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书(Almanac)
由 GPS 卫星传送的资料,包括所有卫星的轨道信息、时钟修正以及大气时延参数。这些资料用于支持快速卫星捕获。历书中的轨道信息不如星历表精确,但有效时间较长(一至两年)。
2 模糊值(Ambiguity)
当一个接收站对经过的一颗卫星进行连续观测,为重建载波相位中包含的一个未知整周数。
3 纬度幅角 (Argument of Latitude)
真近点角与近地点幅角的和。
4 升交点 (Ascending Node)
一个物体的轨道从南至北穿过参考平面(亦即赤道平面)的点。
5 方位角 (Azimuth)
由一个固定方向(如北方)与物体方向在水平方向的角距离。
6 带宽 (Bandwidth)
信号携带信息能力的量度,用该信号的谱宽度(频域)表示,单位为赫兹。
7 基线 (Baseline)
当两个观测点同步接收 GPS 资料,并用差分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时,这两个点之间的三维向量距离叫做基线。
8 差拍(Beat Frequency)
两个频率的信号混频时产生的两个附加频率之中的任何一个。这两个拍频等于原来两个频率的和或差。
9 二进制双相调制 (Binary Biphase Modulation)
在一个频率恒定的载波上的 0度或 180度的相位变化(分别代表二进制的 0或1)。 GPS信号是双相调制的。
10 二进制脉冲编码调制 (Binary Pulse Code Modulation)
使用一串二进制数字(编码)的脉冲调制。这种编码通常由“ 0”或“ 1”来表示,而“ 0”和“ 1”是具有明确含义(如波的相位变化或方向变化)的。
11 C/A 码(C/A Code)
C/A 是Coares/Acquisition 或Clear/Acquisition 的缩写 ,C/A 码的字意是容易捕获的码。它调制在GPS L1信号上,是 1023个伪随机二进制双相调制序列。其码速率为 1.023MHz ,因此码的重复周期为一毫秒。该 C/A 码用来提供良好的捕获特性。
12 载波 (Carrier)
是一个无线电波。能用调制的方法使它至少有一个特怔量(如频率、振幅、相位)发生改变而偏离它的已知参考值。
13 载波差拍相差 (Carrier Beat Phase)
当输入的含有多普勒频移的卫星载波信号与接收器中产生的标称恒定参考频率产生差拍(产生差频信号)所得到的信号相位。
14 载波频率 (Carrier Frequency)
无线电发射机的未经调制的原始输出频率。GPS L1的载波频率为 1575.42MHz。
15 天球赤道 (Celestial Equator)
旋转的地球地理赤道投射在天球上的大圆。它的两极就是北南天极。
16 天球子午线 (Celestial Meridian)
天球上经过两个天极(天顶和天底)的垂直大圆。
17 码元( Chip)
以二进制脉冲编码发射一个“ 0”或“ 1”所需的时间长度。 C/A码的一个码元宽度约为 977ns,对应距离为 293米。
18 码速率 (Code rate)
每秒钟的码元数(例如 C/A 码的码速率= 1.023MHz )。
19 钟差 (Clock Offset)
两个时钟走时的恒定差。
20 码分多址体制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缩写为 CDMA)
一种重复利用频率的方法,可以使多路无线电波使用同一频率,但彼此具有互不相关的独特的码序列。 GPS使用 CDMA 体制,选用具有独特互相关特性的 Gold码。
21 相关型通道 (Correlation -Type Channel)
一种 GPS接收通道,利用一个延迟锁定回路( DLL )以保持接收器中产生的 GPS码的复制码与从卫星上接收到的码之间的吻合(出现相关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