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为基础使用流程。
1. 打开软件,选择新建工程
2. 确认创建新工程
3. 选择创建工程名及路径
4. 选择创建工程类型,一般选择RTL
5. 选择FPGA芯片型号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回复:
13301014 查看本文章

6. 以下为工程概况,其中框中为选择的芯片型号,点击finish
7. 添加Xilinx官方IP核
(此处强调为官方IP,是因为IP也可以用户自定义内容后封装成IP,后期会讲)
8.选择需要的IP,如下为IBERT的IP核
9. IP核的设置界面
(此处以IBERT为例,大部分其它类型IP操作雷同)
IP设置完,点击OK即可。
10. 在该工程内添加新文件
11.可添加的文件有三种,源文件、约束文件、仿真文件。
11.1以下添加为工程源文件
源文件名及格式(此处选择verilog格式)
新建好的源文件如下,点击finish即可
11.2以下添加为约束文件(内容为芯片引脚、电平、时钟约束等)
11.3以下添加为仿真文件(仿真源文件逻辑功能等是否满足设计)
文件添加完成后,打开各文件添加相应内容(略)
12. 点击bitstreams,执行编译综合、实现、生成bit文件
如下弹窗点击yes,
bit文件生成完成,会弹窗如下,如果界面选项不需要,直接点击cancel
生成的.bit文件可用于测试;
生成.mcs或者.bin文件,可以固化(固化的前提,是FPGA外挂了存储型芯片,如Nor 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