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与令狐德棻等编撰《艺文类聚》可不能错过,否则就无法真正了解唐朝

《艺文类聚·衣冠部》唐·欧阳询(等)

《艺文类聚》是唐欧阳询与令狐德棻(fēn)、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编纂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官修类书。《艺文类聚》与《北堂书钞》、《初学记》、《白氏六帖》(李白编著)合称「唐代四大类书」。

欧阳询(公元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书法家、文学家、大臣。

《艺文类聚》卷六十七

衣冠部(节选)

唐·欧阳询(等)

衣冠部

衣冠 貂蝉 玦珮(jué pèi,亦作「玦佩」,环形而有缺口的玉佩。) 巾帽 衣裳袍 裙襦(rú,裙与短袄。) 裘带

◇衣冠

《墨子》曰:昔齐桓公,高冠博带,以治其国,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

《庄子》曰:曾子居卫,正冠而缨绝,敛襟而肘见。

《楚辞》曰: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jiá,剑柄。)之陆离兮,冠青云之崔嵬(cuī wéi,高大。)。

《汉书》曰:终军上书,请受(同「授」)大冠长缨,以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宫廷)。乃使越王,越王请举国内属。

又曰:秦狱法吏,冠「柱后惠文」冠,及张敞弟武为梁相,敞遣使送之曰:何以治梁?武曰:驭黠马(xiá mǎ,强悍之马。),利其冲〖《初学记》二十六,《太平御览》六百八十五作「衔」。〗策,当以「柱后惠文」蝉〖《御览》作弹。〗治之尔,〖惠,蝉也,冠细如蝉翅,今御史冠。〗

刘向《别录》曰:鹖(hé)冠子常居深山,以鹖为冠,故号鹖冠子。

《汉武内传》曰:上元夫人(指仙女阿玉),戴九星灵芝夜光之冠。

《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珰(dāng)饰首,前摇貂尾。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建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年号)时,匈奴内属(谓归附朝廷为属国或属地),世祖(刘秀)赐南单于(chán yú)「常侍惠文」冠。

《东观汉记》曰:杨赐患罢,居无何,拜太常,诏赐所服冠帻绶带。

又曰:武冠俗谓之大冠。

【诗】

晋陆机《赠潘正叔》诗曰:过蒙时来运,与尔游承华,执笏(hù)崇贤内,振缨(犹弹冠)曾(céng,层。登。)城阿(城角)。

晋郭璞诗曰:杞梓生南荆,奇才应世出,擢颖(zhuó yǐng,犹言脱颖而出。)盖汉阳,鸿声骇皇室,遂应四科运,朱衣耀玉质。

【表】

魏武帝(曹操)让还(请求辞退)司空印绶表曰:臣文非师尹(属官之长。)之佐,武非折冲(冲,战车。指制敌取胜。)之任,遭天之幸,干窃重授。内踵伯禽(姬姓,名禽,西周鲁国国君。)司空之职,外承吕尚(姜太公)膺扬之事。斗筲(dǒu shāo,十升为斗,一斗二升为筲。喻见识短。)处之,民其瞻观,水土不平,奸宄(guǐ,坏人。)未静,臣常媿(kuì,古同「愧」。)辱,忧为国累。臣无智勇,以助万一,夙夜慙(cán,同「惭」。)惧,若集冰火,未知何地,可以陨越。

梁江淹为齐王谢冕旒(liú,天子的礼帽和礼帽前后的玉串。)诸法服表曰:轩冕云跸(bì,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泛指帝王之事。),既非常之饰,宫悬玉戚,乃配天之礼。昔大启营丘(古邑名。于今山东淄博),未修树羽之赏,光宅(大宅)曲阜,始兼龙旂(qí,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泛指帝王。)之贵。况臣道狭庆隆,身薄器尊,粉绣争晖,藻火竞曜。

【启】

梁陆倕(chuí)为息缵(zuǎn)谢敕赐朝服启曰:玄冕素带,出自禁财(帝王宫中库藏的钱财。),朱绂(zhū fú,礼服上的红色蔽膝。)青緺(qīng guā,青绶带。),降于皇府,辉烛邻党,震耀街衢,姻族移听,朋侪(chái,同辈之人。)改瞩,非臣璅(suǒ)弱,所能陈报。

◇貂蝉

应劭(shào,字仲瑗,东汉学者。)《汉官仪》曰:侍中左蝉右貂,金取坚刚,百陶不耗;蝉居高食絜(jié,同「洁」。),目(一作口)在腋下;貂(一作豹)内劲悍而外温润。

【赋】

隋江緫(zǒng,同「总」。)《华貂赋》曰:领军新安殿下,以副貂乘锡,仰铭恩泽,谨题小赋,贵丰貂于挹娄(yì lóu,古代的一个民族。),饰惠文而见求,标侍臣之密设,曜毛彩之温柔,拜文㮰(bí,有彩纹的椽子。或读pí,连檐屋。)而影度,陪武帐(典出《史记·汲郑列传》)而香浮,随玉珩(héng)之近远,共金珰之去留,仰太山之千仞,开谷中之鄙

█(lìn,同「吝」。),撤君子之宝饰,荣小人之蓬鬓,蔑置醴(lǐ,置醴,西汉楚元王刘交崇道尊贤的典故。)之殊私,誇(kuā,同「夸」。)赐田之薄润,顾朽拙之微躬,早游艺而不工,逢河间(指河间王刘德)之好古,自隗始(隗始,指燕昭王以礼招贤的典故。)而恩隆,谅维鹈(tí,出自《诗经》。)之有媿(kuì),庶怀音(出自《诗经》)而克终。

【启】

梁元帝谢东宫赉(lài,赐。)貂蝉启曰:挹娄之毳(cuì,细毛。),曲降鸿恩,丽水之珍,复蒙殊奖,东平紫貂之赐,非闻暖頟(é,同「额」。),中山黄金之赐,岂曰附蝉(唐散骑常侍冠饰),坐变仲宣(王粲,字仲宣,东汉文学家。)之容,增晖允南(谯(qiáo)周,字允南,三国时期蜀汉学者。)之貌。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beijinghorn/article/details/11260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