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history:历史命令功能
可以用上下箭头来找到之前执行过的命令,系统默认情况下会记录1000条历史命令。这些历史命令会被记录在~/bash.history,但记录的是上次登录以前所执行过的命令,而当前执行的命令都会被暂时存放在内存中,当成功注销系统后,这些历史命令才会记录到~/.bash_history中去。如果想修改默认记录的历史命令条数,编辑/etc/profile配置文件,找到HISTSIZE,后边的数字就是会记录历史命令的条数。
history 【子选项】
子选项:
-c 清空历史命令
-w 把缓存中的历史命令写入历史命令的保存文件中。
如果不手工指定历史文件保存文件,则放入默认历史命令保存文件,~/.bash_history
历史命令的调用:
使用“↑↓”箭头调用以前的历史命令。
使用”!n“重复执行第n条历史命令。
使用“!!”重复执行上一条命令。
使用”!字符串“重复执行最后一条以该字符串开头的命令。
使用“!$“重复上一条命令的最后一个参数。
2.Tab补全功能
此功能可以自动补全文件或命令,用TAB不能补全出来,那么就说明这个命令不存在或者文件不存在
在Centos7当中增强了补全功能,不仅仅能够补全命令。还可以补全命令之后的选项,启动服务的服务名称等
3.alias别名功能
很多最早接触Linux的工作人员习惯于用vi编辑文件,但vim比vi功能更加强大。比如vim提供了语法校验与颜色显示功能。对于熟悉了vi命令的工作人员来说alias别名功能可以在不影响原有工作习惯的情况下使用vim带来的便利
设置别名:[root@localhost ~]# alias vi=vim
unalias ls 关闭ls的别名
unalias -a 关闭所有别名
4.命令执行的顺序
第一顺位执行的是用绝对或相对路径执行的命令。
第二顺执行别名。
第三顺位执行bash的内部命令。比如:cd、pwd等。第四顺位执行按照$PATH环境变量定义的目录查找顺序找到的第一个命令如果想让别名永久生效需要修改环境变量配置文件~/.bashrc文件。如果想让别名对所有用户生效,需要修改/etc/bashrc配置文件。
5.hash命令
Linux系统下会有一个hash表,最初开机时这个hash表为空,每当执行过一条外部命令hash表都会记录下命令的绝对路径hash表会记录下所使用命令的路径,相当于一个缓存。也就是说,在执行外部命令的时候,会首先去查找hash表,如果有响应的路径就不必去查找PATH。而在使用hash命令之后会显示两列内容信息,其中hits表示为“开机后命令执行次数”。command为“查找到命令的绝对路径位置”。
6.bash常用快捷键
快捷键 作用
CTRL+a 把光标移动到命令行开头。
CTRL+e 把光标移动到行尾。
CTRL+c 强制终止当前命令。
CTRL+l 清屏,相当于clear命令。
CTRL+u 删除或剪切光标之前的内容。
CTRL+k 删除或剪切光标之后的内容。
CTRL+y 粘贴CTRL+u或CTRL+k剪切的内容。
CTRL+r 在历史命令中搜索。按下CTRL+r之后,就会出现搜索界面。只要输入搜索内容,就会从 历史命令中索搜。
CTRL+d 退出当前终端。
CTRL+z 暂停并放入后台。(jobs命令查看挂起的进程。bg %N使第N个任务放入后台。 fg %N使 第N个任务在前台运行。)台。 fg %N使第N个任务在前台运行。)
CTRL+s 暂停屏幕输出。
CTRL+q 恢复屏幕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