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交通管理基础》-潘卫军主编-第四章-机场

第一节 机场概述


  1. 机场构成:机场服务包括空中交通管制,航空通信,气象,航空信息服务及应急服务。一般将机场分为空侧(飞行区)和地侧,其中空侧包括空中和地面两个部分。空中部分指机场空域,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登机门,机库,塔台,油库和救援中心等。
  2. 机场的分布形态(终端系统或候机楼):分为分布式和集中式。修建分布式的目的是为了克服步行距离过远的问题,一般将其控制在300m以内。

第三节 机场的地面运行


  1. 机场运行:地面处理,行李处理,终端处理。地面处理包括终端区地面处理和空侧地面处理。

第四节 机场容量和延误


  1. 容量:定义机场容量的两个方法,一个时吞吐量,另一个是实际容量。吞吐量指不考虑延误的情况下,在单位时间内航空器能够进出机场的数量;实际容量指在不超过给定数值的延误基础之上,在机场能够运行(起飞和着陆)的航空器的数量,这个给定的数值被称为最大可接受的平均延误。
  2. 延误:确定可接受的延误值需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影响
  • 第一,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如风向,天气,航空器的性能,对服务要求的随机性等;
  • 第二,一些可以避免的因素,但是完全消除会付出昂贵的代价,甚至超过效益;
  • 第三,延误的随机性确定了必有一些航空器的延误时间会超过所谓可接受的长度。

             解决延误的基本方法:修建新机场,向其他机场分流,联运,需求管理。

第五节 机场安全


  1. 按照ICAO(机场服务手册),可将航空器的紧急情况分为三类:
  • 航空器事故;
  • 燃油紧急特情;
  • 本地应急情况;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257099 查看本文章

猜你喜欢

转载自www.cnblogs.com/heaiping/p/9116636.html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