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5G技术缩略语

前传方案

在光纤资源充足或 DU 分布式部署(D-RAN)的场景,5G 前传方案以光纤 直连为主;当光纤资源不足、布放困难且 DU 集中部署(C-RAN)时,为降低总 体成本、便于快速部署,可采用 WDM 技术承载方案。

光纤直连方案应采用单纤双向(BiDi)技术,可节约 50%光纤资源并为高精 度同步传输提供性能保障。

WDM 技术承载方案基本思路是采用 WDM 技术节约光纤资源,具体实现形 态包括无源 WDM、有源 WDM/M-OTN 和 WDM PON 等三种:(1)无源 WDM 方案将彩光模块安装在无线侧 AAU 和 DU 设备上,通过外置的无源合/分波板卡 或设备完成 WDM 功能, 成本较低,但是维护管理功能弱;(2)有源 WDM/M-

OTN 方案将 AAU 和 DU 连接到 WDM/M-OTN 设备上,通过 M-OTN(移动承载 优化的简化 OTN)开销实现维护管理,同时具备保护倒换能力;(3)WDM PON 方案延续 FTTx 点到多点组网拓扑,AAU 接入 ONU 终端设备或模块化 ONU (SFP+模块),DU 连接到局端 OLT 设备,从而可最大幅度地节省接入主干层光 纤资源。

回传方案

5G 回传主要考虑 IPRAN 和 OTN 两种承载方案,初期业务量不太大,可以 首先采用比较成熟的 IPRAN,后续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在业务量大而集中的区 域可以采用 OTN 方案;PON 技术在部分场景可作为补充。

IPRAN方案沿用现有 4G回传网络架构,支持完善的二、三层灵活组网功能, 产业链成熟,具备跨厂家设备组网能力,可支持 4G/5G 业务统一承载,易与现 有承载网及业务网衔接。通过扩容或升级可满足 5G 承载需求:回传的接入层按 需引入长距高速率接口(如 25GE/50GE 等);可考虑引入 FlexE 接口支持网络 切片;为进一步简化控制协议、增强业务灵活调度能力,可选择引入 EVPN 和 SR 优化技术,基于 SDN 架构实现业务自动发放和灵活调整。在长距离传输场景下, 可采用 WDM/OTN 网络为 IPRAN 设备提供波长级连接。

OTN 方案可满足高速率需求,在已经具备的 ODUk 硬管道、以太网/MPLS- TP 分组业务处理能力基础上,业界正在研究进一步增强路由转发功能,以满足 5G 端到端承载的灵活组网需求。对于已部署的基于统一信元交换技术的分组增 强型 OTN 设备,其增强路由转发功能可以重用已有交换板卡,但需开发新型路 由转发线卡,并对主控板进行升级。OTN 方案支持破环成树的组网方式,根据业 务需求配置波长或 ODUk 直达通道,从而保证 5G 业务的速率和低时延性能。 ITU-T 正在研究简化封装的 M-OTN 技术和 25G/50G FlexO 接口,用于降低 5G 承载 OTN 设备的时延和成本。

PON 方案适用于 CU/DU 同站址部署在基站机房,或 CU/DU/AAU 一体化小 站部署时的回传需求,需要支持 10Gbps 及以上速率,可利用 FTTH 网络的 ODN 及 OLT 设备,实现低成本快速部署。

核心网承载方案

相对于 4G 核心网,由于网络云化及 MEC 的引入,5G 核心网的主要功能部 署于省中心的区域 DC,且部分功能将下沉到城域网,包括城域核心 DC、边缘 DC,甚至接入局所,这就需要承载网提供更为灵活的组网功能。5G 核心网元在 省内的互联由回传网络统一提供,省际互联方式需与 DC 间互联网络统筹考虑。

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AI)领域正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并被各行业所 关注,而 5G 网络架构必须能够提供足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可编程性,以满 足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对网络功能的定制剪裁和部署,这对传统的大量依赖人工的 网络部署和运营维护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5G 时代的移动网络可以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和环境进行交互以改变网络的运作模式,实现智能的 5G 时代。

5G 时代至少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管理、资源调度、绿色节能和边缘 计算等方面改变网络运营模式,推动实现智能 5G:

  • 智能化网络切片编排管理:根据用户行为模式、业务流量模型、网络条 件变化的预测,对网络资源的分配进行实时或准实时的调整,实现网络 切片的智能化弹性扩缩容,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
  • 智能化网络资源调度与配置: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识别体育馆、 商务区、车站等 5G 覆盖场景,并且通过对话务以及用户分布和业务等 进行预测,给出当前最优的无线参数配置建议,例如天线权值、倾角的 调整和移动性参数配置,实现 5G 网络的自优化配置,改变 5G 网络的 覆盖特性和容量性能,及时适应用户分布和业务类型,有效提升资源利 用率和用户体验。
  • 智能化 5G 网络绿色节能:通过对用户行为、业务特征、流量模型、网 络覆盖等数据统计关联分析,精准预测局部地区的网络忙闲状态,并结 合实际网络状态和预测结果,对 5G 基站和承载 5G 网络功能的服务器 进行适时的休眠和唤醒操作,在满足实时业务需求的同时实现绿色节能 的目标。
  • 智能化 5G 边缘计算:在 5G 网络边缘部署具有人工智能芯片的人工智 能型 MEC 计算平台,提供面向 5G 本地业务应用的人工智能运算和分

析能力,例如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视频分析和图像识别可以在安防、产 品检测、精细化生产操作、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总结与展望

为了落实国家 5G 发展目标,中国电信将根据国家战略、各地政府和行业需 求、产业进展,以 5G 为契机,实践产业合作,驱动创新应用,同步开展 5G 技 术与行业应用结合的研究、试验和部署,锻造 5G 核心研发能力,推动 5G 产业 链成熟,打造合作、创新、共赢的 5G 生态圈。

在 5G 时代,中国电信期望 5G 网络能够成为服务各行各业的统一信息基础 设施平台,落实“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助力网络强国、 “互联网+”,开启智慧新时代,实现美好新生活。

缩略语

5GC 5th-generation Core 第 5 代移动通信核心网
AAU Active Antenna Unit 有源天线单元
ADC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模数转换器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AR Augmented Reality 增强现实技术
ARPU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每用户平均收入
BBU Baseband Unit 基带单元
BiDi Bi-Directional 双向
CD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内容分发网络
CP-OFDM Cyclic Prefix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循环前缀正交频分复用多 址接入
CPRI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C-RAN Centralized RAN 集中式无线接入网
CRS Cell Reference Signal 小区公共参考信号
CSI-RS 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 信道状态参考信号
CU Central Unit 集中处理单元
DAC 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 数模转换器
DC Data Center 数据中心
DFT-S-OFDM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Spread-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离散傅里叶变换扩频的正 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技术 方案
DMRS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解调参考信号
D-RAN Distributed RAN 分布式无线接入网
DU Distributed Unit 分布式单元
eCPRI Enhanced 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 增强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
eLTE Evolved LTE 演进型 LTE
eMBB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增强移动宽带
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分组核心网
EVPN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以太网虚拟专用网络
FlexE Flexible Ethernet 灵活以太网
FlexO Flexible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灵活光传送网
FTTH 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
FTTx Fiber To The X 光纤接入
GaN Gallium Nitride 氮化镓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
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输协议
IMT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全球移动通信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avaScript 对象表示法
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
LTE Long Term Evolution 长期演进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
MANO Management and Orchestration 管理和编排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大规模多输入输出系统
MEC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多接入边缘计算
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移动管理单元
mMTC 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 海量机器类通信
M-OTN Mobile-optimized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移动承载优化光传送网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记交换
NEF Network Exposure Function 网络开放功能
NFV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网络功能虚拟化
NFVI NFV Infrastructure NFV 基础设施
NR New Radio 新无线单元
NSA Non-Standalone 非独立组网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分配网
ODUk 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k 光通路数据单元 k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 光线路终端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 光网络单元
OT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光传送网
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
PHY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无源光网络
PTRS 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s 相位追踪参考信号
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正交振幅调制
QoE Quality of Experience 体验质量

参考资料

GB/T 40651-2021 信息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保障框架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m0_73803866/article/details/12715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