float pt1, const point_float pt2)
{
	point_float AB,   BC;
	AB.x = pt1.x - pt0.x;
	AB.y = pt1.y - pt0.y;
	BC.x = pt2.x - pt1.x;
	BC.y = pt2.y - pt1.y;
	
	return fabs((AB.x * BC.y - AB.y * BC.x)) / 2.0f;
}

/** 
  * @brief 判断给定一点是否在三角形内或边上 
  */ 
bool IsInTriangle(const point_float A, const point_float B, const point_float C, const` point_float D)
{
	float SABC, SADB, SBDC, SADC;
	SABC = GetTriangleSquar(A, B, C);``
	SADB = GetTriangleSquar(A, D, B);``
	SBDC = GetTriangleSquar(B, D, C);``
	SADC = GetTriangleSquar(A, D, C);``
	
	float` `SumSuqar = SADB + SBDC + SADC;``
	if((-ABS_FLOAT_0 < (SABC - SumSuqar)) && ((SABC - SumSuqar) < ABS_FLOAT_0))``
	{
		return` `true;
	 }
	 else
	 {
	 	return` `false;
	 }
}

1.9智能指针

智能指针主要用于管理在堆上分配的内存,它将普通的指针封装为一个栈对象。当栈对象的生存周期结束后,会在析构函数中释放掉申请的内存,从而防止内存泄漏。C++11中最常用的智能指针类型为shared_ptr,它采用引用计数的方法,记录当前内存资源被多少个智能指针引用。该引用计数的内存在堆上分配。当新增一个时引用计数加1,当过期时引用计数减一。只有引用计数为0时,智能指针才会自动释放引用的内存资源。对shared_ptr进行初始化时不能将一个普通指针直接赋值给智能指针,因为一个是指针,一个是类。可以通过make_shared函数或者通过构造函数传入普通指针。并可以通过get函数获得普通指针。

C++里面的四个智能指针: auto_ptr, shared_ptr, weak_ptr, unique_ptr 其中后三个是c++11支持,并且第一个已经被11弃用。

为什么要使用智能指针:

智能指针的作用是管理一个指针,因为存在以下这种情况:申请的空间在函数结束时忘记释放,造成内存泄漏。使用智能指针可以很大程度上的避免这个问题,因为智能指针就是一个类,当超出了类的作用域是,类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析构函数会自动释放资源。所以智能指针的作用原理就是在函数结束时自动释放内存空间,不需要手动释放内存空间。

1.auto_ptr(c++98的方案,cpp11已经抛弃)

采用所有权模式。

auto_ptr< string> p1 (new string ("I reigned lonely as a cloud.));
auto_ptr<string> p2;
p2 = p1; //auto_ptr不会报错.

此时不会报错,p2剥夺了p1的所有权,但是当程序运行时访问p1将会报错。所以auto_ptr的缺点是:存在潜在的内存崩溃问题!

2.unique_ptr(替换auto_ptr)

unique_ptr实现独占式拥有或严格拥有概念,保证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智能指针可以指向该对象。它对于避免资源泄露(例如“以new创建对象后因为发生异常而忘记调用delete”)特别有用。

采用所有权模式,还是上面那个例子

unique_ptr<string> p3 (``new` `string (``"auto"``));   //#4``unique_ptr<string> p4;                       ``//#5``p4 = p3;``//此时会报错!!`

编译器认为p4=p3非法,避免了p3不再指向有效数据的问题。因此,unique_ptr比auto_ptr更安全。

另外unique_ptr还有更聪明的地方:当程序试图将一个 unique_ptr 赋值给另一个时,如果源 unique_ptr 是个临时右值,编译器允许这么做;如果源 unique_ptr 将存在一段时间,编译器将禁止这么做,比如:

unique_ptr<string> pu1(new string ("hello world"));
unique_ptr<string> pu2;
pu2 = pu1;                                      // #1 not allowed
unique_ptr<string> pu3;
pu3 = unique_ptr<string>(new string ("You"));   // #2 allowed

其中#1留下悬挂的unique_ptr(pu1),这可能导致危害。而#2不会留下悬挂的unique_ptr,因为它调用 unique_ptr 的构造函数,该构造函数创建的临时对象在其所有权让给 pu3 后就会被销毁。这种随情况而已的行为表明,unique_ptr 优于允许两种赋值的auto_ptr 。

注:如果确实想执行类似与#1的操作,要安全的重用这种指针,可给它赋新值。C++有一个标准库函数std::move(),让你能够将一个unique_ptr赋给另一个。例如:

unique_ptr<string> ps1, ps2;
ps1 = demo("hello");
ps2 = move(ps1);
ps1 = demo("alexia");
cout << *ps2 << *ps1 << endl;

3.shared_ptr

shared_ptr实现共享式拥有概念。多个智能指针可以指向相同对象,该对象和其相关资源会在“最后一个引用被销毁”时候释放。从名字share就可以看出了资源可以被多个指针共享,它使用计数机制来表明资源被几个指针共享。可以通过成员函数use_count()来查看资源的所有者个数。除了可以通过new来构造,还可以通过传入auto_ptr, unique_ptr,weak_ptr来构造。当我们调用release()时,当前指针会释放资源所有权,计数减一。当计数等于0时,资源会被释放。

shared_ptr 是为了解决 auto_ptr 在对象所有权上的局限性(auto_ptr 是独占的), 在使用引用计数的机制上提供了可以共享所有权的智能指针。

成员函数:

use_count 返回引用计数的个数

unique 返回是否是独占所有权( use_count 为 1)

swap 交换两个 shared_ptr 对象(即交换所拥有的对象)

reset 放弃内部对象的所有权或拥有对象的变更, 会引起原有对象的引用计数的减少

get 返回内部对象(指针), 由于已经重载了()方法, 因此和直接使用对象是一样的.如 shared_ptr< int > sp(new int(1)); sp 与 sp.get()是等价的

4.weak_ptr

weak_ptr 是一种不控制对象生命周期的智能指针, 它指向一个 shared_ptr 管理的对象. 进行该对象的内存管理的是那个强引用的 shared_ptr. weak_ptr只是提供了对管理对象的一个访问手段。weak_ptr 设计的目的是为配合 shared_ptr 而引入的一种智能指针来协助 shared_ptr 工作, 它只可以从一个 shared_ptr 或另一个 weak_ptr 对象构造, 它的构造和析构不会引起引用记数的增加或减少。weak_ptr是用来解决shared_ptr相互引用时的死锁问题,如果说两个shared_ptr相互引用,那么这两个指针的引用计数永远不可能下降为0,资源永远不会释放。它是对对象的一种弱引用,不会增加对象的引用计数,和shared_ptr之间可以相互转化,shared_ptr可以直接赋值给它,它可以通过调用lock函数来获得shared_ptr。

class B;
class A
{
public:
    shared_ptr<B> pb_;
    ~A()
    {
    cout<<"A delete\n";
    }
};
class B
{
public:
	shared_ptr<A> pa_;
	~B()
	{
		cout<<"B delete\n";
	}
};
void fun()
{
    shared_ptr<B> pb(new B());
    shared_ptr<A> pa(new A());
    pb->pa_ = pa;
    pa->pb_ = pb;
    cout<<pb.use_count()<<endl;
    cout<<pa.use_count()<<endl;
}
int main()
{
    fun();
    return 0;
}

可以看到fun函数中pa ,pb之间互相引用,两个资源的引用计数为2,当要跳出函数时,智能指针pa,pb析构时两个资源引用计数会减一,但是两者引用计数还是为1,导致跳出函数时资源没有被释放(A B的析构函数没有被调用),如果把其中一个改为weak_ptr就可以了,我们把类A里面的shared_ptr pb_; 改为weak_ptr pb_; 运行结果如下,这样的话,资源B的引用开始就只有1,当pb析构时,B的计数变为0,B得到释放,B释放的同时也会使A的计数减一,同时pa析构时使A的计数减一,那么A的计数为0,A得到释放。

注意的是我们不能通过weak_ptr直接访问对象的方法,比如B对象中有一个方法print(),我们不能这样访问,pa->pb_->print(); 英文pb_是一个weak_ptr,应该先把它转化为shared_ptr,如:shared_ptr p = pa->pb_.lock(); p->print();

智能指针的内存泄漏如何解决?

为了解决循环引用导致的内存泄漏,引入了weak_ptr弱指针,weak_ptr的构造函数不会修改引用计数的值,从而不会对对象的内存进行管理,其类似一个普通指针,但不指向引用计数的共享内存,但是其可以检测到所管理的对象是否已经被释放,从而避免非法访问。

1.10数组和指针的区别

指针和数组的主要区别如下:

指针 数组
保存数据的地址 保存数据
间接访问数据,首先获得指针的内容,然后将其作为地址,从该地址中提取数据 直接访问数据,
通常用于动态的数据结构 通常用于固定数目且数据类型相同的元素
通过Malloc分配内存,free释放内存 隐式的分配和删除
通常指向匿名数据,操作匿名函数 自身即为数据名

1.11 inline 内联函数

特征

  • 相当于把内联函数里面的内容写在调用内联函数处;
  • 相当于不用执行进入函数的步骤,直接执行函数体;
  • 相当于宏,却比宏多了类型检查,真正具有函数特性;
  • 不能包含循环、递归、switch 等复杂操作;
  • 类中除了虚函数的其他函数都会自动隐式地当成内联函数。

使用

inline 使用
// 声明1(加 inline,建议使用)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声明2(不加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定义
inline int functionName(int first, int secend,...) {/****/};

编译器对 inline 函数的处理步骤

  1. 将 inline 函数体复制到 inline 函数调用点处;
  2. 为所用 inline 函数中的局部变量分配内存空间;
  3. 将 inline 函数的的输入参数和返回值映射到调用方法的局部变量空间中;
  4. 如果 inline 函数有多个返回点,将其转变为 inline 函数代码块末尾的分支(使用 GOTO)。

优缺点

优点

  1. 内联函数同宏函数一样将在被调用处进行代码展开,省去了参数压栈、栈帧开辟与回收,结果返回等,从而提高程序运行速度
  2. 内联函数相比宏函数来说,在代码展开时,会做安全检查或自动类型转换(同普通函数),而宏定义则不会。
  3. 在类中声明同时定义的成员函数,自动转化为内联函数,因此内联函数可以访问类的成员变量,宏定义则不能。
  4. 内联函数在运行时可调试,而宏定义不可以。

缺点

  1. 代码膨胀。内联是以代码膨胀(复制)为代价,消除函数调用带来的开销。如果执行函数体内代码的时间,相比于函数调用的开销较大,那么效率的收获会很少。另一方面,每一处内联函数的调用都要复制代码,将使程序的总代码量增大,消耗更多的内存空间。
  2. inline 函数无法随着函数库升级而升级。inline函数的改变需要重新编译,不像 non-inline 可以直接链接。
  3. 是否内联,程序员不可控。内联函数只是对编译器的建议,是否对函数内联,决定权在于编译器。

虚函数(virtual)可以是内联函数(inline)吗?

Are “inline virtual” member functions ever actually “inlined”?

  • 虚函数可以是内联函数,内联是可以修饰虚函数的,但是当虚函数表现多态性的时候不能内联。
  • 内联是在编译器建议编译器内联,而虚函数的多态性在运行期,编译器无法知道运行期调用哪个代码,因此虚函数表现为多态性时(运行期)不可以内联。
  • inline virtual 唯一可以内联的时候是:编译器知道所调用的对象是哪个类(如 Base::who()),这只有在编译器具有实际对象而不是对象的指针或引用时才会发生。
虚函数内联使用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inline virtual void who()
	{
		cout << "I am Base\n";
	}
	virtual ~Base() {}
};
class Derived : public Base
{
public:
	inline void who()  // 不写inline时隐式内联
	{
		cout << "I am Derived\n";
	}
};

int main()
{
	// 此处的虚函数 who(),是通过类(Base)的具体对象(b)来调用的,编译期间就能确定了,所以它可以是内联的,但最终是否内联取决于编译器。 
	Base b;
	b.who();

	// 此处的虚函数是通过指针调用的,呈现多态性,需要在运行时期间才能确定,所以不能为内联。  
	Base *ptr = new Derived();
	ptr->who();

	// 因为Base有虚析构函数(virtual ~Base() {}),所以 delete 时,会先调用派生类(Derived)析构函数,再调用基类(Base)析构函数,防止内存泄漏。
	delete ptr;
	ptr = nullptr;

	system("pause");
	return 0;
} 

1.12函数指针

1、定义

函数指针是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

函数指针本身首先是一个指针变量,该指针变量指向一个具体的函数。这正如用指针变量可指向整型变量、字符型、数组一样,这里是指向函数。

C在编译时,每一个函数都有一个入口地址,该入口地址就是函数指针所指向的地址。有了指向函数的指针变量后,可用该指针变量调用函数,就如同用指针变量可引用其他类型变量一样,在这些概念上是大体一致的。

2、用途

调用函数和做函数的参数,比如回调函数。

3、示例

char * fun(char * p) {…} // 函数fun

char * (*pf)(char * p); // 函数指针pf

pf = fun; // 函数指针pf指向函数fun

pf§; // 通过函数指针pf调用函数fun

1.13 fork函数

Fork:创建一个和当前进程映像一样的进程可以通过fork( )系统调用: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fork(void); 

成功调用fork( )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它几乎与调用fork( )的进程一模一样,这两个进程都会继续运行。在子进程中,成功的fork( )调用会返回0。在父进程中fork( )返回子进程的pid。如果出现错误,fork( )返回一个负值。

最常见的fork( )用法是创建一个新的进程,然后使用exec( )载入二进制映像,替换当前进程的映像。这种情况下,派生(fork)了新的进程,而这个子进程会执行一个新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的映像。这种“派生加执行”的方式是很常见的。

在早期的Unix系统中,创建进程比较原始。当调用fork时,内核会把所有的内部数据结构复制一份,复制进程的页表项,然后把父进程的地址空间中的内容逐页的复制到子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但从内核角度来说,逐页的复制方式是十分耗时的。现代的Unix系统采取了更多的优化,例如Linux,采用了写时复制的方法,而不是对父进程空间进程整体复制。

1.14extern 用法

  1. extern修饰变量的声明

如果文件a.c需要引用b.c中变量int v,就可以在a.c中声明extern int v,然后就可以引用变量v。

  1. extern修饰函数的声明

如果文件a.c需要引用b.c中的函数,比如在b.c中原型是int fun(int mu),那么就可以在a.c中声明extern int fun(int mu),然后就能使用fun来做任何事情。就像变量的声明一样,extern int fun(int mu)可以放在a.c中任何地方,而不一定非要放在a.c的文件作用域的范围中。

  1. extern修饰符可用于指示C或者C++函数的调用规范。

比如在C++中调用C库函数,就需要在C++程序中用extern “C”声明要引用的函数。这是给链接器用的,告诉链接器在链接的时候用C函数规范来链接。主要原因是C++和C程序编译完成后在目标代码中命名规则不同。

  • 被 extern 限定的函数或变量是 extern 类型的
  • extern "C" 修饰的变量和函数是按照 C 语言方式编译和连接的

extern "C" 的作用是让 C++ 编译器将 extern "C" 声明的代码当作 C 语言代码处理,可以避免 C++ 因符号修饰导致代码不能和C语言库中的符号进行链接的问题。

extern "C" 使用
#ifdef __cplusplus
extern "C" {
#endif

void *memset(void *, int, size_t);

#ifdef __cplusplus
}
#endif

1.15enum 枚举类型

限定作用域的枚举类型

enum class open_modes { input, output, append };

不限定作用域的枚举类型

enum color { red, yellow, green };
enum { floatPrec = 6, doublePrec = 10 };

1.16 static关键字

1.先来介绍它的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隐藏。(static函数,static变量均可)

当同时编译多个文件时,所有未加static前缀的全局变量和函数都具有全局可见性。

2.static的第二个作用是保持变量内容的持久。(static变量中的记忆功能和全局生存期)存储在静态数据区的变量会在程序刚开始运行时就完成初始化,也是唯一的一次初始化。共有两种变量存储在静态存储区:全局变量和static变量,只不过和全局变量比起来,static可以控制变量的可见范围,说到底static还是用来隐藏的。

3.static的第三个作用是默认初始化为0(static变量)

其实全局变量也具备这一属性,因为全局变量也存储在静态数据区。在静态数据区,内存中所有的字节默认值都是0x00,某些时候这一特点可以减少程序员的工作量。

4.static的第四个作用:C++中的类成员声明static

  1. 函数体内static变量的作用范围为该函数体,不同于auto变量,该变量的内存只被分配一次,因此其值在下次调用时仍维持上次的值;

  2. 在模块内的static全局变量可以被模块内所用函数访问,但不能被模块外其它函数访问;

  3. 在模块内的static函数只可被这一模块内的其它函数调用,这个函数的使用范围被限制在声明它的模块内;

  4. 在类中的static成员变量属于整个类所拥有,对类的所有对象只有一份拷贝;

  5. 在类中的static成员函数属于整个类所拥有,这个函数不接收this指针,因而只能访问类的static成员变量。

类内:

  1. static类对象必须要在类外进行初始化,static修饰的变量先于对象存在,所以static修饰的变量要在类外初始化;

  2. 由于static修饰的类成员属于类,不属于对象,因此static类成员函数是没有this指针的,this指针是指向本对象的指针。正因为没有this指针,所以static类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static的类成员,只能访问 static修饰的类成员;

  3. static成员函数不能被virtual修饰,static成员不属于任何对象或实例,所以加上virtual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静态成员函数没有this指针,虚函数的实现是为每一个对象分配一个vptr指针,而vptr是通过this指针调用的,所以不能为virtual;虚函数的调用关系,this->vptr->ctable->virtual function

1.加了static关键字的全局变量只能在本文件中使用。例如在a.c中定义了static int a=10;那么在b.c中用extern int a是拿不到a的值得,a的作用域只在a.c中。

2.static定义的静态局部变量分配在数据段上,普通的局部变量分配在栈上,会因为函数栈帧的释放而被释放掉。

3.对一个类中成员变量和成员函数来说,加了static关键字,则此变量/函数就没有了this指针了,必须通过类名才能访问。

静态变量什么时候初始化

  1. 初始化只有一次,但是可以多次赋值,在主程序之前,编译器已经为其分配好了内存。

  2. 静态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一样,数据都存放在全局区域,所以在主程序之前,编译器已经为其分配好了内存,但在C和C++中静态局部变量的初始化节点又有点不太一样。在C中,初始化发生在代码执行之前,编译阶段分配好内存之后,就会进行初始化,所以我们看到在C语言中无法使用变量对静态局部变量进行初始化,在程序运行结束,变量所处的全局内存会被全部回收。

  3. 而在C++中,初始化时在执行相关代码时才会进行初始化,主要是由于C++引入对象后,要进行初始化必须执行相应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在构造函数或析构函数中经常会需要进行某些程序中需要进行的特定操作,并非简单地分配内存。所以C++标准定为全局或静态对象是有首次用到时才会进行构造,并通过atexit()来管理。在程序结束,按照构造顺序反方向进行逐个析构。所以在C++中是可以使用变量对静态局部变量进行初始化的。

1.17 struct 和 typedef struct

C 中

// c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S;

等价于

// c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typedef struct Student S;

此时 S 等价于 struct Student,但两个标识符名称空间不相同。

另外还可以定义与 struct Student 不冲突的 void Student() {}

C++ 中

由于编译器定位符号的规则(搜索规则)改变,导致不同于C语言。

一、如果在类标识符空间定义了 struct Student {...};,使用 Student me; 时,编译器将搜索全局标识符表,Student 未找到,则在类标识符内搜索。

即表现为可以使用 Student 也可以使用 struct Student,如下:

// cpp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void f( Student me );       // 正确,"struct" 关键字可省略

二、若定义了与 Student 同名函数之后,则 Student 只代表函数,不代表结构体,如下: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 S;

void Student() {}           // 正确,定义后 "Student" 只代表此函数

//void S() {}               // 错误,符号 "S" 已经被定义为一个 "struct Student" 的别名

int main() {
    Student(); 
    struct Student me;      // 或者 "S me";
    return 0;
}

1.18 decltype

decltype 关键字用于检查实体的声明类型或表达式的类型及值分类。语法:

decltype ( expression )
decltype 使用 ```cpp // 尾置返回允许我们在参数列表之后声明返回类型 template auto fcn(It beg, It end) -> decltype(*beg) { // 处理序列 return *beg; // 返回序列中一个元素的引用 } // 为了使用模板参数成员,必须用 typename template auto fcn2(It beg, It end) -> typename remove_reference

1.19++i和i++

++i和i++的区别

++i先自增1,再返回,i++先返回i,再自增1

++i和i++的实现

  1. ++i 实现:
int&  int::operator++()
{
	*this +=1return *this}
  1. i++ 实现:
const int  int::operatorint)``
{
	int oldValue = *this;``
	++*this);
	
	return oldValue;``
}`

1.20类型转换

隐式类型转换

首先,对于内置类型,低精度的变量给高精度变量赋值会发生隐式类型转换,其次,对于只存在单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的对象构造来说,函数调用可以直接使用该参数传入,编译器会自动调用其构造函数生成临时对象。

类型转换

reinterpret_cast:可以用于任意类型的指针之间的转换,对转换的结果不做任何保证

dynamic_cast:这种其实也是不被推荐使用的,更多使用static_cast,dynamic本身只能用于存在虚函数的父子关系的强制类型转换,对于指针,转换失败则返回nullptr,对于引用,转换失败会抛出异常。

const_cast:对于未定义const版本的成员函数,我们通常需要使用const_cast来去除const引用对象的const,完成函数调用。另外一种使用方式,结合static_cast,可以在非const版本的成员函数内添加const,调用完const版本的成员函数后,再使用const_cast去除const限定。

static_cast:完成基础数据类型;同一个继承体系中类型的转换;任意类型与空指针类型void* 之间的转换。

1.21形参与实参的区别

  1. 形参变量只有在被调用时才分配内存单元,在调用结束时, 即刻释放所分配的内存单元。因此,形参只有在函数内部有效。 函数调用结束返回主调函数后则不能再使用该形参变量。

  2. 实参可以是常量、变量、表达式、函数等, 无论实参是何种类型的量,在进行函数调用时,它们都必须具有确定的值, 以便把这些值传送给形参。 因此应预先用赋值,输入等办法使实参获得确定值,会产生一个临时变量。

  3. 实参和形参在数量上,类型上,顺序上应严格一致, 否则会发生“类型不匹配”的错误。

  4. 函数调用中发生的数据传送是单向的。 即只能把实参的值传送给形参,而不能把形参的值反向地传送给实参。 因此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参的值发生改变,而实参中的值不会变化。

  5. 当形参和实参不是指针类型时,在该函数运行时,形参和实参是不同的变量,他们在内存中位于不同的位置,形参将实参的内容复制一份,在该函数运行结束的时候形参被释放,而实参内容不会改变。

函数传参

  1. 值传递:有一个形参向函数所属的栈拷贝数据的过程,如果值传递的对象是类对象或是大的结构体对象,将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传值)

  2. 指针传递:同样有一个形参向函数所属的栈拷贝数据的过程,但拷贝的数据是一个固定为4字节的地址。(传值,传递的是地址值)

  3. 引用传递:同样有上述的数据拷贝过程,但其是针对地址的,相当于为该数据所在的地址起了一个别名。(传地址)

  4. 效率上讲,指针传递和引用传递比值传递效率高。一般主张使用引用传递,代码逻辑上更加紧凑、清晰。

1.22const

const 使用 1. 修饰变量,说明该变量不可以被改变; 2. 修饰指针,分为指向常量的指针和指针常量; 3. 常量引用,经常用于形参类型,即避免了拷贝,又避免了函数对值的修改; 4. 修饰成员函数,说明该成员函数内不能修改成员变量。
// 类
class A
{
private:
    const int a;                // 常对象成员,只能在初始化列表赋值

public:
    // 构造函数
    A() { };
    A(int x) : a(x) { };        // 初始化列表

    // const可用于对重载函数的区分
    int getValue();             // 普通成员函数
    int getValue() const;       // 常成员函数,不得修改类中的任何数据成员的值
};

void function()
{
    // 对象
    A b;                        // 普通对象,可以调用全部成员函数
    const A a;                  // 常对象,只能调用常成员函数、更新常成员变量
    const A *p = &a;            // 常指针
    const A &q = a;             // 常引用

    // 指针
    char greeting[] = "Hello";
    char* p1 = greeting;                // 指针变量,指向字符数组变量
    const char* p2 = greeting;          // 指针变量,指向字符数组常量
    char* const p3 = greeting;          // 常指针,指向字符数组变量
    const char* const p4 = greeting;    // 常指针,指向字符数组常量
}

// 函数
void function1(const int Var);           // 传递过来的参数在函数内不可变
void function2(const char* Var);         // 参数指针所指内容为常量
void function3(char* const Var);         // 参数指针为常指针
void function4(const int& Var);          // 引用参数在函数内为常量

// 函数返回值
const int function5();      // 返回一个常数
const int* function6();     // 返回一个指向常量的指针变量,使用:const int *p = function6();
int* const function7();     // 返回一个指向变量的常指针,使用:int* const p = function7();

  1. 阻止一个变量被改变,可以使用const关键字。在定义该const变量时,通常需要对它进行初始化,因为以后就没有机会再去改变它了;

  2. 对指针来说,可以指定指针本身为const,也可以指定指针所指的数据为const,或二者同时指定为const;

  3. 在一个函数声明中,const可以修饰形参,表明它是一个输入参数,在函数内部不能改变其值;

  4. 对于类的成员函数,若指定其为const类型,则表明其是一个常函数,不能修改类的成员变量,类的常对象只能访问类的常成员函数;

  5. 对于类的成员函数,有时候必须指定其返回值为const类型,以使得其返回值不为“左值”。

  6. const成员函数可以访问非const对象的非const数据成员、const数据成员,也可以访问const对象内的所有数据成员;

  7. 非const成员函数可以访问非const对象的非const数据成员、const数据成员,但不可以访问const对象的任意数据成员;

  8. 一个没有明确声明为const的成员函数被看作是将要修改对象中数据成员的函数,而且编译器不允许它为一个const对象所调用。因此const对象只能调用const成员函数。

  9. const类型变量可以通过类型转换符const_cast将const类型转换为非const类型;

  10. const类型变量必须定义的时候进行初始化,因此也导致如果类的成员变量有const类型的变量,那么该变量必须在类的初始化列表中进行初始化;

  11. 对于函数值传递的情况,因为参数传递是通过复制实参创建一个临时变量传递进函数的,函数内只能改变临时变量,但无法改变实参。则这个时候无论加不加const对实参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但是在引用或指针传递函数调用中,因为传进去的是一个引用或指针,这样函数内部可以改变引用或指针所指向的变量,这时const 才是实实在在地保护了实参所指向的变量。因为在编译阶段编译器对调用函数的选择是根据实参进行的,所以,只有引用传递和指针传递可以用是否加const来重载。一个拥有顶层const的形参无法和另一个没有顶层const的形参区分开来。

const成员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① const Stock & Stock::topval (②const Stock & s) ③const

①处const:确保返回的Stock对象在以后的使用中不能被修改 。

②处const:确保此方法不修改传递的参数 S。

③处const:保证此方法不修改调用它的对象,const对象只能调用const成员函数,不能调用非const函数。

mutable

  1. 如果需要在const成员方法中修改一个成员变量的值,那么需要将这个成员变量修饰为mutable。即用mutable修饰的成员变量不受const成员方法的限制;

  2. 可以认为mutable的变量是类的辅助状态,但是只是起到类的一些方面表述的功能,修改他的内容我们可以认为对象的状态本身并没有改变的。实际上由于const_cast的存在,这个概念很多时候用处不是很到了。

1.23this 指针

  1. this 指针是一个隐含于每一个非静态成员函数中的特殊指针。它指向正在被该成员函数操作的那个对象。
  2. 当对一个对象调用成员函数时,编译程序先将对象的地址赋给 this 指针,然后调用成员函数,每次成员函数存取数据成员时,由隐含使用 this 指针。
  3. 当一个成员函数被调用时,自动向它传递一个隐含的参数,该参数是一个指向这个成员函数所在的对象的指针。
  4. this 指针被隐含地声明为: ClassName *const this,这意味着不能给 this 指针赋值;在 ClassName 类的 const 成员函数中,this 指针的类型为:const ClassName* const,这说明不能对 this 指针所指向的这种对象是不可修改的(即不能对这种对象的数据成员进行赋值操作);
  5. this 并不是一个常规变量,而是个右值,所以不能取得 this 的地址(不能 &this)。
  6. 在以下场景中,经常需要显式引用 this 指针:
    1. 为实现对象的链式引用;
    2. 为避免对同一对象进行赋值操作;
    3. 在实现一些数据结构时,如 list

1.24C++ 中 struct 和 class

总的来说,struct 更适合看成是一个数据结构的实现体,class 更适合看成是一个对象的实现体。

区别

  • 最本质的一个区别就是默认的访问控制
    1. 默认的继承访问权限。struct 是 public 的,class 是 private 的。
    2. struct 作为数据结构的实现体,它默认的数据访问控制是 public 的,而 class 作为对象的实现体,它默认的成员变量访问控制是 private 的。

1.25union 联合

联合(union)是一种节省空间的特殊的类,一个 union 可以有多个数据成员,但是在任意时刻只有一个数据成员可以有值。当某个成员被赋值后其他成员变为未定义状态。联合有如下特点:

  • 默认访问控制符为 public
  • 可以含有构造函数、析构函数
  • 不能含有引用类型的成员
  • 不能继承自其他类,不能作为基类
  • 不能含有虚函数
  • 匿名 union 在定义所在作用域可直接访问 union 成员
  • 匿名 union 不能包含 protected 成员或 private 成员
  • 全局匿名联合必须是静态(static)的
union 使用
#include<iostream>

union UnionTest {
    UnionTest() : i(10) {};
    int i;
    double d;
};

static union {
    int i;
    double d;
};

int main() {
    UnionTest u;

    union {
        int i;
        double d;
    };

    std::cout << u.i << std::endl;  // 输出 UnionTest 联合的 10

    ::i = 20;
    std::cout << ::i << std::endl;  // 输出全局静态匿名联合的 20

    i = 30;
    std::cout << i << std::endl;    // 输出局部匿名联合的 30

    return 0;
}

1.26C 实现 C++ 类

C 语言实现封装、继承和多态

1.27explicit(显式)构造函数

explicit 修饰的构造函数可用来防止隐式转换

explicit 使用
class Test1
{
public:
    Test1(int n)            // 普通构造函数
    {
        num=n;
    }
private:
    int num;
};

class Test2
{
public:
    explicit Test2(int n)   // explicit(显式)构造函数
    {
        num=n;
    }
private:
    int num;
};

int main()
{
    Test1 t1=12;            // 隐式调用其构造函数,成功
    Test2 t2=12;            // 编译错误,不能隐式调用其构造函数
    Test2 t2(12);           // 显式调用成功
    return 0;
}

1.28 friend 友元类和友元函数

  • 能访问私有成员
  • 破坏封装性
  • 友元关系不可传递
  • 友元关系的单向性
  • 友元声明的形式及数量不受限制

1.29 using

using 声明

一条 using 声明 语句一次只引入命名空间的一个成员。它使得我们可以清楚知道程序中所引用的到底是哪个名字。如:

using namespace_name::name;

构造函数的 using 声明【C++11】

在 C++11 中,派生类能够重用其直接基类定义的构造函数。

class Derived : Base {
public:
    using Base::Base;
    /* ... */
};

如上 using 声明,对于基类的每个构造函数,编译器都生成一个与之对应(形参列表完全相同)的派生类构造函数。生成如下类型构造函数:

derived(parms) : base(args) { }

using 指示

using 指示 使得某个特定命名空间中所有名字都可见,这样我们就无需再为它们添加任何前缀限定符了。如:

using namespace_name name;

尽量少使用 using 指示 污染命名空间

一般说来,使用 using 命令比使用 using 编译命令更安全,这是由于它只导入了制定的名称。如果该名称与局部名称发生冲突,编译器将发出指示。using编译命令导入所有的名称,包括可能并不需要的名称。如果与局部名称发生冲突,则局部名称将覆盖名称空间版本,而编译器并不会发出警告。另外,名称空间的开放性意味着名称空间的名称可能分散在多个地方,这使得难以准确知道添加了哪些名称。

using 使用 尽量少使用 `using 指示`
using namespace std;

应该多使用 using 声明

int x;
std::cin >> x ;
std::cout << x << std::endl;

或者

using std::cin;
using std::cout;
using std::endl;
int x;
cin >> x;
cout << x << endl;

1.30:: 范围解析运算符

分类

  1. 全局作用域符(::name):用于类型名称(类、类成员、成员函数、变量等)前,表示作用域为全局命名空间
  2. 类作用域符(class::name):用于表示指定类型的作用域范围是具体某个类的
  3. 命名空间作用域符(namespace::name):用于表示指定类型的作用域范围是具体某个命名空间的
:: 使用
int count = 0;        // 全局(::)的 count

class A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类 A 的 count(A::count)
};

int main() {
    ::count = 1;      // 设置全局的 count 的值为 1

    A::count = 2;     // 设置类 A 的 count 为 2

    int count = 0;    // 局部的 count
    count = 3;        // 设置局部的 count 的值为 3

    return 0;
}

1.31成员初始化列表

好处

  • 更高效:少了一次调用默认构造函数的过程。
  • 有些场合必须要用初始化列表:
    1. 常量成员,因为常量只能初始化不能赋值,所以必须放在初始化列表里面
    2. 引用类型,引用必须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并且不能重新赋值,所以也要写在初始化列表里面
    3. 没有默认构造函数的类类型,因为使用初始化列表可以不必调用默认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而是直接调用拷贝构造函数初始化。

1.32 initializer_list 列表初始化【C++11】

用花括号初始化器列表列表初始化一个对象,其中对应构造函数接受一个 std::initializer_list 参数.

initializer_list 使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initializer_list>
 
template <class T>
struct S {
    std::vector<T> v;
    S(std::initializer_list<T> l) : v(l) {
         std::cout << "constructed with a " << l.size() << "-element list\n";
    }
    void append(std::initializer_list<T> l) {
        v.insert(v.end(), l.begin(), l.end());
    }
    std::pair<const T*, std::size_t> c_arr() const {
        return {&v[0], v.size()};  // 在 return 语句中复制列表初始化
                                   // 这不使用 std::initializer_list
    }
};
 
template <typename T>
void templated_fn(T) {}
 
int main()
{
    S<int> s = {1, 2, 3, 4, 5}; // 复制初始化
    s.append({6, 7, 8});      // 函数调用中的列表初始化
 
    std::cout << "The vector size is now " << s.c_arr().second << " ints:\n";
 
    for (auto n : s.v)
        std::cout << n << ' ';
    std::cout << '\n';
 
    std::cout << "Range-for over brace-init-list: \n";
 
    for (int x : {-1, -2, -3}) // auto 的规则令此带范围 for 工作
        std::cout << x << ' ';
    std::cout << '\n';
 
    auto al = {10, 11, 12};   // auto 的特殊规则
 
    std::cout << "The list bound to auto has size() = " << al.size() << '\n';
 
//    templated_fn({1, 2, 3}); // 编译错误!“ {1, 2, 3} ”不是表达式,
                             // 它无类型,故 T 无法推导
    templated_fn<std::initializer_list<int>>({1, 2, 3}); // OK
    templated_fn<std::vector<int>>({1, 2, 3});           // 也 OK
}

2.面向对象

2.1面向对象三大特征

封装

  • 把客观事物封装成抽象的类,并且类可以把自己的数据和方法只让可信的类或者对象操作,对不可信的进行信息隐藏。
  • 关键字:public, protected, friendly, private。不写默认为 friendly。
关键字 当前类 包内 子孙类 包外
public
protected ×
friendly × ×
private × × ×

继承

  • 基类(父类)——> 派生类(子类)
  1. 类与类之间的关系

has-A包含关系,用以描述一个类由多个部件类构成,实现has-A关系用类的成员属性表示,即一个类的成员属性是另一个已经定义好的类;

use-A,一个类使用另一个类,通过类之间的成员函数相互联系,定义友元或者通过传递参数的方式来实现;

is-A,继承关系,关系具有传递性;

  1. 继承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继承就是一个类继承了另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这个新的类包含了上一个类的属性和方法,被称为子类或者派生类,被继承的类称为父类或者基类;

  1. 继承的特点

子类拥有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子类可以拥有父类没有的属性和方法,子类对象可以当做父类对象使用;

  1. 继承中的访问控制

public、protected、private

  1. 继承中的构造和析构函数

  2. 继承中的兼容性原则

多态

  • 多态,即多种状态,在面向对象语言中,接口的多种不同的实现方式即为多态。
  • C++ 多态有两种:静态多态(早绑定)、动态多态(晚绑定)。静态多态是通过函数重载实现的;动态多态是通过虚函数实现的。
  • 多态是以封装和继承为基础的。

静态多态(早绑定)

函数重载

class A
{
public:
    void do(int a);
    void do(int a, int b);
};

动态多态(晚绑定)

  • 虚函数:用 virtual 修饰成员函数,使其成为虚函数

注意:

  • 普通函数(非类成员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 静态函数(static)不能是虚函数
  • 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因为在调用构造函数时,虚表指针并没有在对象的内存空间中,必须要构造函数调用完成后才会形成虚表指针)
  • 内联函数不能是表现多态性时的虚函数,解释见:虚函数(virtual)可以是内联函数(inline)吗?
动态多态使用
class Shape                     // 形状类
{
public:
    virtual double calcArea()
    {
        ...
    }
    virtual ~Shape();
};
class Circle : public Shape     // 圆形类
{
public:
    virtual double calcArea();
    ...
};
class Rect : public Shape       // 矩形类
{
public:
    virtual double calcArea();
    ...
};
int main()
{
    Shape * shape1 = new Circle(4.0);
    Shape * shape2 = new Rect(5.0, 6.0);
    shape1->calcArea();         // 调用圆形类里面的方法
    shape2->calcArea();         // 调用矩形类里面的方法
    delete shape1;
    shape1 = nullptr;
    delete shape2;
    shape2 = nullptr;
    return 0;
}

介绍一下C++里面的多态?

(1)静态多态(重载,模板)

是在编译的时候,就确定调用函数的类型。

(2)动态多态(覆盖,虚函数实现)

在运行的时候,才确定调用的是哪个函数,动态绑定。运行基类指针指向派生类的对象,并调用派生类的函数。

虚函数实现原理:虚函数表和虚函数指针。

纯虚函数: virtual int fun() = 0;

函数的运行版本由实参决定,在运行时选择函数的版本,所以动态绑定又称为运行时绑定。

当编译器遇到一个模板定义时,它并不生成代码。只有当实例化出模板的一个特定版本时,编译器才会生成代码。

类什么时候会析构?

  1. 对象生命周期结束,被销毁时;

  2. delete指向对象的指针时,或delete指向对象的基类类型指针,而其基类虚构函数是虚函数时;

  3. 对象i是对象o的成员,o的析构函数被调用时,对象i的析构函数也被调用。

为什么友元函数必须在类内部声明?

  1. 因为编译器必须能够读取这个结构的声明以理解这个数据类型的大、行为等方面的所有规则。有一条规则在任何关系中都很重要,那就是谁可以访问我的私有部分。

2.2虚析构函数

虚析构函数是为了解决基类的指针指向派生类对象,并用基类的指针删除派生类对象。

虚析构函数使用 ```cpp class Shape { public: Shape(); // 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virtual double calcArea(); virtual ~Shape(); // 虚析构函数 }; class Circle : public Shape // 圆形类 { public: virtual double calcArea(); ... }; int main() { Shape * shape1 = new Circle(4.0); shape1->calcArea(); delete shape1; // 因为Shape有虚析构函数,所以delete释放内存时,先调用子类析构函数,再调用基类析构函数,防止内存泄漏。 shape1 = NULL; return 0; } ```

2.3虚函数与纯虚函数

纯虚函数

纯虚函数是一种特殊的虚函数,在基类中不能对虚函数给出有意义的实现,而把它声明为纯虚函数,它的实现留给该基类的派生类去做。

virtual int A() = 0;

虚函数与纯虚函数区别

CSDN . C++ 中的虚函数、纯虚函数区别和联系

  • 类里如果声明了虚函数,这个函数是实现的,哪怕是空实现,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能让这个函数在它的子类里面可以被覆盖,这样的话,这样编译器就可以使用后期绑定来达到多态了。纯虚函数只是一个接口,是个函数的声明而已,它要留到子类里去实现。
  • 虚函数在子类里面也可以不重载的;但纯虚函数必须在子类去实现。
  • 虚函数的类用于 “实作继承”,继承接口的同时也继承了父类的实现。当然大家也可以完成自己的实现。纯虚函数关注的是接口的统一性,实现由子类完成。
  • 带纯虚函数的类叫虚基类,这种基类不能直接生成对象,而只有被继承,并重写其虚函数后,才能使用。这样的类也叫抽象类。抽象类和大家口头常说的虚基类还是有区别的,在 C# 中用 abstract 定义抽象类,而在 C++ 中有抽象类的概念,但是没有这个关键字。抽象类被继承后,子类可以继续是抽象类,也可以是普通类,而虚基类,是含有纯虚函数的类,它如果被继承,那么子类就必须实现虚基类里面的所有纯虚函数,其子类不能是抽象类。

虚函数指针、虚函数表

  • 虚函数指针:在含有虚函数类的对象中,指向虚函数表,在运行时确定。
  • 虚函数表:在程序只读数据段(.rodata section,见:目标文件存储结构),存放虚函数指针,如果派生类实现了基类的某个虚函数,则在虚表中覆盖原本基类的那个虚函数指针,在编译时根据类的声明创建。

虚继承

虚继承用于解决多继承条件下的菱形继承问题(浪费存储空间、存在二义性)。

底层实现原理与编译器相关,一般通过虚基类指针虚基类表实现,每个虚继承的子类都有一个虚基类指针(占用一个指针的存储空间,4字节)和虚基类表(不占用类对象的存储空间)(需要强调的是,虚基类依旧会在子类里面存在拷贝,只是仅仅最多存在一份而已,并不是不在子类里面了);当虚继承的子类被当做父类继承时,虚基类指针也会被继承。

实际上,vbptr 指的是虚基类表指针(virtual base table pointer),该指针指向了一个虚基类表(virtual table),虚表中记录了虚基类与本类的偏移地址;通过偏移地址,这样就找到了虚基类成员,而虚继承也不用像普通多继承那样维持着公共基类(虚基类)的两份同样的拷贝,节省了存储空间。

虚继承、虚函数

  • 相同之处:都利用了虚指针(均占用类的存储空间)和虚表(均不占用类的存储空间)
  • 不同之处:
    • 虚继承
      • 虚基类依旧存在继承类中,只占用存储空间
      • 虚基类表存储的是虚基类相对直接继承类的偏移
    • 虚函数
      • 虚函数不占用存储空间
      • 虚函数表存储的是虚函数地址

模板类、成员模板、虚函数

  • 模板类中可以使用虚函数
  • 一个类(无论是普通类还是类模板)的成员模板(本身是模板的成员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抽象类、接口类、聚合类

  • 抽象类:含有纯虚函数的类
  • 接口类:仅含有纯虚函数的抽象类
  • 聚合类:用户可以直接访问其成员,并且具有特殊的初始化语法形式。满足如下特点:
    • 所有成员都是 public
    • 没有有定于任何构造函数
    • 没有类内初始化
    • 没有基类,也没有 virtual 函数

虚函数可以声明为inline吗?

  1. 虚函数用于实现运行时的多态,或者称为晚绑定或动态绑定。而内联函数用于提高效率。内联函数的原理是,在编译期间,对调用内联函数的地方的代码替换成函数代码。内联函数对于程序中需要频繁使用和调用的小函数非常有用。

  2. 虚函数要求在运行时进行类型确定,而内敛函数要求在编译期完成相关的函数替换;

构造函数为什么不能为虚函数?析构函数为什么要虚函数?

1.从存储空间角度,虚函数相应一个指向vtable虚函数表的指针,这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指向vtable的指针事实上是存储在对象的内存空间的。问题出来了,假设构造函数是虚的,就须要通过 vtable来调用,但是对象还没有实例化,也就是内存空间还没有,怎么找vtable呢?所以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2.从使用角度,虚函数主要用于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能使重载的函数得到相应的调用。构造函数本身就是要初始化实例,那使用虚函数也没有实际意义呀。所以构造函数没有必要是虚函数。虚函数的作用在于通过父类的指针或者引用来调用它的时候可以变成调用子类的那个成员函数。而构造函数是在创建对象时自己主动调用的,不可能通过父类的指针或者引用去调用,因此也就规定构造函数不能是虚函数。

3.构造函数不须要是虚函数,也不同意是虚函数,由于创建一个对象时我们总是要明白指定对象的类型,虽然我们可能通过实验室的基类的指针或引用去訪问它但析构却不一定,我们往往通过基类的指针来销毁对象。这时候假设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就不能正确识别对象类型从而不能正确调用析构函数。

4.从实现上看,vbtl在构造函数调用后才建立,因而构造函数不可能成为虚函数从实际含义上看,在调用构造函数时还不能确定对象的真实类型(由于子类会调父类的构造函数);并且构造函数的作用是提供初始化,在对象生命期仅仅运行一次,不是对象的动态行为,也没有必要成为虚函数。

5.当一个构造函数被调用时,它做的首要的事情之中的一个是初始化它的VPTR。因此,它仅仅能知道它是“当前”类的,而全然忽视这个对象后面是否还有继承者。当编译器为这个构造函数产生代码时,它是为这个类的构造函数产生代码——既不是为基类,也不是为它的派生类(由于类不知道谁继承它)。所以它使用的VPTR必须是对于这个类的VTABLE。并且,仅仅要它是最后的构造函数调用,那么在这个对象的生命期内,VPTR将保持被初始化为指向这个VTABLE, 但假设接着另一个更晚派生的构造函数被调用,这个构造函数又将设置VPTR指向它的 VTABLE,等.直到最后的构造函数结束。VPTR的状态是由被最后调用的构造函数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构造函数调用是从基类到更加派生类顺序的还有一个理由。可是,当这一系列构造函数调用正发生时,每一个构造函数都已经设置VPTR指向它自己的VTABLE。假设函数调用使用虚机制,它将仅仅产生通过它自己的VTABLE的调用,而不是最后的VTABLE(全部构造函数被调用后才会有最后的VTABLE)。

因为构造函数本来就是为了明确初始化对象成员才产生的,然而virtual function主要是为了再不完全了解细节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处理对象。另外,virtual函数是在不同类型的对象产生不同的动作,现在对象还没有产生,如何使用virtual函数来完成你想完成的动作。

直接的讲,C++中基类采用virtual虚析构函数是为了防止内存泄漏。具体地说,如果派生类中申请了内存空间,并在其析构函数中对这些内存空间进行释放。假设基类中采用的是非虚析构函数,当删除基类指针指向的派生类对象时就不会触发动态绑定,因而只会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而不会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派生类中申请的空间就得不到释放从而产生内存泄漏。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C++中基类的析构函数应采用virtual虚析构函数。

抽象基类为什么不能创建对象?

抽象类是一种特殊的类,它是为了抽象和设计的目的为建立的,它处于继承层次结构的较上层。

(1)抽象类的定义:
称带有纯虚函数的类为抽象类。

(2)抽象类的作用:
抽象类的主要作用是将有关的操作作为结果接口组织在一个继承层次结构中,由它来为派生类提供一个公共的根,派生类将具体实现在其基类中作为接口的操作。所以派生类实际上刻画了一组子类的操作接口的通用语义,这些语义也传给子类,子类可以具体实现这些语义,也可以再将这些语义传给自己的子类。

(3)使用抽象类时注意:
抽象类只能作为基类来使用,其纯虚函数的实现由派生类给出。如果派生类中没有重新定义纯虚函数,而只是继承基类的纯虚函数,则这个派生类仍然还是一个抽象类。如果派生类中给出了基类纯虚函数的实现,则该派生类就不再是抽象类了,它是一个可以建立对象的具体的类。

抽象类是不能定义对象的。一个纯虚函数不需要(但是可以)被定义。

一、纯虚函数定义
纯虚函数是一种特殊的虚函数,它的一般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
 virtual <类型><函数名>(<参数表>)=0;
 …
 };
 在许多情况下,在基类中不能对虚函数给出有意义的实现,而把它声明为纯虚函数,它的实现留给该基类的派生类去做。这就是纯虚函数的作用。
 纯虚函数可以让类先具有一个操作名称,而没有操作内容,让派生类在继承时再去具体地给出定义。凡是含有纯虚函数的类叫做抽象类。这种类不能声明对象,只是作为基类为派生类服务。除非在派生类中完全实现基类中所有的的纯虚函数,否则,派生类也变成了抽象类,不能实例化对象。

二、纯虚函数引入原因
1、为了方便使用多态特性,我们常常需要在基类中定义虚拟函数。
2、在很多情况下,基类本身生成对象是不合情理的。例如,动物作为一个基类可以派生出老虎、孔 雀等子类,但动物本身生成对象明显不合常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入了纯虚函数的概念,将函数定义为纯虚函数(方法:virtual ReturnType Function()= 0;)。若要使派生类为非抽象类,则编译器要求在派生类中,必须对纯虚函数予以重载以实现多态性。同时含有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它不能生成对象。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

例如,绘画程序中,shape作为一个基类可以派生出圆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 如果我要求面积总和的话,那么会可以使用一个 shape * 的数组,只要依次调用派生类的area()函数了。如果不用接口就没法定义成数组,因为既可以是circle ,也可以是square ,而且以后还可能加上rectangle,等等.

三、相似概念
1、多态性

指相同对象收到不同消息或不同对象收到相同消息时产生不同的实现动作。C++支持两种多态性:编译时多态性,运行时多态性。
a.编译时多态性:通过重载函数实现
b.运行时多态性:通过虚函数实现。
2、虚函数
虚函数是在基类中被声明为virtual,并在派生类中重新定义的成员函数,可实现成员函数的动态重载。
3、抽象类
包含纯虚函数的类称为抽象类。由于抽象类包含了没有定义的纯虚函数,所以不能定义抽象类的对象。

2.4虚函数和多态

多态的实现主要分为静态多态和动态多态,静态多态主要是重载,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动态多态是用虚函数机制实现的,在运行期间动态绑定。举个例子:一个父类类型的指针指向一个子类对象时候,使用父类的指针去调用子类中重写了的父类中的虚函数的时候,会调用子类重写过后的函数,在父类中声明为加了virtual关键字的函数,在子类中重写时候不需要加virtual也是虚函数。

虚函数的实现:在有虚函数的类中,类的最开始部分是一个虚函数表的指针,这个指针指向一个虚函数表,表中放了虚函数的地址,实际的虚函数在代码段(.text)中。当子类继承了父类的时候也会继承其虚函数表,当子类重写父类中虚函数时候,会将其继承到的虚函数表中的地址替换为重新写的函数地址。使用了虚函数,会增加访问内存开销,降低效率。

2.5静态函数和虚函数的区别

静态函数在编译的时候就已经确定运行时机,虚函数在运行的时候动态绑定。虚函数因为用了虚函数表机制,调用的时候会增加一次内存开销。

2.6单基继承与多基继承

什么时候使用单基继承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单基继承,单基继承就是一个基类单方向的派生出另一个类,比如:基类A,派生类B,A—>B。所以当我们现在所写的类中需要完整继承一个类并且此类已经足够完成我们代码所需,就可以用单基,且单基是最常见的继承方式了。当构造时先创建基类A,再创建B,析构相反,先析构B再析构A。

什么时候使用多基继承

多基继承是指一个类同时继承于两个及以上的类,比如:有一个类A,有一个类B,现在创建一个类C,用C同时继承A和B,这样写:class C:pubic A,public B 当构造时先创建基类A,再创建B,最后创建C,这里顾虑是按照你写的继承顺序,此处我是publicA,publicB;析构相反,C->B->A。

2.7继承和组合的优缺点

一:继承

继承是Is a 的关系,比如说Student继承Person,则说明Student is a Person。继承的优点是子类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来方便地实现对父类的扩展。

继承的缺点有以下几点:

①:父类的内部细节对子类是可见的。

②:子类从父类继承的方法在编译时就确定下来了,所以无法在运行期间改变从父类继承的方法的行为。

③:如果对父类的方法做了修改的话(比如增加了一个参数),则子类的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改。所以说子类与父类是一种高耦合,违背了面向对象思想。

二:组合

组合也就是设计类的时候把要组合的类的对象加入到该类中作为自己的成员变量。

组合的优点:

①:当前对象只能通过所包含的那个对象去调用其方法,所以所包含的对象的内部细节对当前对象时不可见的。

②:当前对象与包含的对象是一个低耦合关系,如果修改包含对象的类中代码不需要修改当前对象类的代码。

③:当前对象可以在运行时动态的绑定所包含的对象。可以通过set方法给所包含对象赋值。

组合的缺点:①:容易产生过多的对象。②:为了能组合多个对象,必须仔细对接口进行定义。

2.8重载和覆盖

重载:两个函数名相同,但是参数列表不同(个数,类型),返回值类型没有要求,在同一作用域中。

重写:子类继承了父类,父类中的函数是虚函数,在子类中重新定义了这个虚函数,这种情况是重写。

2.9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的作用?

析构函数与构造函数对应,当对象结束其生命周期,如对象所在的函数已调用完毕时,系统会自动执行析构函数。

析构函数名也应与类名相同,只是在函数名前面加一个位取反符~,例如 ~stud( ),以区别于构造函数。它不能带任何参数,也没有返回值(包括void类型)。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不能重载。

如果用户没有编写析构函数,编译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缺省的析构函数(即使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也总是会为我们合成一个析构函数,并且如果自定义了析构函数,编译器在执行时会先调用自定义的析构函数再调用合成的析构函数),它也不进行任何操作。所以许多简单的类中没有用显式的析构函数。

如果一个类中有指针,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态的申请了内存,那么最好显示构造析构函数在销毁类之前,释放掉申请的内存空间,避免内存泄漏。

类析构顺序:1)派生类本身的析构函数;2)对象成员析构函数;3)基类析构函数。

为什么析构函数必须是虚函数?为什么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

将可能会被继承的父类的析构函数设置为虚函数,可以保证当我们new一个子类,然后使用基类指针指向该子类对象,释放基类指针时可以释放掉子类的空间,防止内存泄漏。

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是因为虚函数需要额外的虚函数表和虚表指针,占用额外的内存。而对于不会被继承的类来说,其析构函数如果是虚函数,就会浪费内存。因此C++默认的析构函数不是虚函数,而是只有当需要当作父类时,设置为虚函数。

析构函数的作用,如何起作用?

  1. 构造函数只是起初始化值的作用,但实例化一个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实例去传递参数,从主函数传递到其他的函数里面,这样就使其他的函数里面有值了。规则,只要你一实例化对象,系统自动回调用一个构造函数,就是你不写,编译器也自动调用一次。

  2. 析构函数与构造函数的作用相反,用于撤销对象的一些特殊任务处理,可以是释放对象分配的内存空间;特点:析构函数与构造函数同名,但该函数前面加~。 析构函数没有参数,也没有返回值,而且不能重载,在一个类中只能有一个析构函数。 当撤销对象时,编译器也会自动调用析构函数。 每一个类必须有一个析构函数,用户可以自定义析构函数,也可以是编译器自动生成默认的析构函数。一般析构函数定义为类的公有成员。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可以调用虚函数吗,为什么

  1. 在C++中,提倡不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调用虚函数;

  2. 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调用虚函数时都不使用动态联编,如果在构造函数或析构函数中调用虚函数,则运行的是为构造函数或析构函数自身类型定义的版本;

  3. 因为父类对象会在子类之前进行构造,此时子类部分的数据成员还未初始化,因此调用子类的虚函数时不安全的,故而C++不会进行动态联编;

  4. 析构函数是用来销毁一个对象的,在销毁一个对象时,先调用子类的析构函数,然后再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所以在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时,派生类对象的数据成员已经销毁,这个时候再调用子类的虚函数没有任何意义。

=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构造函数内部干了啥?拷贝构造干了啥?==

  1. 构造函数顺序

① 基类构造函数。如果有多个基类,则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是某类在类派生表中出现的顺序,而不是它们在成员初始化表中的顺序。

② 成员类对象构造函数。如果有多个成员类对象则构造函数的调用顺序是对象在类中被声明的顺序,而不是它们出现在成员初始化表中的顺序。

③ 派生类构造函数。

  1. 析构函数顺序

① 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

② 调用成员类对象的析构函数;

③ 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

虚析构函数的作用,父类的析构函数是否要设置为虚函数?

  1. C++中基类采用virtual虚析构函数是为了防止内存泄漏。具体地说,如果派生类中申请了内存空间,并在其析构函数中对这些内存空间进行释放。假设基类中采用的是非虚析构函数,当删除基类指针指向的派生类对象时就不会触发动态绑定,因而只会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而不会调用派生类的析构函数。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派生类中申请的空间就得不到释放从而产生内存泄漏。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C++中基类的析构函数应采用virtual虚析构函数。

  2. 纯虚析构函数一定得定义,因为每一个派生类析构函数会被编译器加以扩张,以静态调用的方式调用其每一个虚基类以及上一层基类的析构函数。因此,缺乏任何一个基类析构函数的定义,就会导致链接失败。因此,最好不要把虚析构函数定义为纯虚析构函数。

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可以调用虚函数吗?

  1. 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最好不要调用虚函数;

  2. 构造函数或者析构函数调用虚函数并不会发挥虚函数动态绑定的特性,跟普通函数没区别;

  3. 即使构造函数或者析构函数如果能成功调用虚函数, 程序的运行结果也是不可控的。

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可否抛出异常

  1. C++只会析构已经完成的对象,对象只有在其构造函数执行完毕才算是完全构造妥当。在构造函数中发生异常,控制权转出构造函数之外。因此,在对象b的构造函数中发生异常,对象b的析构函数不会被调用。因此会造成内存泄漏。

  2. 用auto_ptr对象来取代指针类成员,便对构造函数做了强化,免除了抛出异常时发生资源泄漏的危机,不再需要在析构函数中手动释放资源;

  3. 如果控制权基于异常的因素离开析构函数,而此时正有另一个异常处于作用状态,C++会调用terminate函数让程序结束;

  4. 如果异常从析构函数抛出,而且没有在当地进行捕捉,那个析构函数便是执行不全的。如果析构函数执行不全,就是没有完成他应该执行的每一件事情。

2.10强制类型转换运算符

MSDN . 强制转换运算符

static_cast

  • 用于非多态类型的转换
  • 不执行运行时类型检查(转换安全性不如 dynamic_cast)
  • 通常用于转换数值数据类型(如 float -> int)
  • 可以在整个类层次结构中移动指针,子类转化为父类安全(向上转换),父类转化为子类不安全(因为子类可能有不在父类的字段或方法)

向上转换是一种隐式转换。

dynamic_cast

  • 用于多态类型的转换
  • 执行行运行时类型检查
  • 只适用于指针或引用
  • 对不明确的指针的转换将失败(返回 nullptr),但不引发异常
  • 可以在整个类层次结构中移动指针,包括向上转换、向下转换

const_cast

  • 用于删除 const、volatile 和 __unaligned 特性(如将 const int 类型转换为 int 类型 )

reinterpret_cast

  • 用于位的简单重新解释
  • 滥用 reinterpret_cast 运算符可能很容易带来风险。 除非所需转换本身是低级别的,否则应使用其他强制转换运算符之一。
  • 允许将任何指针转换为任何其他指针类型(如 char*int*One_class*Unrelated_class* 之类的转换,但其本身并不安全)
  • 也允许将任何整数类型转换为任何指针类型以及反向转换。
  • reinterpret_cast 运算符不能丢掉 const、volatile 或 __unaligned 特性。
  • reinterpret_cast 的一个实际用途是在哈希函数中,即,通过让两个不同的值几乎不以相同的索引结尾的方式将值映射到索引。

bad_cast

  • 由于强制转换为引用类型失败,dynamic_cast 运算符引发 bad_cast 异常。
bad_cast 使用
try {  
    Circle& ref_circle = dynamic_cast<Circle&>(ref_shape);   
}  
catch (bad_cast b) {  
    cout << "Caught: " << b.what();  
} 

2.11运行时类型信息 (RTTI)

dynamic_cast

  • 用于多态类型的转换

typeid

  • typeid 运算符允许在运行时确定对象的类型
  • type_id 返回一个 type_info 对象的引用
  • 如果想通过基类的指针获得派生类的数据类型,基类必须带有虚函数
  • 只能获取对象的实际类型

type_info

  • type_info 类描述编译器在程序中生成的类型信息。 此类的对象可以有效存储指向类型的名称的指针。 type_info 类还可存储适合比较两个类型是否相等或比较其排列顺序的编码值。 类型的编码规则和排列顺序是未指定的,并且可能因程序而异。
  • 头文件:typeinfo
typeid、type_info 使用
class Flyable                       // 能飞的
{
public:
    virtual void takeoff() = 0;     // 起飞
    virtual void land() = 0;        // 降落
};
class Bird : public Flyable         // 鸟
{
public:
    void foraging() {...}           // 觅食
    virtual void takeoff() {...}
    virtual void land() {...}
};
class Plane : public Flyable        // 飞机
{
public:
    void carry() {...}              // 运输
    virtual void take off() {...}
    virtual void land() {...}
};

class type_info
{
public:
    const char* name() const;
    bool operator == (const type_info & rhs) const;
    bool operator != (const type_info & rhs) const;
    int before(const type_info & rhs) const;
    virtual ~type_info();
private:
    ...
};

class doSomething(Flyable *obj)                 // 做些事情
{
    obj->takeoff();

    cout << typeid(*obj).name() << endl;        // 输出传入对象类型("class Bird" or "class Plane")

    if(typeid(*obj) == typeid(Bird))            // 判断对象类型
    {
        Bird *bird = dynamic_cast<Bird *>(obj); // 对象转化
        bird->foraging();
    }

    obj->land();
};

2.12组合

  1. 一个类里面的数据成员是另一个类的对象,即内嵌其他类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成员;创建组合类的对象:首先创建各个内嵌对象,难点在于构造函数的设计。创建对象时既要对基本类型的成员进行初始化,又要对内嵌对象进行初始化。

  2. 创建组合类对象,构造函数的执行顺序:先调用内嵌对象的构造函数,然后按照内嵌对象成员在组合类中的定义顺序,与组合类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列表顺序无关。然后执行组合类构造函数的函数体,析构函数调用顺序相反。

3.容器和算法

STL 方法含义

3.1map和set的区别

map和set都是C++的关联容器,其底层实现都是红黑树(RB-Tree)。由于 map 和set所开放的各种操作接口,RB-tree 也都提供了,所以几乎所有的 map 和set的操作行为,都只是转调 RB-tree 的操作行为。

map和set区别在于:

(1)map中的元素是key-value(关键字—值)对:关键字起到索引的作用,值则表示与索引相关联的数据;Set与之相对就是关键字的简单集合,set中每个元素只包含一个关键字。

(2)set的迭代器是const的,不允许修改元素的值;map允许修改value,但不允许修改key。其原因是因为map和set是根据关键字排序来保证其有序性的,如果允许修改key的话,那么首先需要删除该键,然后调节平衡,再插入修改后的键值,调节平衡,如此一来,严重破坏了map和set的结构,导致iterator失效,不知道应该指向改变前的位置,还是指向改变后的位置。所以STL中将set的迭代器设置成const,不允许修改迭代器的值;而map的迭代器则不允许修改key值,允许修改value值。

(3)map支持下标操作,set不支持下标操作。map可以用key做下标,map的下标运算符[ ]将关键码作为下标去执行查找,如果关键码不存在,则插入一个具有该关键码和mapped_type类型默认值的元素至map中,因此下标运算符[ ]在map应用中需要慎用,const_map不能用,只希望确定某一个关键值是否存在而不希望插入元素时也不应该使用,mapped_type类型没有默认值也不应该使用。如果find能解决需要,尽可能用find。

3.2迭代器

1、迭代器

Iterator(迭代器)模式又称Cursor(游标)模式,用于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 而又不需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或者这样说可能更容易理解:Iterator模式是运用于聚合对象的一种模式,通过运用该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在不知道对象内部表示的情况下,按照一定顺序(由iterator提供的方法)访问聚合对象中的各个元素。

由于Iterator模式的以上特性:与聚合对象耦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广泛运用,一般仅用于底层聚合支持类,如STL的list、vector、stack等容器类及ostream_iterator等扩展iterator。

2、迭代器和指针的区别

迭代器不是指针,是类模板,表现的像指针。他只是模拟了指针的一些功能,通过重载了指针的一些操作符,->、*、++、–等。迭代器封装了指针,是一个“可遍历STL( 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容器内全部或部分元素”的对象, 本质是封装了原生指针,是指针概念的一种提升(lift),提供了比指针更高级的行为,相当于一种智能指针,他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来实现不同的++,–等操作。

迭代器返回的是对象引用而不是对象的值,所以cout只能输出迭代器使用*取值后的值而不能直接输出其自身。

3、迭代器产生原因*

Iterator类的访问方式就是把不同集合类的访问逻辑抽象出来,使得不用暴露集合内部的结构而达到循环遍历集合的效果。

3.3vector和list的区别

1、概念
1)Vector

连续存储的容器,动态数组,在堆上分配空间

底层实现:数组

两倍容量增长:

vector 增加(插入)新元素时,如果未超过当时的容量,则还有剩余空间,那么直接添加到最后(插入指定位置),然后调整迭代器。 如果没有剩余空间了,则会重新配置原有元素个数的两倍空间,然后将原空间元素通过复制的方式初始化新空间,再向新空间增加元素,最后析构并释放原空间,之前的迭代器会失效。

性能:

访问:O(1)

插入:在最后插入(空间够):很快

在最后插入(空间不够):需要内存申请和释放,以及对之前数据进行拷贝。

在中间插入(空间够):内存拷贝

在中间插入(空间不够):需要内存申请和释放,以及对之前数据进行拷贝。

删除:在最后删除:很快

在中间删除:内存拷贝

适用场景:经常随机访问,且不经常对非尾节点进行插入删除。

2)List

动态链表,在堆上分配空间,每插入一个元数都会分配空间,每删除一个元素都会释放空间。

底层:双向链表

性能:

访问:随机访问性能很差,只能快速访问头尾节点。

插入:很快,一般是常数开销

删除:很快,一般是常数开销

适用场景:经常插入删除大量数据

2、区别

1)vector底层实现是数组;list是双向 链表。

2)vector支持随机访问,list不支持。

3)vector是顺序内存,list不是。

4)vector在中间节点进行插入删除会导致内存拷贝,list不会。

5)vector一次性分配好内存,不够时才进行2倍扩容;list每次插入新节点都会进行内存申请。

6)vector随机访问性能好,插入删除性能差;list随机访问性能差,插入删除性能好。

3、应用

vector拥有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因此支持随机访问,如果需要高效的随即访问,而不在乎插入和删除的效率,使用vector。

list拥有一段不连续的内存空间,如果需要高效的插入和删除,而不关心随机访问,则应使用list。

vector与list的区别与应用?怎么找某vector或者list的倒数第二个元素

  1. vector数据结构
    vector和数组类似,拥有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并且起始地址不变。因此能高效的进行随机存取,时间复杂度为o(1);但因为内存空间是连续的,所以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时,会造成内存块的拷贝,时间复杂度为o(n)。另外,当数组中内存空间不够时,会重新申请一块内存空间并进行内存拷贝。连续存储结构:vector是可以实现动态增长的对象数组,支持对数组高效率的访问和在数组尾端的删除和插入操作,在中间和头部删除和插入相对不易,需要挪动大量的数据。它与数组最大的区别就是vector不需程序员自己去考虑容量问题,库里面本身已经实现了容量的动态增长,而数组需要程序员手动写入扩容函数进形扩容。

  2. list数据结构
    list是由双向链表实现的,因此内存空间是不连续的。只能通过指针访问数据,所以list的随机存取非常没有效率,时间复杂度为o(n);但由于链表的特点,能高效地进行插入和删除。非连续存储结构:list是一个双链表结构,支持对链表的双向遍历。每个节点包括三个信息:元素本身,指向前一个元素的节点(prev)和指向下一个元素的节点(next)。因此list可以高效率的对数据元素任意位置进行访问和插入删除等操作。由于涉及对额外指针的维护,所以开销比较大。

区别:

vector的随机访问效率高,但在插入和删除时(不包括尾部)需要挪动数据,不易操作。list的访问要遍历整个链表,它的随机访问效率低。但对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操作等都比较方便,改变指针的指向即可。list是单向的,vector是双向的。vector中的迭代器在使用后就失效了,而list的迭代器在使用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

int mySize = vec.size();vec.at(mySize -2);

list不提供随机访问,所以不能用下标直接访问到某个位置的元素,要访问list里的元素只能遍历,不过你要是只需要访问list的最后N个元素的话,可以用反向迭代器来遍历:

3.4STL迭代器如何实现

1.迭代器是一种抽象的设计理念,通过迭代器可以在不了解容器内部原理的情况下遍历容器,除此之外,STL中迭代器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容器与STL算法的粘合剂。

2.迭代器的作用就是提供一个遍历容器内部所有元素的接口,因此迭代器内部必须保存一个与容器相关联的指针,然后重载各种运算操作来遍历,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算符与->运算符,以及++、–等可能需要重载的运算符重载。这和C++中的智能指针很像,智能指针也是将一个指针封装,然后通过引用计数或是其他方法完成自动释放内存的功能。

3.最常用的迭代器的相应型别有五种:value type、difference type、pointer、reference、iterator catagoly;

3.5set与hash_set的区别

1.set底层是以RB-Tree实现,hash_set底层是以hash_table实现的;

2.RB-Tree有自动排序功能,而hash_table不具有自动排序功能;

3.set和hash_set元素的键值就是实值;

4.hash_table有一些无法处理的型别;

3.6容器内部删除一个元素

  1. 顺序容器

erase迭代器不仅使所指向被删除的迭代器失效,而且使被删元素之后的所有迭代器失效(list除外),所以不能使用erase(it++)的方式,但是erase的返回值是下一个有效迭代器;

It = c.erase(it);

  1. 关联容器

erase迭代器只是被删除元素的迭代器失效,但是返回值是void,所以要采用erase(it++)的方式删除迭代器;

c.erase(it++)

hashmap与map的区别

1.底层实现不同;

2.map具有自动排序的功能,hash_map不具有自动排序的功能;

3.hashtable有一些无法处理的型别;

map、set是怎么实现的,红黑树是怎么能够同时实现这两种容器? 为什么使用红黑树?

  1. 他们的底层都是以红黑树的结构实现,因此插入删除等操作都在O(logn)时间内完成,因此可以完成高效的插入删除;

  2. 在这里我们定义了一个模版参数,如果它是key那么它就是set,如果它是map,那么它就是map;底层是红黑树,实现map的红黑树的节点数据类型是key+value,而实现set的节点数据类型是value

  3. 因为map和set要求是自动排序的,红黑树能够实现这一功能,而且时间复杂度比较低。

如何在共享内存上使用stl标准库?

  1. 想像一下把STL容器,例如map, vector, list等等,放入共享内存中,IPC一旦有了这些强大的通用数据结构做辅助,无疑进程间通信的能力一下子强大了很多。我们没必要再为共享内存设计其他额外的数据结构,另外,STL的高度可扩展性将为IPC所驱使。STL容器被良好的封装,默认情况下有它们自己的内存管理方案。当一个元素被插入到一个STL列表(list)中时,列表容器自动为其分配内存,保存数据。考虑到要将STL容器放到共享内存中,而容器却自己在堆上分配内存。一个最笨拙的办法是在堆上构造STL容器,然后把容器复制到共享内存,并且确保所有容器的内部分配的内存指向共享内存中的相应区域,这基本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2. 假设进程A在共享内存中放入了数个容器,进程B如何找到这些容器呢?一个方法就是进程A把容器放在共享内存中的确定地址上(fixed offsets),则进程B可以从该已知地址上获取容器。另外一个改进点的办法是,进程A先在共享内存某块确定地址上放置一个map容器,然后进程A再创建其他容器,然后给其取个名字和地址一并保存到这个map容器里。进程B知道如何获取该保存了地址映射的map容器,然后同样再根据名字取得其他容器的地址。

map插入方式有几种?

  1. 用insert函数插入pair数据,

mapStudent.insert(pair<int, string>(1,“student_one”));

  1. 用insert函数插入value_type数据

mapStudent.insert(map<int, string>::value_type(1,“student_one”));

  1. 在insert函数中使用make_pair()函数

mapStudent.insert(make_pair(1,“student_one”));

  1. 用数组方式插入数据

mapStudent[1] = “student_one”;

STL中unordered_map(hash_map)和map的区别,hash_map如何解决冲突以及扩容

  1. unordered_map和map类似,都是存储的key-value的值,可以通过key快速索引到value。不同的是unordered_map不会根据key的大小进行排序,

  2. 存储时是根据key的hash值判断元素是否相同,即unordered_map内部元素是无序的,而map中的元素是按照二叉搜索树存储,进行中序遍历会得到有序遍历。

  3. 所以使用时map的key需要定义operator<。而unordered_map需要定义hash_value函数并且重载operator==。但是很多系统内置的数据类型都自带这些,

  4. 那么如果是自定义类型,那么就需要自己重载operator<或者hash_value()了。

  5. 如果需要内部元素自动排序,使用map,不需要排序使用unordered_map

  6. unordered_map的底层实现是hash_table;

  7. hash_map底层使用的是hash_table,而hash_table使用的开链法进行冲突避免,所有hash_map采用开链法进行冲突解决。

  8. **什么时候扩容:**当向容器添加元素的时候,会判断当前容器的元素个数,如果大于等于阈值—即当前数组的长度乘以加载因子的值的时候,就要自动扩容啦。

  9. **扩容(resize)**就是重新计算容量,向HashMap对象里不停的添加元素,而HashMap对象内部的数组无法装载更多的元素时,对象就需要扩大数组的长度,以便能装入更多的元素。

vector越界访问下标,map越界访问下标?vector删除元素时会不会释放空间?

  1. 通过下标访问vector中的元素时不会做边界检查,即便下标越界。也就是说,下标与first迭代器相加的结果超过了finish迭代器的位置,程序也不会报错,而是返回这个地址中存储的值。如果想在访问vector中的元素时首先进行边界检查,可以使用vector中的at函数。通过使用at函数不但可以通过下标访问vector中的元素,而且在at函数内部会对下标进行边界检查。

  2. map的下标运算符[]的作用是:将key作为下标去执行查找,并返回相应的值;如果不存在这个key,就将一个具有该key和value的某人值插入这个map。

  3. erase()函数,只能删除内容,不能改变容量大小; erase成员函数,它删除了itVect迭代器指向的元素,并且返回要被删除的itVect之后的迭代器,迭代器相当于一个智能指针;clear()函数,只能清空内容,不能改变容量大小;如果要想在删除内容的同时释放内存,那么你可以选择deque容器。

map[]与find的区别?

  1. map的下标运算符[]的作用是:将关键码作为下标去执行查找,并返回对应的值;如果不存在这个关键码,就将一个具有该关键码和值类型的默认值的项插入这个map。

  2. map的find函数:用关键码执行查找,找到了返回该位置的迭代器;如果不存在这个关键码,就返回尾迭代器。

vector的增加删除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是1.5倍?

  1. 新增元素:vector通过一个连续的数组存放元素,如果集合已满,在新增数据的时候,就要分配一块更大的内存,将原来的数据复制过来,释放之前的内存,在插入新增的元素;

  2. 对vector的任何操作,一旦引起空间重新配置,指向原vector的所有迭代器就都失效了 ;

  3. 初始时刻vector的capacity为0,塞入第一个元素后capacity增加为1;

  4. 不同的编译器实现的扩容方式不一样,VS2015中以1.5倍扩容,GCC以2倍扩容。

对比可以发现采用采用成倍方式扩容,可以保证常数的时间复杂度,而增加指定大小的容量只能达到O(n)的时间复杂度,因此,使用成倍的方式扩容。

  1. 考虑可能产生的堆空间浪费,成倍增长倍数不能太大,使用较为广泛的扩容方式有两种,以2二倍的方式扩容,或者以1.5倍的方式扩容。

  2. 以2倍的方式扩容,导致下一次申请的内存必然大于之前分配内存的总和,导致之前分配的内存不能再被使用,所以最好倍增长因子设置为(1,2)之间:

  3. 向量容器vector的成员函数pop_back()可以删除最后一个元素.

  4. 而函数erase()可以删除由一个iterator指出的元素,也可以删除一个指定范围的元素。

  5. 还可以采用通用算法remove()来删除vector容器中的元素.

  6. 不同的是:采用remove一般情况下不会改变容器的大小,而pop_back()与erase()等成员函数会改变容器的大小。

STL中list与queue之间的区别

  1. list不再能够像vector一样以普通指针作为迭代器,因为其节点不保证在存储空间中连续存在;

  2. list插入操作和结合才做都不会造成原有的list迭代器失效;

  3. list不仅是一个双向链表,而且还是一个环状双向链表,所以它只需要一个指针;

  4. list不像vector那样有可能在空间不足时做重新配置、数据移动的操作,所以插入前的所有迭代器在插入操作之后都仍然有效;

  5. deque是一种双向开口的连续线性空间,所谓双向开口,意思是可以在头尾两端分别做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可以在头尾两端分别做元素的插入和删除操作;

  6. deque和vector最大的差异,一在于deque允许常数时间内对起头端进行元素的插入或移除操作,二在于deque没有所谓容量概念,因为它是动态地以分段连续空间组合而成,随时可以增加一段新的空间并链接起来,deque没有所谓的空间保留功能。

STL中的allocator,deallocator

  1. 第一级配置器直接使用malloc()、free()和relloc(),第二级配置器视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当配置区块超过128bytes时,视之为足够大,便调用第一级配置器;当配置器区块小于128bytes时,为了降低额外负担,使用复杂的内存池整理方式,而不再用一级配置器;

  2. 第二级配置器主动将任何小额区块的内存需求量上调至8的倍数,并维护16个free-list,各自管理大小为8~128bytes的小额区块;

  3. 空间配置函数allocate(),首先判断区块大小,大于128就直接调用第一级配置器,小于128时就检查对应的free-list。如果free-list之内有可用区块,就直接拿来用,如果没有可用区块,就将区块大小调整至8的倍数,然后调用refill(),为free-list重新分配空间;

  4. 空间释放函数deallocate(),该函数首先判断区块大小,大于128bytes时,直接调用一级配置器,小于128bytes就找到对应的free-list然后释放内存。

STL中hash_map扩容发生什么?

  1. hash table表格内的元素称为桶(bucket),而由桶所链接的元素称为节点(node),其中存入桶元素的容器为stl本身很重要的一种序列式容器——vector容器。之所以选择vector为存放桶元素的基础容器,主要是因为vector容器本身具有动态扩容能力,无需人工干预。

  2. 向前操作:首先尝试从目前所指的节点出发,前进一个位置(节点),由于节点被安置于list内,所以利用节点的next指针即可轻易完成前进操作,如果目前正巧是list的尾端,就跳至下一个bucket身上,那正是指向下一个list的头部节点。

4.编译和底层

4.1C++程序编译过程

对于C++源文件,从文本到可执行文件一般需要四个过程:

预处理阶段:对源代码文件中文件包含关系(头文件)、预编译语句(宏定义)进行分析和替换,生成预编译文件。

编译阶段:将经过预处理后的预编译文件转换成特定汇编代码,生成汇编文件

汇编阶段:将编译阶段生成的汇编文件转化成机器码,生成可重定位目标文件

链接阶段:将多个目标文件及所需要的库连接成最终的可执行目标文件

4.2头文件的引用

Include头文件的顺序:对于include的头文件来说,如果在文件a.h中声明一个在文件b.h中定义的变量,而不引用b.h。那么要在a.c文件中引用b.h文件,并且要先引用b.h,后引用a.h,否则汇报变量类型未声明错误。

双引号和尖括号的区别:编译器预处理阶段查找头文件的路径不一样。

对于使用双引号包含的头文件,查找头文件路径的顺序为:

当前头文件目录 ->编译器设置的头文件路径(编译器可使用-I显式指定搜索路径) ->系统变量CPLUS_INCLUDE_PATH/C_INCLUDE_PATH指定的头文件路径

对于使用尖括号包含的头文件,查找头文件的路径顺序为:

编译器设置的头文件路径(编译器可使用-I显式指定搜索路径) ->系统变量CPLUS_INCLUDE_PATH/C_INCLUDE_PATH指定的头文件路径

4.3内存分配与释放

malloc的原理

Malloc函数用于动态分配内存。为了减少内存碎片和系统调用的开销,malloc其采用内存池的方式,先申请大块内存作为堆区,然后将堆区分为多个内存块,以块作为内存管理的基本单位。当用户申请内存时,直接从堆区分配一块合适的空闲块。Malloc采用隐式链表结构将堆区分成连续的、大小不一的块,包含已分配块和未分配块;同时malloc采用显示链表结构来管理所有的空闲块,即使用一个双向链表将空闲块连接起来,每一个空闲块记录了一个连续的、未分配的地址。

当进行内存分配时,Malloc会通过隐式链表遍历所有的空闲块,选择满足要求的块进行分配;当进行内存合并时,malloc采用边界标记法,根据每个块的前后块是否已经分配来决定是否进行块合并。

Malloc在申请内存时,一般会通过brk或者mmap系统调用进行申请。其中当申请内存小于128K时,会使用系统函数brk在堆区中分配;而当申请内存大于128K时,会使用系统函数mmap在映射区分配。

new和malloc的区别

1、new分配内存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配,malloc分配内存按照指定的大小分配;

2、new返回的是指定对象的指针,类型严格与对象匹配,无须进行类型转换,故new是符合类型安全性的操作符。而malloc返回的是void*,因此malloc的返回值一般都需要进行类型转化。

3、new不仅分配一段内存,而且会调用构造函数,malloc不会。

4、new分配的内存要用delete销毁,malloc要用free来销毁;delete销毁的时候会调用对象的析构函数,而free则不会。

5、new是一个操作符可以重载,malloc是一个库函数

6、malloc分配的内存不够的时候,可以用realloc扩容。扩容的原理?new没用这样操作。

7、new如果分配失败了会抛出bad_malloc的异常,而malloc失败了会返回NULL。

8、申请数组时: new[]一次分配所有内存,多次调用构造函数,搭配使用delete[],delete[]多次调用析构函数,销毁数组中的每个对象。而malloc则只能sizeof(int) * n。

9、new/delete是C++关键字,需要编译器支持。malloc/free是库函数,需要头文件支持;

10、new会先调用operator new函数,申请足够的内存(通常底层使用malloc实现)。然后调用类型的构造函数,初始化成员变量,最后返回自定义类型指针。delete先调用析构函数,然后调用operator delete函数释放内存(通常底层使用free实现)。malloc/free是库函数,只能动态的申请和释放内存,无法强制要求其做自定义类型对象构造和析构工作。

delete p;与delete[]p,allocator

1、 动态数组管理new一个数组时,[]中必须是一个整数,但是不一定是常量整数,普通数组必须是一个常量整数;

2、 new动态数组返回的并不是数组类型,而是一个元素类型的指针;

3、 delete[]时,数组中的元素按逆序的顺序进行销毁;

4、 new在内存分配上面有一些局限性,new的机制是将内存分配和对象构造组合在一起,同样的,delete也是将对象析构和内存释放组合在一起的。allocator将这两部分分开进行,allocator申请一部分内存,不进行初始化对象,只有当需要的时候才进行初始化操作。

new和delete的实现原理, delete是如何知道释放内存的大小的?

1、 new简单类型直接调用operator new分配内存;而对于复杂结构,先调用operator new分配内存,然后在分配的内存上调用构造函数;对于简单类型,new[]计算好大小后调用operator new;对于复杂数据结构,new[]先调用operator new[]分配内存,然后在p的前四个字节写入数组大小n,然后调用n次构造函数,针对复杂类型,new[]会额外存储数组大小;

① new表达式调用一个名为operator new(operator new[])函数,分配一块足够大的、原始的、未命名的内存空间;

② 编译器运行相应的构造函数以构造这些对象,并为其传入初始值;

③ 对象被分配了空间并构造完成,返回一个指向该对象的指针。

2、 delete简单数据类型默认只是调用free函数;复杂数据类型先调用析构函数再调用operator delete;针对简单类型,delete和delete[]等同。假设指针p指向new[]分配的内存。因为要4字节存储数组大小,实际分配的内存地址为[p-4],系统记录的也是这个地址。delete[]实际释放的就是p-4指向的内存。而delete会直接释放p指向的内存,这个内存根本没有被系统记录,所以会崩溃。

3、 需要在 new [] 一个对象数组时,需要保存数组的维度,C++ 的做法是在分配数组空间时多分配了 4 个字节的大小,专门保存数组的大小,在 delete [] 时就可以取出这个保存的数,就知道了需要调用析构函数多少次了。

malloc申请的存储空间能用delete释放吗

不能,malloc /free主要为了兼容C,new和delete 完全可以取代malloc /free的。malloc /free的操作对象都是必须明确大小的。而且不能用在动态类上。new 和delete会自动进行类型检查和大小,malloc/free不能执行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所以动态对象它是不行的。当然从理论上说使用malloc申请的内存是可以通过delete释放的。不过一般不这样写的。而且也不能保证每个C++的运行时都能正常。

malloc与free的实现原理?

1、 在标准C库中,提供了malloc/free函数分配释放内存,这两个函数底层是由brk、mmap、,munmap这些系统调用实现的;

2、 brk是将数据段(.data)的最高地址指针_edata往高地址推,mmap是在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堆和栈中间,称为文件映射区域的地方)找一块空闲的虚拟内存。这两种方式分配的都是虚拟内存,没有分配物理内存。在第一次访问已分配的虚拟地址空间的时候,发生缺页中断,操作系统负责分配物理内存,然后建立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关系;

3、 malloc小于128k的内存,使用brk分配内存,将_edata往高地址推;malloc大于128k的内存,使用mmap分配内存,在堆和栈之间找一块空闲内存分配;brk分配的内存需要等到高地址内存释放以后才能释放,而mmap分配的内存可以单独释放。当最高地址空间的空闲内存超过128K(可由M_TRIM_THRESHOLD选项调节)时,执行内存紧缩操作(trim)。在上一个步骤free的时候,发现最高地址空闲内存超过128K,于是内存紧缩。

4、 malloc是从堆里面申请内存,也就是说函数返回的指针是指向堆里面的一块内存。操作系统中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操作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就会遍历该链表,然后就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就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

malloc、realloc、calloc的区别

  1. malloc函数
    

void* malloc(unsigned int num_size);

int p = malloc(20sizeof(int));申请20个int类型的空间;

  1. calloc函数
    

void* calloc(size_t n,size_t size);

int *p = calloc(20, sizeof(int));

省去了人为空间计算;malloc申请的空间的值是随机初始化的,calloc申请的空间的值是初始化为0的;

  1. realloc函数
    

void realloc(void *p, size_t new_size);

给动态分配的空间分配额外的空间,用于扩充容量。

111

malloc、calloc、realloc、alloca

  1. malloc:申请指定字节数的内存。申请到的内存中的初始值不确定。
  2. calloc:为指定长度的对象,分配能容纳其指定个数的内存。申请到的内存的每一位(bit)都初始化为 0。
  3. realloc:更改以前分配的内存长度(增加或减少)。当增加长度时,可能需将以前分配区的内容移到另一个足够大的区域,而新增区域内的初始值则不确定。
  4. alloca:在栈上申请内存。程序在出栈的时候,会自动释放内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lloca 不具可移植性, 而且在没有传统堆栈的机器上很难实现。alloca 不宜使用在必须广泛移植的程序中。C99 中支持变长数组 (VLA),可以用来替代 alloca。

malloc、free

用于分配、释放内存

malloc、free 使用 申请内存,确认是否申请成功
char *str = (char*) malloc(100);
assert(str != nullptr);

释放内存后指针置空

free(p); 
p = nullptr;

new、delete

  1. new / new[]:完成两件事,先底层调用 malloc 分了配内存,然后调用构造函数(创建对象)。
  2. delete/delete[]:也完成两件事,先调用析构函数(清理资源),然后底层调用 free 释放空间。
  3. new 在申请内存时会自动计算所需字节数,而 malloc 则需我们自己输入申请内存空间的字节数。
new、delete 使用 申请内存,确认是否申请成功
int main()
{
    T* t = new T();     // 先内存分配 ,再构造函数
    delete t;           // 先析构函数,再内存释放
    return 0;
}

定位 new

定位 new(placement new)允许我们向 new 传递额外的参数。

new (palce_address) type
new (palce_address) type (initializers)
new (palce_address) type [size]
new (palce_address) type [size] { braced initializer list }
  • palce_address 是个指针
  • initializers 提供一个(可能为空的)以逗号分隔的初始值列表

4.4 delete this 合法吗

Is it legal (and moral) for a member function to say delete this?

合法,但:

  1. 必须保证 this 对象是通过 new(不是 new[]、不是 placement new、不是栈上、不是全局、不是其他对象成员)分配的
  2. 必须保证调用 delete this 的成员函数是最后一个调用 this 的成员函数
  3. 必须保证成员函数的 delete this 后面没有调用 this 了
  4. 必须保证 delete this 后没有人使用了

4.5内存管理

在C++中,虚拟内存分为代码段、数据段、BSS段、堆区、文件映射区以及栈区六部分。

代码段:包括只读存储区和文本区,其中只读存储区存储字符串常量,文本区存储程序的机器代码。

数据段:存储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bss 段: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局部+全局),以及所有被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堆区:调用new/malloc函数时在堆区动态分配内存,同时需要调用delete/free来手动释放申请的内存。

映射区:存储动态链接库以及调用mmap函数进行的文件映射

栈:使用栈空间存储函数的返回地址、参数、局部变量、返回值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Mq6gpFhb-1586226672180)(./images/1.png)]

32bitCPU可寻址4G线性空间,每个进程都有各自独立的4G逻辑地址,其中0~ 3G是用户态空间,3~4G是内核空间,不同进程相同的逻辑地址会映射到不同的物理地址中。其逻辑地址其划分如下:

各个段说明如下:

3G用户空间和1G内核空间

静态区域:

text segment(代码段):包括只读存储区和文本区,其中只读存储区存储字符串常量,文本区存储程序的机器代码。

data segment(数据段):存储程序中已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

bss segment:存储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局部+全局),以及所有被初始化为0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对于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程序运行main之前时会统一清零。即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编译器会初始化为0

动态区域:

heap(堆): 当进程未调用malloc时是没有堆段的,只有调用malloc时采用分配一个堆,并且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动态增加堆大小(移动break指针),从低地址向高地址增长。分配小内存时使用该区域。 堆的起始地址由mm_struct 结构体中的start_brk标识,结束地址由brk标识。

memory mapping segment(映射区):存储动态链接库等文件映射、申请大内存(malloc时调用mmap函数)

stack(栈):使用栈空间存储函数的返回地址、参数、局部变量、返回值,从高地址向低地址增长。在创建进程时会有一个最大栈大小,Linux可以通过ulimit命令指定。

什么时候会发生段错误

段错误通常发生在访问非法内存地址的时候,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使用野指针

  • 试图修改字符串常量的内容

什么是memory leak,也就是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memory leak)是指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了程序未能释放掉不再使用的内存的情况。内存泄漏并非指内存在物理上的消失,而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设计错误,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因而造成了内存的浪费。

内存泄漏的分类:

1.堆内存泄漏 (Heap leak)。对内存指的是程序运行中根据需要分配通过malloc,realloc new等从堆中分配的一块内存,再是完成后必须通过调用对应的 free或者delete 删掉。如果程序的设计的错误导致这部分内存没有被释放,那么此后这块内存将不会被使用,就会产生Heap Leak.

2.系统资源泄露(Resource Leak)。主要指程序使用系统分配的资源比如 Bitmap,handle ,SOCKET等没有使用相应的函数释放掉,导致系统资源的浪费,严重可导致系统效能降低,系统运行不稳定。

3.没有将基类的析构函数定义为虚函数。当基类指针指向子类对象时,如果基类的析构函数不是virtual,那么子类的析构函数将不会被调用,子类的资源没有正确是释放,因此造成内存泄露。

内存泄漏

  1. 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是指由于疏忽或错误造成了程序未能释放掉不再使用的内存的情况。内存泄漏并非指内存在物理上消失,而是应用程序分配某段内存后,由于设计错误,失去了对该段内存的控制;

  1. 后果

只发生一次小的内存泄漏可能不被注意,但泄漏大量内存的程序将会出现各种证照:性能下降到内存逐渐用完,导致另一个程序失败;

  1. 如何排除

使用工具软件BoundsChecker,BoundsChecker是一个运行时错误检测工具,它主要定位程序运行时期发生的各种错误;

调试运行DEBUG版程序,运用以下技术:CRT(C run-time libraries)、运行时函数调用堆栈、内存泄漏时提示的内存分配序号(集成开发环境OUTPUT窗口),综合分析内存泄漏的原因,排除内存泄漏。

  1. 解决方法

智能指针。

  1. 检查、定位内存泄漏

检查方法:在main函数最后面一行,加上一句_CrtDumpMemoryLeaks()。调试程序,自然关闭程序让其退出,查看输出:

输出这样的格式{453}normal block at 0x02432CA8,868 bytes long

被{}包围的453就是我们需要的内存泄漏定位值,868 bytes long就是说这个地方有868比特内存没有释放。

定位代码位置

在main函数第一行加上_CrtSetBreakAlloc(453);意思就是在申请453这块内存的位置中断。然后调试程序,程序中断了,查看调用堆栈。加上头文件#include <crtdbg.h>

如何判断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通常是由于调用了malloc/new等内存申请的操作,但是缺少了对应的free/delete。为了判断内存是否泄露,我们一方面可以使用linux环境下的内存泄漏检查工具Valgrind,另一方面我们在写代码时可以添加内存申请和释放的统计功能,统计当前申请和释放的内存是否一致,以此来判断内存是否泄露。

4.6 reactor模型组成

reactor模型要求主线程只负责监听文件描述上是否有事件发生,有的话就立即将该事件通知工作线程,除此之外,主线程不做任何其他实质性的工作,读写数据、接受新的连接以及处理客户请求均在工作线程中完成。其模型组成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XQ5h8ixG-1586226672180)(./images/2.jpg)]

1)Handle:即操作系统中的句柄,是对资源在操作系统层面上的一种抽象,它可以是打开的文件、一个连接(Socket)、Timer等。由于Reactor模式一般使用在网络编程中,因而这里一般指Socket Handle,即一个网络连接。

2)Synchronous Event Demultiplexer(同步事件复用器):阻塞等待一系列的Handle中的事件到来,如果阻塞等待返回,即表示在返回的Handle中可以不阻塞的执行返回的事件类型。这个模块一般使用操作系统的select来实现。

3)Initiation Dispatcher:用于管理Event Handler,即EventHandler的容器,用以注册、移除EventHandler等;另外,它还作为Reactor模式的入口调用Synchronous Event Demultiplexer的select方法以阻塞等待事件返回,当阻塞等待返回时,根据事件发生的Handle将其分发给对应的Event Handler处理,即回调EventHandler中的handle_event()方法。

4)Event Handler:定义事件处理方法:handle_event(),以供InitiationDispatcher回调使用。

5)Concrete Event Handler:事件EventHandler接口,实现特定事件处理逻辑。

4.7提高单线程的高并发

在单线程模型中,可以采用I/O复用来提高单线程处理多个请求的能力,然后再采用事件驱动模型,基于异步回调来处理事件来。

4.8STL 的内存优化

1)二级配置器结构
STL内存管理使用二级内存配置器。
1、第一级配置器
第一级配置器以malloc(),free(),realloc()等C函数执行实际的内存配置、释放、重新配置等操作,并且能在内存需求不被满足的时候,调用一个指定的函数。
一级空间配置器分配的是大于128字节的空间
如果分配不成功,调用句柄释放一部分内存
如果还不能分配成功,抛出异常
2、第二级配置器
在STL的第二级配置器中多了一些机制,避免太多小区块造成的内存碎片,小额区块带来的不仅是内存碎片,配置时还有额外的负担。区块越小,额外负担所占比例就越大。
3、分配原则
如果要分配的区块大于128bytes,则移交给第一级配置器处理。
如果要分配的区块小于128bytes,则以内存池管理(memory pool),又称之次层配置(sub-allocation):每次配置一大块内存,并维护对应的16个空闲链表(free-list)。下次若有相同大小的内存需求,则直接从free-list中取。如果有小额区块被释放,则由配置器回收到free-list中。
当用户申请的空间小于128字节时,将字节数扩展到8的倍数,然后在自由链表中查找对应大小的子链表
如果在自由链表查找不到或者块数不够,则向内存池进行申请,一般一次申请20块
如果内存池空间足够,则取出内存
如果不够分配20块,则分配最多的块数给自由链表,并且更新每次申请的块数
如果一块都无法提供,则把剩余的内存挂到自由链表,然后向系统heap申请空间,如果申请失败,则看看自由链表还有没有可用的块,如果也没有,则最后调用一级空间配置器

2)二级内存池
二级内存池采用了16个空闲链表,这里的16个空闲链表分别管理大小为8、16、24…120、128的数据块。这里空闲链表节点的设计十分巧妙,这里用了一个联合体既可以表示下一个空闲数据块(存在于空闲链表中)的地址,也可以表示已经被用户使用的数据块(不存在空闲链表中)的地址。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hYvBfLkz-1586226672181)(./images/3.png)]

1、空间配置函数allocate
首先先要检查申请空间的大小,如果大于128字节就调用第一级配置器,小于128字节就检查对应的空闲链表,如果该空闲链表中有可用数据块,则直接拿来用(拿取空闲链表中的第一个可用数据块,然后把该空闲链表的地址设置为该数据块指向的下一个地址),如果没有可用数据块,则调用refill重新填充空间。
2、空间释放函数deallocate
首先先要检查释放数据块的大小,如果大于128字节就调用第一级配置器,小于128字节则根据数据块的大小来判断回收后的空间会被插入到哪个空闲链表。
3、重新填充空闲链表refill
在用allocate配置空间时,如果空闲链表中没有可用数据块,就会调用refill来重新填充空间,新的空间取自内存池。缺省取20个数据块,如果内存池空间不足,那么能取多少个节点就取多少个。
从内存池取空间给空闲链表用是chunk_alloc的工作,首先根据end_free-start_free来判断内存池中的剩余空间是否足以调出nobjs个大小为size的数据块出去,如果内存连一个数据块的空间都无法供应,需要用malloc取堆中申请内存。
假如山穷水尽,整个系统的堆空间都不够用了,malloc失败,那么chunk_alloc会从空闲链表中找是否有大的数据块,然后将该数据块的空间分给内存池(这个数据块会从链表中去除)。

3)总结

1.使用allocate向内存池请求size大小的内存空间,如果需要请求的内存大小大于128bytes,直接使用malloc。

2.如果需要的内存大小小于128bytes,allocate根据size找到最适合的自由链表。
a. 如果链表不为空,返回第一个node,链表头改为第二个node。
b. 如果链表为空,使用blockAlloc请求分配node。
x. 如果内存池中有大于一个node的空间,分配竟可能多的node(但是最多20个),将一个node返回,其他的node添加到链表中。
y. 如果内存池只有一个node的空间,直接返回给用户。
z. 若果如果连一个node都没有,再次向操作系统请求分配内存。
①分配成功,再次进行b过程。
②分配失败,循环各个自由链表,寻找空间。
I. 找到空间,再次进行过程b。
II. 找不到空间,抛出异常。

3.用户调用deallocate释放内存空间,如果要求释放的内存空间大于128bytes,直接调用free。

4.否则按照其大小找到合适的自由链表,并将其插入。

4.9只在堆上(栈上)生成对象的类

如何定义一个只能在堆上(栈上)生成对象的类?

只能在堆上

方法:将析构函数设置为私有

原因:C++ 是静态绑定语言,编译器管理栈上对象的生命周期,编译器在为类对象分配栈空间时,会先检查类的析构函数的访问性。若析构函数不可访问,则不能在栈上创建对象。

只能在栈上

方法:将 new 和 delete 重载为私有

原因:在堆上生成对象,使用 new 关键词操作,其过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使用 new 在堆上寻找可用内存,分配给对象;第二阶段,调用构造函数生成对象。将 new 操作设置为私有,那么第一阶段就无法完成,就不能够在堆上生成对象。

5.C++11

5.1C++11新特性

C++11 最常用的新特性如下:

auto关键字:编译器可以根据初始值自动推导出类型。但是不能用于函数传参以及数组类型的推导

nullptr关键字:nullptr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字面值,它可以被转换成任意其它的指针类型;而NULL一般被宏定义为0,在遇到重载时可能会出现问题。

智能指针:C++11新增了std::shared_ptr、std::weak_ptr等类型的智能指针,用于解决内存管理的问题。

初始化列表:使用初始化列表来对类进行初始化

右值引用:基于右值引用可以实现移动语义和完美转发,消除两个对象交互时不必要的对象拷贝,节省运算存储资源,提高效率

atomic原子操作用于多线程资源互斥操作

新增STL容器array以及tuple

5.2C++11的可变参数模板

C++11的可变参数模板,对参数进行了高度泛化,可以表示任意数目、任意类型的参数,其语法为:在class或typename后面带上省略号”。

例如:

template<class...T>
void func(T ... args)
{
    cout<<"num is "<< sizeof...(args)<<endl;
}

func();//args不含任何参数

func(1);//args包含一个int类型的实参

func(1,2.0)//args包含一个int一个double类型的实参

其中T叫做模板参数包,args叫做函数参数包

省略号作用如下:

1)声明一个包含0到任意个模板参数的参数包

2)在模板定义得右边,可以将参数包展成一个个独立的参数

递归函数方式展开

C++11可以使用递归函数的方式展开参数包,获得可变参数的每个值。通过递归函数展开参数包,需要提供一个参数包展开的函数和一个递归终止函数。例如:

// 最终递归函数
void print()
{
	cout << "empty" << endl;
}

// 展开函数
template<class T,class ...Args>
void print(T head,Args...args)
{
	cout << "parameter " << head << endl;
	print(args...);
}

int main()
{
	print(1, 2, 3, 4); 
    return 0;
}

参数包Args …在展开的过程中递归调用自己,没调用一次参数包中的参数就会少一个,直到所有参数都展开为止。当没有参数时就会调用非模板函数printf终止递归过程。

逗号表达式展开
递归函数展开参数包是一种标准做法,也比较好理解,但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必须要一个重载的递归终止函数,即必须要有一个同名的终止函数来终止递归,这样可能会感觉稍有不便。有没有一种更简单的方式呢?其实还有一种方法可以不通过递归方式来展开参数包,这种方式需要借助逗号表达式和初始化列表。比如前面print的例子可以改成这样:

template <class T>
void print(T t)
{
   cout << t << endl;
}

template <class ...Args>
void expand(Args... args)
{
   int arr[] = {(print(args), 0)...};
}

expand(1,2,3,4);
//用到数组的初始化列表,这个数组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在数组构造的过程展开参数包。
//{(printarg(args), 0)...}将会展开成((printarg(arg1),0), (printarg(arg2),0), (printarg(arg3),0),  etc... ),
//最终会创建一个元素值都为0的数组int arr[sizeof...(Args)]。printarg便会处理参数包中每一个参数。


支持lambda表达式
template<class F, class... Args>
void expand(const F& f, Args&&...args) 
{
    //这里用到了完美转发
    initializer_list<int>{(f(std::forward< Args>(args)),0)...};
}
expand([](int i){cout<<i<<endl;}, 1,2,3);

https://blog.csdn.net/tony__lin/article/details/84677316

5.3智能指针

C++ 标准库(STL)中

头文件:#include <memory>

C++ 98

std::auto_ptr<std::string> ps (new std::string(str))

C++ 11

  1. shared_ptr
  2. unique_ptr
  3. weak_ptr
  4. auto_ptr(被 C++11 弃用)
  • Class shared_ptr 实现共享式拥有(shared ownership)概念。多个智能指针指向相同对象,该对象和其相关资源会在 “最后一个 reference 被销毁” 时被释放。为了在结构较复杂的情景中执行上述工作,标准库提供 weak_ptr、bad_weak_ptr 和 enable_shared_from_this 等辅助类。
  • Class unique_ptr 实现独占式拥有(exclusive ownership)或严格拥有(strict ownership)概念,保证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智能指针可以指向该对象。你可以移交拥有权。它对于避免内存泄漏(resource leak)——如 new 后忘记 delete ——特别有用。
shared_ptr

多个智能指针可以共享同一个对象,对象的最末一个拥有着有责任销毁对象,并清理与该对象相关的所有资源。

  • 支持定制型删除器(custom deleter),可防范 Cross-DLL 问题(对象在动态链接库(DLL)中被 new 创建,却在另一个 DLL 内被 delete 销毁)、自动解除互斥锁
weak_ptr

weak_ptr 允许你共享但不拥有某对象,一旦最末一个拥有该对象的智能指针失去了所有权,任何 weak_ptr 都会自动成空(empty)。因此,在 default 和 copy 构造函数之外,weak_ptr 只提供 “接受一个 shared_ptr” 的构造函数。

  • 可打破环状引用(cycles of references,两个其实已经没有被使用的对象彼此互指,使之看似还在 “被使用” 的状态)的问题
unique_ptr

unique_ptr 是 C++11 才开始提供的类型,是一种在异常时可以帮助避免资源泄漏的智能指针。采用独占式拥有,意味着可以确保一个对象和其相应的资源同一时间只被一个 pointer 拥有。一旦拥有着被销毁或编程 empty,或开始拥有另一个对象,先前拥有的那个对象就会被销毁,其任何相应资源亦会被释放。

  • unique_ptr 用于取代 auto_ptr
auto_ptr

被 c++11 弃用,原因是缺乏语言特性如 “针对构造和赋值” 的 std::move 语义,以及其他瑕疵。

auto_ptr 与 unique_ptr 比较
  • auto_ptr 可以赋值拷贝,复制拷贝后所有权转移;unqiue_ptr 无拷贝赋值语义,但实现了move 语义;
  • auto_ptr 对象不能管理数组(析构调用 delete),unique_ptr 可以管理数组(析构调用 delete[] );

6.Effective C++

  1. 视 C++ 为一个语言联邦(C、Object-Oriented C++、Template C++、STL)
  2. 尽量以 constenuminline 替换 #define(宁可以编译器替换预处理器)
  3. 尽可能使用 const
  4. 确定对象被使用前已先被初始化(构造时赋值(copy 构造函数)比 default 构造后赋值(copy assignment)效率高)
  5. 了解 C++ 默默编写并调用哪些函数(编译器暗自为 class 创建 default 构造函数、copy 构造函数、copy assignment 操作符、析构函数)
  6. 若不想使用编译器自动生成的函数,就应该明确拒绝(将不想使用的成员函数声明为 private,并且不予实现)
  7. 为多态基类声明 virtual 析构函数(如果 class 带有任何 virtual 函数,它就应该拥有一个 virtual 析构函数)
  8. 别让异常逃离析构函数(析构函数应该吞下不传播异常,或者结束程序,而不是吐出异常;如果要处理异常应该在非析构的普通函数处理)
  9. 绝不在构造和析构过程中调用 virtual 函数(因为这类调用从不下降至 derived class)
  10. operator= 返回一个 reference to *this (用于连锁赋值)
  11. operator= 中处理 “自我赋值”
  12. 赋值对象时应确保复制 “对象内的所有成员变量” 及 “所有 base class 成分”(调用基类复制构造函数)
  13. 以对象管理资源(资源在构造函数获得,在析构函数释放,建议使用智能指针,资源取得时机便是初始化时机(Resource Acquisition Is Initialization,RAII))
  14. 在资源管理类中小心 copying 行为(普遍的 RAII class copying 行为是:抑制 copying、引用计数、深度拷贝、转移底部资源拥有权(类似 auto_ptr))
  15. 在资源管理类中提供对原始资源(raw resources)的访问(对原始资源的访问可能经过显式转换或隐式转换,一般而言显示转换比较安全,隐式转换对客户比较方便)
  16. 成对使用 new 和 delete 时要采取相同形式(new 中使用 []delete []new 中不使用 []delete
  17. 以独立语句将 newed 对象存储于(置入)智能指针(如果不这样做,可能会因为编译器优化,导致难以察觉的资源泄漏)
  18. 让接口容易被正确使用,不易被误用(促进正常使用的办法:接口的一致性、内置类型的行为兼容;阻止误用的办法:建立新类型,限制类型上的操作,约束对象值、消除客户的资源管理责任)
  19. 设计 class 犹如设计 type,需要考虑对象创建、销毁、初始化、赋值、值传递、合法值、继承关系、转换、一般化等等。
  20. 宁以 pass-by-reference-to-const 替换 pass-by-value (前者通常更高效、避免切割问题(slicing problem),但不适用于内置类型、STL迭代器、函数对象)
  21. 必须返回对象时,别妄想返回其 reference(绝不返回 pointer 或 reference 指向一个 local stack 对象,或返回 reference 指向一个 heap-allocated 对象,或返回 pointer 或 reference 指向一个 local static 对象而有可能同时需要多个这样的对象。)
  22. 将成员变量声明为 private(为了封装、一致性、对其读写精确控制等)
  23. 宁以 non-member、non-friend 替换 member 函数(可增加封装性、包裹弹性(packaging flexibility)、机能扩充性)
  24. 若所有参数(包括被this指针所指的那个隐喻参数)皆须要类型转换,请为此采用 non-member 函数
  25. 考虑写一个不抛异常的 swap 函数
  26. 尽可能延后变量定义式的出现时间(可增加程序清晰度并改善程序效率)
  27. 尽量少做转型动作(旧式:(T)expressionT(expression);新式:const_cast<T>(expression)dynamic_cast<T>(expression)reinterpret_cast<T>(expression)static_cast<T>(expression)、;尽量避免转型、注重效率避免 dynamic_casts、尽量设计成无需转型、可把转型封装成函数、宁可用新式转型)
  28. 避免使用 handles(包括 引用、指针、迭代器)指向对象内部(以增加封装性、使 const 成员函数的行为更像 const、降低 “虚吊号码牌”(dangling handles,如悬空指针等)的可能性)

7.Google C++编程规范

Google C++ Style Guide是一份不错的C++编码指南,我制作了一张比较全面的说明图,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规范的重点内容。不过规范毕竟是人定的,记得活学活用。看图前别忘了阅读下面的重要建议:

1 保持一致也非常重要,如果你在一个文件中新加的代码和原有代码风格相去甚远的话,这就破坏了文件本身的整体美观也影响阅读,所以要尽量避免。

2 一些条目往往有例外,比如下面这些,所以本图不能代替文档,有时间还是把PDF认真阅读一遍吧。

异常在测试框架中确实很好用
RTTI在某些单元测试中非常有用
在记录日志时可以使用流
操作符重载 不提倡使用,有些STL 算法确实需要重载operator==时可以这么做。

欢迎访问我的网站:

BruceOu的哔哩哔哩
BruceOu的主页
BruceOu的博客
CSDN博客

接收更多精彩文章及资源推送,请订阅我的微信公众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3162035/article/details/105358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