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与TCP/IP的对比

            OSI七层模型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地址寻址差别校验等功能
网络层:建立逻辑连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传输层:定义传输层的协议和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别校验
会话层:  建立 管理 终止会话
表示层 :数据的表示 安全 压缩 
应用层 :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 的一个接口
             TCP/IP与osl的对应
TCP/IP 5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传输层 应用层
osi的会话层 表示层 应用层对应tcp/ip的应用层 其他都是一一对应
            TCP/IP协议栈与分层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传输层:tcp CDP 
网络层:icmp igmp id arp rapd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有底层网络协议定义
           ARP的工作原理
ARP指的是已知目标IP地址 未知目标MAC地址时用。举例 pc1要与pc2通信,但是只知道pc2的ip,不知道pc2的MAC地址,这时就会
用ARP来发送广播帧给交换 交换机接到IP地址就会无条件的广播处理,此时连接在交换上的设备都会接到广播帧,会用自己的IP地址与
目标的IP地址比较 一致就会就会发送消息给对方 不一致就会丢弃 在回包的时候带上自己的IP地址与MAC地址,当发送方接收到接收到此数据时
查看接收方的MAC和IP地址,把他们放入ARP缓存表
           数据封装过程
应用层(消息)   上层数据 
传输层 (数据段)tcp报头 上层数据
网络层 (数据包)ip报头  tcp报头  上层数据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MAC报头 ip报头 tcp报头 上层数据
物理层  (bits) 数字信号 形成比特流
封装由上而下 
解封装由下而上
物理层 (bits) 数模交换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MAC报头 IP报头 tcp报头 上层数据
网络层(数据包)ip报头 tcp报头 上层数据
传输层 (数据段)tcp报头 上层数据
应用层  (消息) 上层数据
         pdu协议数据单元
应用层(消息)  
传输层(数据段)
网络层(数据包)
数据链路层(数据帧)
物理层(比特流) 
        设备与层的对应关系
物理层 网卡
数据链路层 2级交换机
网络层 路由器/3层交换机
传输层 防火墙
应用层 主机
        交换机与路由器区别
交换机实现的是同一个网段的数据通信
路由器实现的是不同网段的数据通信
       TCP/IP的每层的作用
网络层作用:路径选择 同时参照以下标准:1 子网掩码长度最长
2 管理距离路由协议最小的
3 路径质量最好的
4 默认路由器 路由器根据路由表实现路由转发  交换机根据MAC地址进行MAC转发
传输层
2种常见协议 TCP 安全可靠性 时延性高  UDp  讲究速度 传输时延小 
传输层的协议+端口号对应的应用层不同的服务 
TCP+80=WEB服务
TCP+25=SMTP服务
TCP+110=pop3服务
端口号范围于1-65535 分为三种 
公认端口:与通用网络应用程序相关联的目的地端口为公认端口 范围1-1023
注册端口:1024-49151可作为源端口或为目的地端口使用,组织可选用这些端口注册及时消息
私有端口: 49152-65535通常最为应用程序
TCP/ip协议栈
应用层:HTTP FTP TFTP SMTP SNMP DNS
传输层:TCP CDP 
网络层:ICMP IGMP IP ARP RAMP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有底层网络定义协议
数据通信的四要素:源ip 源MAC 目标IP 目标MAC
ARP:地址解析  已知目标ip 未知目标ip
RARP:反向IP解析 已知目标MAC 未知目标IP
补充:2层交换机只识别MAC地址,无法进行跨网段通信也无法识别IP地址
icmp:网络通信检测与信息反馈。
ping:源和目标连通性检测
tracert:检测源和目标所经过的线路及故障点,一般用来定位和调试故障
igmp:组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9172531/article/details/11119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