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之前的两篇文章,已经将kafka和zookeeper都安装成功了。公司杂事比较多,一直没工夫继续往后面学习,今天救来初步探究下kafka的原理。当然,目的不是为了一次就彻底搞懂,那也不现实。目的主要下面几个:
- 未来使用kafka的时候,如果有各种问题,能方便定位
- 在和java整合的时候,能知道重要的整合点在哪里,比方我比较关心的ack问题
- 对组件的学习,使用只是入门,原理才是进阶
kafka基础架构和术语解释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如果看到这张图你很懵逼,木有关系!我们先来分析相关概念
Producer:Producer即生产者,消息的产生者,是消息的入口。
kafka cluster:
-
Broker:Broker是kafka实例,每个服务器上有一个或多个kafka的实例,我们姑且认为每个broker对应一台服务器。每个kafka集群内的broker都有一个
不重复
的编号,如图中的broker-0、broker-1等…… -
Topic:消息的主题,可以理解为消息的分类,kafka的数据就保存在topic。在每个broker上都可以创建多个topic。
-
Partition**:Topic的分区,每个topic可以有多个分区,分区的作用是做负载,提高kafka的吞吐量。同一个topic在不同的分区的数据是不重复的,partition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一个的文件夹!
分区的负载均衡时如何去做的?
- Replication**:每一个分区都有多个副本,副本的作用是做备胎。当主分区(Leader)故障的时候会选择一个备胎(Follower)上位,成为Leader。在kafka中默认副本的最大数量是10个,且副本的数量不能大于Broker的数量,follower和leader绝对是在不同的机器,同一机器对同一个分区也只可能存放一个副本(包括自己)。
为什么分区的leader和副本follower必须在不同机器上?
- Message:每一条发送的消息主体。
Consumer:消费者,即消息的消费方,是消息的出口。
Consumer Group:我们可以将多个消费组组成一个消费者组,在kafka的设计中同一个分区的数据只能被消费者组中的某一个消费者消费。同一个消费者组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一个topic的不同分区的数据,这也是为了提高kafka的吞吐量!
那如果消费者组的消费者数量大于分区数量了怎么办?
Zookeeper:kafka集群依赖zookeeper来保存集群的的元信息,来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我们对相关的术语做了解释,顺带地提出了几个问题,本篇中会逐步对这几个问题做出回答。
流程分析
接下来再结合上面的结构图分析kafka的工作流程,如果上面的术语解释看完了还是蒙圈,没关系的,等流程走完,一切都会变得清晰。
消息中间件,我相信,做应用的人已经是接触得烂烂得了。这里不展开消息中间件的模式、意义之类的东西。kafka本来也属于中间件得一种,就直接讲了。
发送数据
上图中大家发现一些很细节的东西么有?
-
在producer发送数据的时候,首先必须通过某种均衡的策略,判定自己此次的数据发送要选择哪个分区,并且一定是发送给这个分区的leader,例如现在topicA存在两个分区,分别叫做partition0,partition1,
partition0的两个副本分别是partition0—副本A,partition0—副本B partition1的两个副本分别是partition1—副本C和partition1—副本D。 假设此次负载均衡之后,将要往partition0发送数据,那么将发送partition0的leader! 复制代码
-
consumer在消费的时候,也只会找leader进行消费!
-
leader和follower之间会同步生产者发送的数据
发送数据的流程图如下:
额,大家不要像我一样是个小迷糊哈。虽然leader和follower是在一个框框里面的,但是他们一定在不同机器上面,为啥,因为leader就是主分区,follower说白了就是备胎,备胎和主分区在一起就没意义了,如果有天这机器挂了,那么备胎就和主分区一起挂掉了!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消息写入leader后,follower是主动的去leader进行同步的!producer采用push模式将数据发布到broker,每条消息追加到分区中,顺序写入磁盘,所以保证同一分区内的数据是有序的!写入示意图如下:
上面说到数据会写入到不同的分区,那kafka为什么要做分区呢?相信大家应该也能猜到,分区的主要目的是:
1、 方便扩展。因为一个topic可以有多个partition,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扩展机器去轻松的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量。
2、 提高并发。以partition为读写单位,可以多个消费者同时消费数据,提高了消息的处理效率。
熟悉负载均衡的朋友应该知道,当我们向某个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服务端可能会对请求做一个负载,将流量分发到不同的服务器,那在kafka中,如果某个topic有多个partition,producer又怎么知道该将数据发往哪个partition呢?kafka中有几个原则:
1、 partition在写入的时候可以指定需要写入的partition,如果有指定,则写入对应的partition。
2、 如果没有指定partition,但是设置了数据的key,则会根据key的值hash出一个partition。
3、 如果既没指定partition,又没有设置key,则会轮询选出一个partition。
保证消息不丢失是一个消息队列中间件的基本保证,那producer在向kafka写入消息的时候,怎么保证消息不丢失呢?其实上面的写入流程图中有描述出来,那就是通过ACK应答机制!在生产者向队列写入数据的时候可以设置参数来确定是否确认kafka接收到数据,这个参数可设置的值为0、1、all。
- 0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不需要等到集群的返回,不确保消息发送成功。安全性最低但是效率最高。\
- 1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只要leader应答就可以发送下一条,只确保leader发送成功。\
- all代表producer往集群发送数据需要所有的follower都完成从leader的同步才会发送下一条,确保leader发送成功和所有的副本都完成备份。安全性最高,但是效率最低。
可以预见未来我们大部分情况下会采取all模式!
最后要注意的是,如果往不存在的topic写数据,能不能写入成功呢?kafka会自动创建topic,分区和副本的数量根据默认配置都是1。
保存数据
Producer将数据写入kafka后,集群就需要对数据进行保存了!kafka将数据保存在磁盘,可能在我们的一般的认知里,写入磁盘是比较耗时的操作,不适合这种高并发的组件。Kafka初始会单独开辟一块磁盘空间,顺序写入数据(效率比随机写入高)。
Partition 结构
前面说过了每个topic都可以分为一个或多个partition,Partition在服务器上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一个的文件夹,每个partition的文件夹下面会有多组segment文件,每组segment文件又包含.index文件、.log文件、.timeindex文件(早期版本中没有)三个文件, log文件就实际是存储message的地方,而index和timeindex文件为索引文件,用于检索消息。
而分区是由多个Segment组成的,是为了方便进行日志清理、恢复等工作。每个Segment以该Segment第一条消息的offset命名并以“.log”作为后缀。另外还有一个索引文件,他标明了每个Segment下包含的Log Entry的offset范围,文件命名方式也是如此,以“.index”作为后缀,如下:
如上图,这个partition有三组segment文件,每个log文件的大小是一样的,但是存储的message数量是不一定相等的(每条的message大小不一致)。文件的命名是以该segment最小offset来命名的,如000.index存储offset为0~368795的消息,kafka就是利用分段+索引的方式来解决查找效率的问题。
Message结构
上面说到log文件就实际是存储message的地方,我们在producer往kafka写入的也是一条一条的message,那存储在log中的message是什么样子的呢?消息主要包含消息体、消息大小、offset、压缩类型……等等!我们重点需要知道的是下面三个:
1、 offset:offset是一个占8byte的有序id号,它可以唯一确定每条消息在parition内的位置!
2、 消息大小:消息大小占用4byte,用于描述消息的大小。
3、 消息体:消息体存放的是实际的消息数据(被压缩过),占用的空间根据具体的消息而不一样。
存储策略
无论消息是否被消费,kafka都会保存所有的消息。那对于旧数据有什么删除策略呢?
1、 基于时间,默认配置是168小时(7天)。
2、 基于大小,默认配置是1073741824。
需要注意的是,kafka读取特定消息的时间复杂度是O(1),所以这里删除过期的文件并不会提高kafka的性能!
消费数据
消息存储在log文件后,消费者就可以进行消费了。与生产消息相同的是,消费者在拉取消息的时候也是找leader去拉取。
多个消费者可以组成一个消费者组(consumer group),每个消费者组都有一个组id!同一个消费组者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一topic下不同分区的数据,但是不会组内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分区的数据!!!是不是有点绕。我们看下图:
图示是消费者组内的消费者小于partition数量的情况,所以会出现某个消费者消费多个partition数据的情况,消费的速度也就不及只处理一个partition的消费者的处理速度!如果是消费者组的消费者多于partition的数量,那会不会出现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个partition的数据呢?上面已经提到过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多出来的消费者不消费任何partition的数据。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建议消费者组的consumer的数量与partition的数量一致!
在保存数据的小节里面,我们聊到了partition划分为多组segment,每个segment又包含.log、.index、.timeindex文件,存放的每条message包含offset、消息大小、消息体……我们多次提到segment和offset,查找消息的时候是怎么利用segment+offset配合查找的呢?假如现在需要查找一个offset为368801的message是什么样的过程呢?我们先看看下面的图:
1、 先找到offset的368801message所在的segment文件(利用二分法查找),这里找到的就是在第二个segment文件。
2、 打开找到的segment中的.index文件(也就是368796.index文件,该文件起始偏移量为368796+1,我们要查找的offset为368801的message在该index内的偏移量为368796+5=368801,所以这里要查找的相对offset为5)。由于该文件采用的是稀疏索引的方式存储着相对offset及对应message物理偏移量的关系,所以直接找相对offset为5的索引找不到,这里同样利用二分法查找相对offset小于或者等于指定的相对offset的索引条目中最大的那个相对offset,所以找到的是相对offset为4的这个索引。
3、 根据找到的相对offset为4的索引确定message存储的物理偏移位置为256。打开数据文件,从位置为256的那个地方开始顺序扫描直到找到offset为368801的那条Message。
这套机制是建立在offset为有序的基础上,利用segment+有序offset+稀疏索引+二分查找+顺序查找等多种手段来高效的查找数据!至此,消费者就能拿到需要处理的数据进行处理了。那每个消费者又是怎么记录自己消费的位置呢?在早期的版本中,消费者将消费到的offset维护zookeeper中,consumer每间隔一段时间上报一次,这里容易导致重复消费,且性能不好!在新的版本中消费者消费到的offset已经直接维护在kafk集群的__consumer_offsets这个topic中.
本篇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