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导数应用



一、微分中值定理

费马定理
罗尔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
泰勒公式
中值定理的几个推广*
积分中值定理*

(一)费马引理

(二)罗尔定理

罗尔定理有三个条件:
1、闭区间连续;
2、开区间可导;
3、两点函数值相等(这是最致命的条件)。

若 1) f ( x ) f(x) f(x) [ a , b ] [a,b] [a,b] 上连续;
  2) f ( x ) f(x) f(x) ( a , b ) (a,b) (a,b)可导
  3) f ( a ) = f ( b ) f(a)=f(b) f(a)=f(b)
存 在 ξ 属 于 ( a , b ) 存在\xi 属于(a,b) ξ(a,b),使 f ′ ( ξ ) = 0 f'(\xi)=0 f(ξ)=0.

【Notes】:

1、 ξ \xi ξ 一定是开区间,即 ξ 属 于 ( a , b ) \xi 属于(a,b) ξ(a,b)
2、 ξ \xi ξ 至少存在一个

【罗尔定理的证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罗尔定理,设函数在定义域内有最大值M和最小值m
1、m=M时,即函数为常函数,任一点的导数值横为0
2、m<M时,

【题型:证明 f n ( ξ ) = 0 f^{n}(\xi)=0 fn(ξ)=0】:

  • 证明一个函数在一个点处若干阶导数为0
  • 这种题型实际上是罗尔型的命题
  • 这里的n一般不会太大,最多会是3






(三)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罗尔定理由于条件的限制(所需条件过多,指的就是需要两点函数值相等),所以并不算是一个好用的定理。


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没有 “两点函数值相等” 这一条件的限制;
所以只有两个条件:
1、闭区间连续
2、开区间可导

如果函数 f ( x ) f(x) f(x) 满足以下条件:
(1)在闭区间上连续,
(2)在开区间内可导,
则在 ( a , b ) (a,b) (a,b) 内至少存在一点 ξ \xi ξ ,使得
f ( b ) − f ( a ) = f ′ ( ξ ) ( b − a ) f(b)-f(a)=f'(\xi)(b-a) f(b)f(a)=f(ξ)(ba)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3110385 查看本文章

【Notes】

1、中值至少存在一个
2、若增加条件(两点函数值相等),此时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变为罗尔中值定理

罗尔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条件 ①闭区间连续
②开区间可导
③两点函数值相等
①闭区间连续
②开区间可导

3、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其他形式
f ( b ) − f ( a ) = f ′ ( ξ ) ( b − a ) = f ′ [ a + θ ( b − a ) ] ( b − a ) , 0 < θ < 1 f(b)-f(a)=f'(\xi)(b-a)=f'[a+\theta(b-a)](b-a),0<\theta<1 f(b)f(a)=f(ξ)(ba)=f[a+θ(ba)](ba),0<θ<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用法

  • ① 见到函数值之差,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② 题干出现三个函数值,通常用两次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③ 题干中出现“ f → f ′ f\to f' ff”,此时有可能用拉个朗日中值定理,也有可能是积分中值定理

5、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证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柯西中值定理

三个条件

  • 闭区间连续
  • 开区间可导
  • (位于分母处的函数的导函数不为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Notes】

① 第三个条件的作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g ′ ( x ) ≠ 0 g'(x)\neq 0 g(x)=0 " ,说明柯西中值定理无论是左边还是右边,分母都不可能为零;
② 若 g ( x ) = x g(x)=x g(x)=x ,则柯西变成拉格朗日;
③ 柯西中值定理的证明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④ 柯西中值定理后出现双中值型题型,详见中值定理证明专题

【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三个定理的本质】:
建立了 f ′ ( x ) f'(x) f(x) f ( x ) f(x) f(x)之间的联系,为后面用导数研究函数奠定了基础

其中,罗尔定理也是建立了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可将0视为 f ( b ) − f ( a ) f(b)-f(a) f(b)f(a)

使用微分中值定理的情况:
题干中告诉导数的条件,让其研究函数

【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之间的关系】:

  • 对于柯西中值定理,取 F ( x ) = x F(x)=x F(x)=x,则得到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即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柯西中值定理的特例。
  • 对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取条件 f ( b ) = f ( a ) f(b)=f(a) f(b)=f(a),则得到罗尔定理,即罗尔定理是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特例。
罗尔 拉格朗日 柯西
(最特例) (最一般)

从右往左叫特例的关系;
从左往右加推广的关系

即用罗尔或拉格朗日能证出的题目,柯西一定可以证出
(但是学习重点是罗尔和拉格朗日,因为这两个使用频率高,且相对用着方便)
(虽然拉格朗日和柯西都是罗尔的推广,但是这两个的证明都是用罗尔定理构造辅助函数所证得,所以罗尔定理的地位更高,即凡是用拉格朗日或柯西解决的问题,用柯西一定可以解决)

(后面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很多都要用到罗尔)

前三个微分中值定理建立了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但仅仅只是建立了一阶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当涉及到高阶导数是,我们需要引入泰勒公式来建立高阶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五)泰勒公式

定理5(皮亚诺型余项泰勒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定理6(拉格朗日型余项泰勒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两个)泰勒公式的本质】:
是建立 f ( x ) f(x) f(x) f n ( x ) f^n(x) fn(x)之间的关系,为我们用高阶导数研究函数奠定了基础。

(即函数与高阶导数之间的关系)

【(两个)泰勒公式的另一个注意点】:
泰勒公式能把任一个函数写成一个多项式加上一个余项(只是余项的形式不一样)是用多项式来逼近这个函数。之所以用多项式逼近这个一般的函数,是因为多项式函数在微积分中的三大基本运算都简单(多项式求极限、多项式求导数、多项式求积分)

【两个泰勒公式的不同点】:

不同点 皮亚诺型 拉格朗日型
条件不同 在点 x 0 x_0 x0 n n n 阶可导 在含有 x 0 x_0 x0 的开区间 ( a , b ) (a,b) (a,b) 内有 n + 1 n+1 n+1 阶导数
余项不同 皮亚诺余项 拉格朗日余项
  • (皮亚诺余项是一个定性的描述,这个余项代表用多项式逼近 f ( x ) f(x) f(x) 时的误差,所以能保证误差比较小,所以把皮亚诺余项型泰勒公式称为局部泰勒公式

  • (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给了余项的具体表达式,可以证明,当 n n n 无限增大时,这个余项在一个这个区间上是趋向 0 0 0 的,所以也把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称为整体泰勒公式

【两种泰勒公式该怎么选用?】:
两种泰勒公式都是研究函数与高阶导数之间的联系,
而局部泰勒公式研究的是局部性态;
整体泰勒公式研究的是整体性态。

【什么叫局部性态?】:
比如说函数在某一点的极限、极值

【什么叫整体性态?】:
比如与极值对应的最值(最值强调的是一个区间上,它是一个整体性态而不是一个局部性态)又比如证明不等式(注意不是说邻域,这里强调的是区间)

x 0 x_0 x0 该怎么选?】:
题目里哪一点提供关于这个函数的导数的信息多, x 0 x_0 x0 就选谁。

【几个具体的泰勒公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上图所示,箭头所指也是一个中值,所以将泰勒公式同上面三个中值定理合称四大中值定理(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带有拉格朗日余项的泰勒公式)

(六)中值定理的几个推广形式

 推论1(导数零点定理)

 推论2(导数介值定理)

 推论3(泰勒中值定理的推广)

这是什么?

(七)积分中值定理 *

这不属于微分中值定理的部分,后面将在《第四章——定积分》进行讲解

二、导数应用

在习得上述中值定理后,可以通过导数与函数之间的关系,以导数作为工具来研究函数的一系列性态

(一)单调性问题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问题归结为导数的正负问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极值问题

1、极值点

极值点是指 x x x 轴上的点,如: x = x 0 x=x_0 x=x0
极大点 = 极大值点
极小点 = 极小值点





2、极值

【 (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极大值与极小值统称为极值,而使其取极值的点 x = x 0 x=x_0 x=x0 被称为极值点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极值点这里有
一个必要条件
两个充分条件

【定理8 (极值的必要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导数等于零 是 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 的必要条件

(解释)
函数在某一点处取到极值,那么这一点的导数一定是等于0
但反过来,导数为0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这里引入一个概念——驻点
【驻点】

导数为 0 0 0 x x x 轴上的点被称为函数的驻点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 该点处需要导数存在
② 导数值为零

【易错易混】:

  • 极值点就是驻点
    极值点不是驻点,极值点不一定是可导点,不一定满足驻点定义
  • 【极值点与驻点之间的关系】:
    • f ( x ) f(x) f(x) 非可导,则
      - 极值点不一定是驻点;
      (如 f ( x ) = ∣ x ∣ f(x)=|x| f(x)=x ,显然在 x = 0 x=0 x=0 有极值,但是在 x = 0 x=0 x=0 处不可导,所以没有驻点)
      - 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虽然驻点上的导数为 0 0 0,但导数为 0 0 0 的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 f ( x ) f(x) f(x) 可导,则
      - 此时极值点一定是驻点;
      - 而驻点不一定是极值点。

【一个函数可能取得极值的点(这里指 x 0 x_0 x0)有且可能只有两种】:
第一种是 导数等于0: f ′ ( x 0 ) = 0 f'(x_0)=0 f(x0)=0 的点
第二种是 导数不存在: f ′ ( x 0 ) f'(x_0) f(x0) 不存在的点

具体是不是极值点,则需要用充分条件进行判定

【定理9(极值的第一充分条件)】

以下两种情况才可使用第一充分: f ( x ) f(x) f(x) x = x 0 x=x_0 x=x0 处可导,或者导数不存在这两种

  • 当在 x 0 x_0 x0 处可导,则保证了 f ( x ) f(x) f(x) x 0 x_0 x0 邻域内可导;
  • 当在 x 0 x_0 x0 处不可导,但需要保证在 x = x 0 x=x_0 x=x0 处连续,也满足第一充分条件的使用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概括为:
在满足条件的基础上,在 x = x 0 x=x_0 x=x0 两侧,一阶导数变号,则这一点肯定有极值
即,看驻点两侧一阶导数是否变号

需要注意,极值可能出现的地方只有两种点,一种是驻点,另一种就是导数不存在的点

【解释】
首先需要在去心邻域可导,其次
1、若 x = x 0 x=x_0 x=x0 处导数为零,说明是驻点,则 x = x 0 x=x_0 x=x0 为极值点
2、若 x = x 0 x=x_0 x=x0 处导数不存在(但在这一点连续),也能说明 x = x 0 x=x_0 x=x0 为极值点

【优劣】

优势 劣势
既可以判定驻点上有没有取得极值;也可以判定导数不存在的点上有没有取得极值 待定点两侧一阶导是否变号可能不便求得(此时引入第二充分条件)



【定理10 (极值的第二充分条件)】

使用二阶导,
一阶导为零,二阶导不为零,则该点一定有极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优劣】

优势 劣势
不用判断 x = x 0 x=x_0 x=x0 一阶导左右是否变号 对函数的要求提高,要求一、二阶导数都要存在;所以只能用于判定驻点,对于一阶导不存在的点不可用

【求极值步骤】:
S 1 S_1 S1:先找出所有可能取得极值的点(导数为零的点(驻点)或者导数不存在的点)
S 2 S_2 S2:用充分条件做判定,便可确定极值。



(三)最大最小值问题

函数的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常见有两个问题(理论问题、应用问题)

 1、求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最大最小值的理论问题

一个函数在端点处不能取极大值,因为极值是邻域,而端点只是一个半邻域。
所以说,在两个端点处只可能取到最值,不能取到极值
所以,在区间内部找到最大(小)值,那么也一定是极大(小)值
先把内部所有可能取的极值点都找到,再与端点值比较,便可以得出最值。

【求最值的步骤】:
S 1 S_1 S1:求函数在开区间内可能的极值点(即驻点和不可导点)
S 2 S_2 S2:求可疑点以及端点处的函数值(最值一定在这些值里面)
S 3 S_3 S3:比较以上各点

下列情况不需要和端点作比较:

若连续函数在开区间内仅有唯一极值点,其中
 若是极小值,就是最小值;
 若是极大值,就是最大值




 2、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题

最大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S 1 S_1 S1:建立目标函数(很关键)
题干中最大(小)量用一个变量的函数表示出来
函数的确定需要以有利于后面求最值这一过程为标准,宁愿确立函数麻烦,也不能让后面求最值的过程麻烦
S n S_n Sn:后面的步骤同“【求最值的步骤】”



(四)曲线的凹凸性

定义 3 凹凸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曲线凹凸性的定义由图像刻画最明显,但是不方便。

所以用二阶导数的正负用来判定曲线的凹凸性
定理1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阶导数的正负刻画函数的增减性
二阶导数的正负刻画函数的凹凸性

  拐点

曲线凹凸性发生变化的点(面上的 点)
(极值点是x轴上的点(线上的点))

【拐点的判定(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这里同样也是一个必要两个充分
(对应极值点的一个必要两个充分)
可同极值点一起理解记忆
区别在于这里将导数阶数统统抬高一阶

【定理(拐点的必要条件)】

且点 ( x 0 , f ( x 0 ) ) (x_0,f(x_0)) (x0,f(x0)) 为曲线 y = f ( x ) y=f(x) y=f(x) 的拐点

【定理(拐点的第一充分条件)】

y = f ( x ) y=f(x) y=f(x) 在点 x 0 x_0 x0 的某去心邻域内二阶可导,且 f ′ ′ ( x 0 ) = 0 f''(x_0)=0 f(x0)=0 (或 f ( x ) f(x) f(x) x 0 x_0 x0 处连续).
  (1)

极值点 拐点
必要条件 一阶导为 0 0 0 二阶导为 0 0 0
第一充分条件 一阶导为0,一阶导两侧变号 二阶导为0,二阶导两侧变号
第二充分条件 一阶导为0,二阶导不为0 二阶导为0,三阶导不为0




(五)渐近线

渐近线有三种:水平渐近线、垂直渐近线、斜渐近线

1、水平渐近线

一条曲线最多可以有两条水平渐近线,
两个方向可以有不同的水平渐近线
(如: a r c t a n x arc{tanx} arctanx

2、垂直渐近线

一条曲线最多可以有无数条垂直渐近线
如: t a n x tanx tanx

  • 因为垂直渐近线极限趋向无穷,所以分母为0的点一般是可疑点


   lim ⁡ x → x 0 f ( x ) = ∞ \lim_{x\to x_0}{f(x)}=\infty limxx0f(x)=(或 lim ⁡ x → x 0 − f ( x ) = ∞ \lim_{x\to x_0^-}{f(x)}=\infty limxx0f(x)=,或 lim ⁡ x → x 0 + f ( x ) = ∞ \lim_{x\to x_0^+}{f(x)}=\infty limxx0+f(x)=
那么
   x = x 0 x=x_0 x=x0 是曲线 y = f ( x ) y=f(x) y=f(x)垂直渐近线


【求垂直渐近线】

S 1 S_1 S1先找间断点
  一般是函数的无定义点


S 2 S_2 S2间断点处取极限
  左右极限任意一侧趋于 ∞ \infty 即存在垂直渐近线

【Notes】

  • 对于垂直渐近线
    间断点处任意一侧极限趋于 ∞ \infty 即可证明垂直渐近线存在

3、斜渐近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一条曲线的某一侧,水平渐近线与斜渐近线最多只能存在其中一个。



(六)函数作图

【作图步骤】:
S_1、找定义域
S_2、求一阶导数

目的是为了找单调区间,进而确定极值

S_3、求二阶导数

目的是为了确定凹凸区间,以及拐点

S_4、求渐近线

实质上函数作图是对上述内容的综合应用



(七)曲线的弧微分与曲率

 1、曲线的弧微分

【弧微分基本公式】

( d s ) 2 = ( d x ) 2 + ( d y ) 2 (ds)^2=(dx)^2+(dy)^2 (ds)2=(dx)2+(dy)2

(1)直角坐标系下的弧微分

L L L y = f ( x ) y=f(x) y=f(x),则 d s = 1 + f ′ 2 ( x ) d x ds=\sqrt{1+f'^2(x)}dx ds=1+f2(x) dx

(2)参数方程形式的弧微分

L L L { x = ϕ ( t ) , y = ψ ( t ) , \begin{cases}x=\phi(t), \\y=\psi(t), \end{cases} { x=ϕ(t),y=ψ(t), d s = ϕ ′ 2 ( t ) + ψ ′ 2 ( t ) d t ds=\sqrt{\phi'^2(t)+\psi'^2(t)}dt ds=ϕ2(t)+ψ2(t) dt

(3)极坐标形式的弧微分

L L L r = r ( θ ) r=r(\theta) r=r(θ),则 d s = r 2 ( θ ) + r ′ 2 ( θ ) d θ ds=\sqrt{r^2(\theta)+r'^2(\theta)}d\theta ds=r2(θ)+r2(θ) dθ.


 2、曲线的曲率

描述曲线的弯曲程度

(1)曲率
K = ∣ y ′ ′ ∣ ( 1 + y ′ 2 ) 3 2 K= \frac{|y''|}{(1+y'^2)^{\frac{3}{2}}} K=(1+y2)23y

(2)曲率半径
R = 1 K R=\frac{1}{K} R=K1




三、常考题型与典型例题

(一)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及确定曲线的凹向和拐点向

【例】

  • 极值点只有两种“存在形式”
    • 驻点
    • 导数不存在的点
  • 注意题干说明,图像为一阶导数图像,而不是函数图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拐点

拐点所对应的点处的二阶导数为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典】求单调区间、凹凸区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求渐近线

历年常考题型,常出现在选填中。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题】求渐近线

求渐近线的常规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方程的根

求方程的根等价于求对应函数的零点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

  • 1、方程根的存在性(实质为 f ( x ) f(x) f(x) 零点的存在性)
  • 2、方程根的个数

 1、方程根的存在性

常用方法: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 | 罗尔定理

连续函数的零点定理有两个条件:
 一是函数在闭区间连续;
 二是函数两端点处函数值异号。

当使用零点定理的条件不满足时(一般是第二个条件不好验证),此时用罗尔定理
即找到 f ( x ) f(x) f(x) 的一个原函数 F ( x ) F(x) F(x),此时 f ( x ) = 0 f(x)=0 f(x)=0 F ′ ( x ) = 0 F'(x)=0 F(x)=0

 2、方程根的个数问题

常用方法:单调性 | 罗尔定理推论

一般由存在性得存在,再由单调性证明唯一

罗尔定理推论:
 如果一个函数 n n n 阶导数不为零,问方程 f ( x ) = 0 f(x)=0 f(x)=0 最多多少根(强化班讲)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四)不等式的证明

常用方法:单调性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最大最小值的方法

待证不等式往往需要观察整理

  • 方法一:(使用频率最高)
    使用场景:导数简单,正负易于判断
    如:求证 f ( x ) > = g ( x )      x 属 于 [ a , b ] f(x)>=g(x)\;\;x属于[a,b] f(x)>=g(x)x[a,b]
    方法:令 F ( x ) = f ( x ) − g ( x ) > = 0 F(x)=f(x)-g(x)>=0 F(x)=f(x)g(x)>=0
    只需证出: F ( a ) = 0 , F ′ ( x ) > 0 F(a)=0,F'(x)>0 F(a)=0,F(x)>0 即可
  • 方法二:
    出现同一函数在两点处函数值的差,此时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两个常用基本不等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中值定理的证明

目前只是一些基础题

【例】

  • 很多真题都是基于本题改编的
  • n n n 个点函数值相同,则可通过多次罗尔定理得出最多存在 ( n − 1 ) (n-1) (n1) 阶导为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本题在证明导数大于零时,在右端点大于左端点处用拉格朗日
在证明导数小于零时,在右端点小于左端点处用拉格朗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由上题一阶导数不同区间使用拉格朗日的思想,延伸到对二阶导数使用拉格朗日
在一阶导数不同区间使用拉格朗日,从而创造对二阶导数使用拉格朗日的条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 第(1)问可用介值定理,也可用零点定理
  • 构造辅助函数是一个常规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中值定理证明题专题(汤家凤)

(一)证明 n n n 阶导为零

证明一个函数在某点处的若干阶导为零,可认其为罗尔型命题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待证结论仅含有一个中值

当待证结论中只有一个中值时,一般根据结论的具体形式,分为以下三种解答方式:


方法一:还原法
  当待证结论满足以下三个特征,则用还原法,具体特征如下:

  • 待证结论只有一个中值,如: ξ \xi ξ
  • 待证结论只有两项
  • 待证结论两项中的导数阶数相差一阶

方法二:分组构造法
  当不满足还原法的三个特征时,一般用分组构造法。

  • 一是待证结论多于两项,则用分组构造法使其满足还原法条件,再用还原法解答;
  • 二是待证结论导数阶数相差不止一阶,则通过加一项减一项来补充,在用分组构造使其满足还原法的条件,最后用还原法解答。

方法三:未见到,后续补充

[情形一:还原法]

【例】还原法题型

还原法:
注意三个特征

  • 只有一个中值
  • 两项
  • 差一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形二:分组构造法]

【例】分组法解题

本题不满足还原法的三特征,使用的是分组构造法;进而满足还原法特征,再使用的还原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拉个朗日中值定理的用法

【例】见同函数相减,用拉

同一函数不同函数值相减,一般直接用拉格朗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见同函数相减用拉

同一函数不同函数值相减,一般直接用拉格朗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联想】

  • 见到函数值相加,拿到手就要想到介值定理
  • 介值定理区间,零点定理开区间

【例】见三点函数值,通常两次拉格朗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待证结论中有至少两个中值

  情形一:只有 f ′ ( ξ ) f'(\xi) f(ξ) f ′ ( η ) f'(\eta) f(η) 的形式

除此之外只可有常数,不可有其他的有关中值的任意形式存在

【例】双中值_情形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形二: ξ \xi ξ η \eta η 复杂度不同

曾经是主流题型
ξ \xi ξ η \eta η 为两部分,保留复杂部分

其中,复杂部分有两种

① 复杂部分为一阶导形式,则用拉格朗日

② 复杂部分为一阶导之比的形式,则用柯西

【例】双中值的情形二(两个中值复杂度不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五)待证结论中含有 a a a b b b ξ \xi ξ

这里注意,只有一个中值,以及两个待定字母
(前面所见的为两个中值,两个待定字母,勿混淆)

  这类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形:
第一:待定字母与单中值可分离

将待定字母与中值分离,处理待定字母部分
由表达式性质进而决定用拉格朗日或是柯西(一般就这两种,别无他法)

第二:待定字母与单中值不可分离

(以后补充)

情形一:可分离型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情形二:不可分离型

五、错题

【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6323561/article/details/1140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