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类属性就是类对象所拥有的属性,它被所有类对象的实例对象所共有,在内存中只存在一个副本。
2. 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
类方法是类对象所拥有的方法,需要用修饰器一般以@classmethod来标识其为类方法,
1). 对于类方法,第一个参数必须是类对象,作为第一个参数
(cls是形参, 可以修改为其它变量名,但最好用’cls’了)
2). 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去访问。 -
静态方法需要用修饰器一般以@staticmethod来标识其为静态方法,
1). 静态方法不需要多定义参数
2). 能够通过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去访问。
"""
相关的源码: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
class Student(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 实例方法, python解释器会自动将对象/实例传入方法。
def get_age(self):
print('self:', self)
return self.age
# 类方法:python解释器会自动将类传入方法。
@classmethod
def get_cls(cls):
print('cls:', cls)
# 静态方法:python解释器不会自动传入任何参数
@staticmethod
def get_info():
print("static method信息")
if __name__ == '__main__':
s = Student('张三', 18)
s.get_age()
s.get_cls()
s.get_info()
3. property类属性
-
一种用起来像是使用的实例属性一样的特殊属性,可以对应于类的某个方法。
property属性的定义和调用要注意一下几点:
1.定义时,在实例方法的基础上添加 @property 装饰器;并且仅有一个self参数
2 调用时,无需括号 -
property属性的有两种方式:
装饰器 即:在方法上应用装饰器
类属性 即:在类中定义值为property对象的类属性 -
注意:
经典类中的属性只有一种访问方式,其对应被 @property 修饰的方法
新式类中的属性有三种访问方式,并分别对应了三个被@property、@方法名.setter、@方法名.deleter修饰的方法
3.1 介绍
类属性应用需求: 对于京东商城中显示电脑主机的列表页面,每次请求不可能把数据库中的所有内容都显示到页面上,而是通过分页的功能局部显示,所以在向数据库中请求数据时就要显示的指定获取从第m条到第n条的所有数据 这个分页的功能包括:
- 根据用户请求的当前页和总数据条数计算出 m 和 n
- 根据m 和 n 去数据库中请求数据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
class Page(object):
"""
[user1, user2, user3......user100]
page=2, per_page=10
第一页: start=0 end=10
第二页: start=10 end=20
第三页: start=20 end=30
....
第page页: start=(page-1)*per_page end=page*per_page
"""
def __init__(self, page, per_page=10):
self.page = page
self.per_page = per_page
# 类属性: 将类方法变成类属性的过程。
@property
def start(self):
return (self.page-1) * self.per_page
@property
def end(self):
return self.page * self.per_page
if __name__ == '__main__':
goods = ['good'+str(i+1) for i in range(100)]
page = Page(page=10, per_page=3)
print(goods[page.start:page.end])
3.2 简单案例
class date(object):
def __init__(self, year, month, day):
# 私有属性
self.__year = year
self.__month = month
self.__day = day
# 将类方法object.year()转变成类属性object.year, 只是让代码更加简洁而已。
@property
def year(self):
return self.__year
today = date(2021, 2, 27)
print(today.year)
4. 单例模式
4.1 理解单例模式
"""
什么是单例模式?
一个类只能实例化一个对象的设计模式称为单例模式。
"""
class People(object):
pass
p1 = People() # object
p2 = People() # object
print(p1, p2) # 每个对象的内存地址不同,肯定不是单例模式
4.2 基于装饰器实现单例模式
from functools import wraps
def singleton(cls):
# 通过一个字典存储类和对象信息{"Class":"object"}
instances = {
}
@wraps(cls)
def wrapper(*args, **kwargs):
# 为了保证单例模式, 判断该类是否已经实例化为对象
# 1. 如果有对象,直接返回存在的对象
# 2. 如果没有则实例化对象, 并存储类和对象到字典中, 最后返回对象
if instances.get(cls):
return instances.get(cls)
object = cls(*args, **kwargs)
instances[cls] = object
return object
return wrapper
@singleton
class People(object):
pass
p1 = People()
p2 = People()
print(p1, p2)
print(p1 is p2) # 判断是否为单例模式(p1和p2内存地址是否相同)
4.3 基于new方法实现的单例模式
class People(object):
_instance = None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创建对象之前执行的内容"""
if cls._instance is None:
cls._instance = object.__new__(cls)
return cls._instance
def __init__(self):
"""在new方法之后执行, 将属性和对象封装在一起"""
print("正在执行构造方法init......")
p1 = People()
p2 = People()
print(p1, p2)
5. 总结
"""
面向对象:
1. 三大特性
封装(必须要掌握的):
__new__: 在实例化对象之前执行的, 返回对象。
__init__: 构造方法, 实例化对象时自动执行。 常用于将对象和属性绑定在一起。
self: 实质上是对象。
继承(最多知识点的):
多继承算法: python3中广度优先算法。
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
多态(最简单的):
2. 三大特性的应用
1). 链表的封装(Leetcode第二题)
2). 栈的封装
3). 队列的封装
4). 二叉树的封装与先序遍历
3. 高级特性
1). @classmethod和@staticmethod(类方法和静态方法)
2). @property类属性
3). 单例模式: 一个类只能实例化一个对象
基于装饰器
基于new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