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水平全球第二,数据中心发挥巨大作用

由IDC、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联合编制的《2021-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在北京发布,数据表明了全球主要国家 GDP、数字经济与计算力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互拉动作用
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 1.8%
 

一、全球算力格局基本形成——中国位居前列

从国家排名来看,绝大部分国家算力评分均有所提升,其中中国计算力水平增幅最大。评估结果显示,美国和中国分别以77分和70分位列前两位,同处领跑者位置。

报告指出,全球各国算力格局已初步形成,美国和中国作为领跑者阵营国家,在全球算力领域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二、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

从算力形态来看,人工智能计算和边缘计算成为市场增长重要力量。

报告显示,综合15个国家来看,AI算力支出占总算力支出从2016年的9%增加到12%,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5%边缘计算作为平台型技术,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提供重要的承载能力。


未来5年,全球对边缘位置的算力投资增长速度将远快于核心位置,到2025年,全球边缘计算服务器支出占总体服务器比重将从14.4%提升到24.9%

中创算力:边缘计算、人工智能

商鼎云——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商鼎云作为承载数据永久存储、切片加密传输、边缘算力需求的基础平台,已然成为支撑数据灾备、算力调度、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设施。

一体化机柜——边缘计算网络资源池

通过中创技术团队的努力钻研,自主研发搭载了商鼎云可信算力平台的一体化机柜,集制冷、监控、消防、可信计算、数据灾备等多套系统,通过监控系统对各节点子系统实行统筹管理,算力资源统一调度,实现数据一站式部署和管理。

点对点传输直接就近处理数据,做到了低延时、高传输特点,也避免了资源浪费,通过部署高密度一体化机柜形成庞大边缘计算网络资源池,企业能够自定义整个计算网络内使用的节点、资源和服务方式,构建适合自己业务应用,且极具安全性的私有网络。

三、数据中心助推数字经济建设

数据中心体量、能耗水平、存储/网络基础设施支持在宏观层面为计算能力、计算效率和应用水平提供保障。


报告显示,中美两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优势十分突出,合计体量在15个国家中占比超过50%。美国依然是拥有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最多的国家,几乎是中国的四倍。不过,在云计算持续快速发展以及新基建政策的推动下,中国数据中心数量展现出较好增长势头。


我国今年正式启动的“东数西算”工程也明确了未来数据中心的建设、布局重点。除了政府的引导,更重要的还是要发挥市场作用,扩大协同效应带来算力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在2021年中创就已经在乌兰察布(内蒙古)部署大型集群,助推数据中心的建设。从节能减排、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产业集群效益,中创凭借自身独特优势和发展眼光,已在全国构建高密度矩阵算力池加存储池的智慧网络

四、中创算力:构建算力数据中心

2021年12月30日中创和人民网·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达成合作共识,依托人民网·人民数据(国家大数据灾备中心)强大公信力、传播力等信誉背书共建“算力数据中心”项目。

算力数据中心的建立可承接政府、企业、个人数据存储、可信计算需求,并致力于做好数据的“存、管、用”工作,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现代化深入融合。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中创算力将带动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发展。促进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中部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57995426/article/details/123847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