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 Loss

1、CTC 主要解决的问题

CTC Loss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当label长度小于模型输出长度时,如何做损失函数。

一般做分类时,已有的softmax loss都是模型输出长度和label长度相同且严格对齐,而语音识别或者手写体识别中,无法预知一句话或者一张图应该输出多长的文字,这时做法有两种:seq2seq+attention机制,不限制输出长度,在最后加一个结束符号,让模型自动和gt label对齐;另一种是给定一个模型输出的最大长度,但是这些输出并没有对齐的label怎么办呢,这时就需要CTC loss了。
 

2、对比传统方法

在传统的语音识别的模型中,我们对语音模型进行训练之前,往往都要将文本与语音进行严格的对齐操作。这样就有两点不太好:
 1. 严格对齐要花费人力、时间。
 2. 严格对齐之后,模型预测出的label只是局部分类的结果,而无法给出整个序列的输出结果,往往要对预测出的label做一些后处理才可以得到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成熟的开源对齐工具供大家使用,但是随着deep learning越来越火,有人就会想,能不能让我们的网络自己去学习对齐方式呢?因此CTC(Connectionist temporal classification)就应运而生啦。
  想一想,为什么CTC就不需要去对齐语音和文本呢?因为CTC它允许我们的神经网络在任意一个时间段预测label,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输出的序列顺序只要是正确的就ok啦~这样我们就不在需要让文本和语音严格对齐了,而且CTC输出的是整个序列标签,因此也不需要我们再去做一些后处理操作。
  对一段音频使用CTC和使用文本对齐的例子如下图所示:

如上图,传统的Framewise训练需要进行语音和音素发音的对齐,比如“s”对应的一整段语音的标注都是s;而CTC引入了blank(该帧没有预测值),“s”对应的一整段语音中只有一个spike(尖峰)被认为是s,其他的认为是blank。对于一段语音,CTC最后的输出是spike的序列,不关心每一个音素对应的时间长度。
 

与传统神经网络主要区别
训练流程和传统的神经网络类似,构建loss function,然后根据BP算法进行训练,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的神经网络的训练准则是针对每帧数据,即每帧数据的训练误差最小,而CTC的训练准则是基于序列(比如语音识别的一整句话)的,比如最大化p(z|x)p(z|x) ,序列化的概率求解比较复杂,因为一个输出序列可以对应很多的路径,所有引入前后向算法来简化计算。

输出

语音识别中的DNN训练,每一帧都有相应的状态标记,比如有5帧输入x1,x2,x3,x4,x5,对应的标注分别是状态a1,a1,a1,a2,a2。
CTC的不同之处在于输出状态引入了一个blank,输出和label满足如下的等价关系:

F(a−ab−)=F(−aa−−abb)=aab

多个输出序列可以映射到一个输出。

前期准备

前后向算法

考虑到计算p ( l ∣ x ) p(l|x)p(l∣x)需要计算很多条路径的概率,随着输入长度呈指数化增加,可以引入类似于HMM的前后向算法来计算该概率值。
为了引入blank节点,在label首尾以及中间插入blank节点,如果label序列原来的长度为U,那么现在变为U’=2U+1。

前向

参考:CTC Loss和Focal CTC Loss

参考:CTC loss 理解

参考:CTC学习笔记(二) 训练和公式推导

参考:《Supervised Sequence Labelling with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hapter7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uluwangriyue/article/details/115284115
C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