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网络基础篇)

  • 什么是网络?

  • 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被谈到的话题,没有绝对的定义各有各的看法。在我看来网络就是让身处不同地理位置的两个人实现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

  • 看似简单的两个词汇,信息传递与资源共享。实际上需要用到的技术无法言语直述。下面将进入网络的学习由浅入深。

  • 第一章:OSI参考模型

  • OSI 7层参考模型 (上三层负责数据编译工作,程序员负责。下四层负责数据可靠传输,网络工程师负责。)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84年发布了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 OSI分为7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共7层。

  • OSI分层的作用:将服务、接口与协议独立出来,简化网络,对不同厂商设备进行兼容,利用层次结构把OSI模型中的信息传递问题分解成7个层次,每个层次实施软硬件模块进行控制。

  • 服务:下层对上层提供服务,如传输层对上三层提供了TCP与UDP服务(之所有将上三层归在一起,是因为我们现在使用的网络是基于TCP/IP四层模型的)后面有单独章节对TCP与UDP详细作用的介绍。

  • 接口:上层如何调用下层为自己服务,如应用层发起HTTP网页访问,需要调用传输层提供可靠的服务,而传输层TCP就是负责提供可靠传输的。

  • 协议:如何实现本层的服务,每层都有独立的协议,如:应用层提供不同的服务(日常生活中使用的QQ、微信等APP都属于应用层提供的服务),使用PDU(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数据传输;表示层对数据的格式进行加密操作及编码格式,统一使用标准编码格式为ASCII编码;会话层建立会话(确定一种沟通方式,比如你使用QQ沟通,那么对方也需要使用QQ,要求彼此之前使用相同的桥梁)、维护会话、结束会话;传输层承上启下,为上层提供TCP 和UDP服务而调用下层网络层为自己服务,传输单位为数据段;网络层传输单位为数据包,传输过程中提供IP寻址,路由访问;数据链路层提供差错检测,格式有ethernet2/802.3/PPP(点到点),封装数据帧,进行MAC地址访问;物理层定义传输介质的标签,将数据封装成比特流在传输介质中以电波的形式传输数据。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3051646 查看本文章
  • 总结:如果刚接触网络那么对OSI7层模拟较为陌生,对每一层的作用也理解不了,那么就需要学习后面的每层作用,对网络慢慢了解以后再回头看本章节将很轻松。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扁舟渡海慎终如始,进步的过程是痛苦的,坚持下去将得到质的变化。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51cto.com/14171218/2676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