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开始学习人工智能:简要介绍

这可太难了,上课不想听,下课学不进去,真的,我哭死


基础知识

人工智能的一般解释:
人工智能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在机器(计算机)上实现的智能,或称机器智能、计算机智能
知识 人们通过体验、学习或联想而知晓的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包括事实、条件、过程、规则、关系和规律等。
智能 一种应用知识对一定环境或问题进行处理的能力或者进行 抽象思考的能力。
智能机器 能够在各类环境中自主地或交互地执行各种拟人任务的机器。
AI (能力) 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AI (学科) 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它的近期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

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

孕育期(1956年前)
形成期(1956-1970年)
暗淡期( 1966 -1974年)
知识应用期(1970 - 1988年)
集成发展期(1986年至今)

孕育期

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创立了演绎法。他提出的三段论至今仍然是演绎推理的最基本出发点。

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把形式逻辑符号化,奠定了数理逻辑的基础。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图灵(1912—1954):英国数学家,1936年创立了自动机理论亦称图灵机1950年在其著作《计算机器与智能》中首次提出“机器也能思维” ,被誉为“人工智能之父”。

莫克(1907—1980):美国数学家、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先驱,1946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麦克洛奇和皮兹:美国神经生理学家,1943年建成第一个神经网络模型(MP模型)。维纳(1874—1956) :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1948年创立了控制论。控制论对人工智能的影响,形成了行为主义学派。

形成期

AI诞生于一次历史性的聚会—达
特茅斯会议

1956年夏季,年轻的美国学者麦卡锡、明斯基、朗彻斯特和香农共同发起,邀请莫尔、塞缪尔、 纽厄尔和西蒙等参加在美国达特茅斯大学举办了一次长达2个多月的研讨会,热烈地讨论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问题。会上,首次使用了 “人工智能”这一术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人工智能研讨会,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形成期 (1956-1970)
迅速发展,过于乐观
1956年,塞缪尔在IBM计算机上研制成功了具有自学习、自组织和自适应能力的西洋跳棋程序。
1957年,纽厄尔、肖(Shaw)和西蒙等研制了一个称为逻辑理论机(LT)的数学定理证明程序。
1958年,麦卡锡建立了行动规划咨询系统。
1960年纽厄尔等研制了通用问题求解(GPS)程序。麦卡锡研制了人工智能语言LISP。
1961年,明斯基发表了“走向人工智能的步骤”的论文,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1965年,鲁宾逊提出了归结(消解)原理。

暗淡期

过高预言的失败,给AI的声誉造成重大伤害。

塞缪尔的下棋程序在与世界冠军对弈时,以1 比4告负。
归结法的能力有限。当用归结原理证明“两连续函数之和仍然是连续函数”时,推了10万步也没证明出结果来。
把“心有余而力不足” (The spi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的英语句子翻译成俄语,再翻译回来时竟变成了“酒是好的,肉变质了”
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家詹姆士按照英国政府的旨意,发表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综合报告,声称人工智能即使不是骗局也是庸人自扰 。

知识应用期

专家系统

实现了人工智能从理论研究走向专门知识应用,是AI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与转折。
1972-1976年,费根鲍姆研制MYCIN专家系统,用于协助内科医生诊断细菌感染疾病,并提供最佳处方。
1976年,斯坦福大学的杜达等人研制地质勘探专家系统PROSPECTOR。
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机器翻译等AI应用研究获得发展。同时也出现新的问题

专家系统的不足:应用领域狭窄、缺乏常识性知识、知识获取困难、推理方法单一、没有分布式功能、不能访问现存数据库等,促进专家系统的改进与发展。机器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和行为主义研究趋向热烈和深入。
智能计算 (CI)弥补了人工智能中在数学理论和计算上的不足,更新和丰富了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 “尤金” 在2012年图灵诞辰100周年的比赛上,以29.2%的成绩,险些通过图灵测试。
• 库兹韦尔预言,在2045年跨越人工智能超过人类智能的“奇点”。
• 苹果于2011年正式推出人工智能计划CALO的Siri语音助理,推广到亿万人的手机上。
• 2012年,多伦多大学的Geoffery Hinton宣布在机器深度学习领域(Deep Learning)达成重大突破,模拟人类神经元的重要发明忆阻器,和高通的神经网络芯片也相继诞生,人工智能研究的软硬件条件都已基本具备。

Hinton与库兹韦尔一起加入Google的X实验室,谷歌的战略则开始疯狂向人工智能倾斜。
IBM推出超级计算机Watson,并在电视智力竞赛中战胜人类对手,该公司将语音识别的精度提高了30%,并推出类Siri功能“Cortana个人助理”。中国的玩家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公布了 “百度大脑”项目,宣布该项目已能模拟人脑的200亿个神经元,达到两三岁孩童的智力水平——这意味着百度的进度已经是谷歌此前10亿个神经元的20倍,在不声不响中做到了全球领先。

符号处理系统的六种基本功能

一个完善的符号系统应具有下列6种基本功能:
(1) 输入符号(input);
(2) 输出符号(output);
(3) 存储符号(store);
(4) 复制符号(copy);
(5) 建立符号结构:在符号系统中形成符号结构;
(6) 条件性迁移:根据已有符号,继续完成活动过程。

可以把人看成一个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如果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具有上述全部6种功能,能够完成这个全过程,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物理符号系统。人具有上述6种功能;现代计算机也具备物理符号系统的这6种功能。
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
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它能表现出智能,那么它就必定能够执行上述6种功能。反之,任何系统如果具有这6种功能,那么它就能够表现出智能;这种智能指的是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智能。把这个假设称为物理符号系统的假设。

物理符号系统3个推论
推论一
既然人具有智能,那么他就一定是个物理符号系统。人之所以能够表现出智能,就是基于他的信息处理过程。
推论二
既然计算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它就一定能够表现出智能。这是人工智能的基本条件。
推论三
既然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智能活动。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62529383/article/details/13014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