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外观
好句摘录
我的青春印在比萨店
- 选择和一个人生活,意味着选择了他的生活方式。
- 选择一个人,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同样,告别一个人,也是和一种生活方式诀别。
老男人的桃花源
- 库伯勒·罗丝认为,人面对痛苦会经历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协商、消沉,最后才是接受。
- 我并非一无所有,我有积极的世界可以回归。
- 有人总结过,朋友的来源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有着共同的生活经历,一类是有着共同的人生志趣。
- 人生就是这样,携手一生,记住的都是点点滴滴不完美的小事,凝聚成我们心中的完美。
- 我亲爱的孩子,我希望你有一天也和我一样,在漫漫人生道路上,能找到一位像你不完美的完美伴侣。
- 我们习惯了有颜色的世界。
- 我们再也回不到那“美好”的古代了,那妻妾成群和睦相处的画面一去不复返。今天是一个不再纵容人类原始欲望的时代,是一个用社会规则和道德包裹着的时代。这恐怕不是男人们情愿选择的时代。原始欲望最终挑战的是我们安身立命的老巢。
御夏之冬
- 当生活遇到瓶颈,我们总要去敲碎它,敲出一个突破口,蜕变,成长,认识新的自己。
- 对中国人来说,假如高考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那报志愿则是一生中最草率的事。
- 性格终究是天生的,有人在独处时也仿若狂欢,有人在狂欢中也恍若独处。
- 人生是没有底的。
- 从一无所有到春风得意总是漫长的,但从春风得意到一无所有却可以快的猝不及防。
- 米卢那:“态度决定命运”。
- 生活没有假设。
- 有惊无险和失而复得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两个词。
- 当我去拥抱这美丽的人间生活,高山绿野纵然明澈,红唇紫衫亦不容错过。若不趁姣好年华锦衣而行,待老去,只能在病房中灰棉素裹。
- 真的感觉痛苦的时候,身边围绕再多人,也激不起自己讲话的兴趣。
- 我在疼痛和抑郁的过程中深深觉得,即使再亲近的人,也无法代替你承受痛苦。
- 人生的本质是孤独,深深的、深深的孤独。
- 久病床前无孝子。
- 人生在世,每个人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
- 人在消沉的时候,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决定。
- 《圣经·启示录》写道:“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 “真正让我感到她生命终止的、她已离我而去永远不会再来的,既不是没有了呼吸,也不是心脏不再跳动,而是她那双不论何时何地、总在追随我的、充满慈爱的目光,以及永远地关闭在她眼睑的后面,再也不会看着我了”。
- 我给自己找借口,最终成了刺痛自己的那柄刀,我要用一生来舔舐它留下的血与痛。
- 世间唯有爱无法强迫,唯有死亡无法挽回。
- 生老病死,原本就是每人终将面对的自然现象。如道家所言: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或如基督教所述:生,固然可喜;死,亦应可贺。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生又有什么值得高兴呢,死又有什么可痛苦的呢?表示有时生并不一定就是快乐的, 死也不一定是痛苦的。
- 死亡若是终将抵达的终点,我们每个人的旅途归根到底都是有限的。若不能决定它的长短,与其活在与未知的抗争中,不如放下心结,去充分体验大千世界的每一刻。
- 生活就是一场盛大的狂欢,笑吧,闹吧,累了,不想玩了,就把总闸一关,灯灭,人息。
- 释迦牟尼成佛后的第一句话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他的本意是,人在宇宙中是顶天立地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不必听命于任何人或任何超乎人的神。
- 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可以带去。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陌上流年,且吟且行,素心如简,代莲花开尽,便是清欢。
- 无论时间过去多久,那些曾经挚爱的人,都始终刻骨铭心。
-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在短暂的人生中,你和你爱的人相处的时间其实是有限的。意识到这一点,那些原本质朴平淡的时光,变值得你全身贯注去享受。
- 人生原本是一场反反复复的自我救赎,有迂回,但趋势是愈挫愈勇,愈行愈开阔。
- Life is not the amount of breaths you take,it’s the moments that take your breath away.(生命的真谛不在于你有多久的呼吸,而在于那些让你无法呼吸的珍贵瞬间。)
原来你也痛苦过
- 独自旅行,听上去是一个很孤独的概念,但恰恰相反,其最美妙的部分在于:你没有和任何人在一起,但你可以和任何人在一起。
- 我想,既然一个健康的人也会关注疾病,为什么一个平静的人不能去讨论痛苦呢?它并不沉重,也并不遥远。它很平常,且每个人终将面对。
- 人类历史就像一个苦难的池塘,喜悦与和平就像池塘里的浮萍,人们在浮萍间跳跃,却无法忽视脚下的苦难,必须正视、面对。
- 这次旅行后,我开始倾向另一种人生哲学,可以用柴静的话来总结:“他人经受的,我必经受。”也就是说,不用畏惧任何突发的坏事,也不用抗拒任何内生的情绪。所有的经历既是佛家所说的“无常”,也是鬼脚七所说的“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鬼脚七认为:人活一生,总要活得有趣些,也许一味地迎合世界和现实,并不是最好的成长方式,你要做的就是坚持:做自己。当你找到自己,世界就会找到你。
- 我想,往往最坏的经历,才能带来最透彻的成长,才能构建一个成熟的、不再愚蠢的个体。
- 与其试图将快乐最大化或最小化,不妨坦然地接受最真实地自己。
- 让人无法释怀地往往不是时间本身,而是想要而得不到地执念。
- 如果你没有能力让客观现状做任何改变,就只能修炼自己地内心,让自己坦然接受所有现状,将他们视为生活的死茧,并在死茧上生出新的血肉。
- 为什么世界上总有“雪上加霜”这种情况,因为当事情开始往坏的方向发展时,坏的情绪就会引发更多的坏事发生。
- 当我们把思维机中在坏情绪上,就给了它更多的能量。不给它能量,它就无以为继。
- 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说过:“我们感觉很不好的时候,会一直想要从这个泥沼中挣扎地逃出来。我们藉由很多逃避策略不去面对它,压抑它,否定它,排斥他。你记住:’凡是你抗拒的,都会持续。‘ 因为当你抗拒某件事情或是某种情绪的时候,你会聚焦在那种情绪或事件上,这样就赋予它更多的能量,它就更强大了。 ”
-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预言家。
- 内在力量强大的人可以不受苦。
- ⭐
我无法祝你一帆风顺,因为那不可能。我祝你在风暴来临的时候,能够依然是自己内心的舵手
。
西安古城在
- 那一刻起,我的故乡和我的父亲,不再是触手可及的依靠,而是一个定心丸,一条退路,一条尽管我可能永远不会走却不能没有的退路。
- 黄沙断碛[qì]于回转,长安城渐行渐远.
- 君不见,外州客,长安道,一回来,一会老。
别爱曼哈顿
- 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旅行,没有哪两个人的路径完全一致。
- 性格决定命运,选择决定命运。
- “人有时要给自己一点恐惧和压力,一旦扛过茫然的阶段就会进入加速期”。
- 所有的追逐,最终不过是青葱的记忆与成长。
- 常言道:“嫁给一个人,其实是嫁给了一种生活方式”。
- “你选择住在哪儿,就选择了哪儿的人生”。
- 生命就在‘身份’这个虚无的概念里纠结和蹉跎了。
- 我一直坚信,路走得远了,景看得多了,会让人更加睿智。但现在看来,思考者看得越多就能沉淀越多悲天悯人的思想,而没心没肺的人看得越多则会平添越多激情和斗志。
- 好奇心可以让人保持好记忆力,大千世界每个角落的苍翠与生机,会一直如烈焰,驱使人不知疲倦地往前走,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如此辽阔,无所不能。
待渡香港
- 香港的昼与夜,就像《百年孤独》里写的那样,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
- 唯有孤独永恒。
西七路往事
- “我希望你记得,我们分开的日子里,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是最爱你”。
- 人都是虚荣的生物。
- 希阿荣博堪布在回忆上师法王如意宝的文章种写道:“每一段清净无染的师徒传承都源于殊胜无比的累世因缘。”
- 我们在平行的空间里忙于应付自己眼前的境遇,只是不知今天为之劳碌的人和事,数年之后,是否也值得这样去怀念。
那些能让我快乐的事
- 原来人生的哲学,是举重若轻。
- 我清楚我没有那么高尚,我是需要这样的贫穷与真诚来帮自己寻找缺失的幸福感和存在感。
- 生活因为有未来而值得期待,却也因为有未来而被未来的责任感所绑架。
- 我知道怎样让自己快乐,但却不容许自己那样做。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这是一种深度的内在纠结,是自我选择,是因为人类社会现阶段还没有完善到能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和安全感。
后记 - - -每个人都是星宿,修行于凡尘
- 我是个喜欢听故事的人,我对世间百态有着深深的好奇和敬畏。
- 尽管在快乐的凡人和痛苦的哲学家之间,大部分人选择前者。但成长如激流,在将人生不断推向新的高度的同时,也不断将人推向后者。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智慧和阅历,也累积了越来越多的想不通。度过了万马奔腾,度过了金融海啸,度过了乞力马扎罗,却度不过自己。
- 痛苦是有价值的,但痛苦不是我们的目的。
每个人都是赶路人,赶路去寻找答案,去寻找真实的自己
。 - 文学的基础是眼界和阅历,是对事实的认知理解,有了这些才有发言权。
- 我不能成为一个改变时代的人,至少我可以有一个前台的席位,去注目并记录这个时代。
- 人如星宿,修行与凡尘。要经历几亿次草履虫的轮回,才能有机会做一次有名有姓的赶路人。
- 我也希望能赶好自己的路,积硅步至千里,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