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劳动节随笔——想要坚持,就得放弃宏大目标

为啥老是更不了文

作为鸽王,想想也停更博客,停更公众号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了,最近这段时间,零零散散地有记录一些笔记,却总因为自己的懒惰而迟迟没有整理成文,很多时候就是想更,却仅仅只是想着。这大概就是泰戈尔说过的“想着做好事的人,没有做好事”。我何尝不是那个想更文,却又迟迟未更的博主呢?

想起了去年2021年给自己立下了几个flag,要2022年坚持一个星期更四篇文章,每周至少要跑三个5公里,结果到现在2022年都快过半了,才随性想起来写一篇博客。这开年的第一篇,也就是现在在码字的这一篇文章。恰好今天状态比较好,便开始来写。跑步的里程数也才十几公里。

其实我在反思,究竟是为啥会导致我自己托更如此之久,跑步也没坚持下来。最近才算真的想明白,那就是我给自己立的flag太大了。

每个星期都要更新四篇文章,也就是说我隔一天就要出一篇文章,当我不知道要更啥的时候,便压力特别大,想着想着就头大,接着便停滞不前。跑步也是如此,一开始的时候,连续跑了几次五公里,结果身体状态没有调整适应好,膝盖小腿一不舒服就又停下来,而一停下来便就能难再重启。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放弃一定会很轻松。大概就是这么一个理。

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停更博客这段时间也并不意味着我就没有学习。只是说再对于自己学到的知识的整理再复盘的动作少了这么一步。但是其实少了这一步很多时候知识便没有像之前那样子记得牢一些。但是因为没想着要更博客,便只是零零散散的记笔记,反而却也记了不少的东西。而最近没有跑步,开始在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却也因为强度不大,慢慢能够坚持下来。

学习何尝不是这样子的呢,如果一开始立志自己要一个月背3000个单词,结果就头几天背完,热情一过,就坚持不下来了。接着就抱怨自己是三分钟热度。有的同学呢,能够坚持苦行僧的生活,坚持下来了,但是其实效果也不佳。很多时候,咱们被小时候一些惯性思维给带偏了——学习就是苦的,没办法很轻松的学习。一定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够有所收获。

成功学的鸡汤往往会给你说:

  • 某某人因为以前有一个很伟大的目标
  • 接着经历了怎么怎么怎么样的辛苦
  • 后面才能够多么多么多么成功。

但是实际上,很多人的成功并不一定要伴随的苦行僧般的生活,他们的最开始启动的动机,一定是十分宏大。

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我觉得任何目标都不是你‘宏伟’出来的,任何目标都是你平淡的,但是努力地每天每天的积累,积累出来的。”

也就是说咱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换个目标,定一个小目标(不是那种小赚一个亿的小目标)换一个容易实现一点的目标,比如每天背10个单词,然后有时间,就多背几个,微量开始,超额完成,那么你会发现自己会有成就感。

想起之前看《小狗钱钱》这本书里,小狗钱钱告诉小女主,让她拿一本小本本去写成功日记。每天记录自己十条成功的事项,无论大小事,只要是做好就是成功,并记录在本子里。慢慢地小女孩也变得有自信起来,从一开始不敢接受公开演讲,到后面在公众面前给大家演讲自己的经历。小女孩利用成功日记,获得了属于自己的自信,又再因为自信做出成功的事情,又让自己更加自信,形成一个良好的正向反馈。同样的,更新博客,跑步锻炼,都是给自己定下一个小小的目标,小到无论如何都能完成的目标。

写代码,做项目的时候也是如此,把一个工程梳理之后,分模块,拆分好各个小的功能模块,然后进行开发。分布式的微服务也是如此,每个小的服务,完成属于自己负责的那一部分功能,每个小的功能模块开发完成之后,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大的,可运行的系统。

慢慢坚持,相信时间的力量,做时间的朋友。由量变到质变,慢慢地,一切就会向好~

最后,记录一下我自己今天十条成功的事项:

  • 准时七点10分起床
  • 看了一本书的一章
  • 打开了电脑学习
  • 想到了今天博客的内容
  • 完成了一篇博客的编写
  • 完成了一个15分钟健身运动
  • 在C站发布,拿到劳动者勋章
  • 修复了一些小bug,完成了小的一个功能模块开发
  • 高挑球挥拍标准动作拆解20次
  • 给自己做了饭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zhh763984017/article/details/12453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