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

EV 电动车远控系

远程监控系统简介

目录

EV 电动汽车远程监控系统

1、远程监控系统是什么?

 2、远程监控系统包含什么?

        2.1车载终端

        2.2、数据服务器

​​​​​​​        2.3、监控页面

3、远程监控系统有什么用?

4、车载终端的主要性能指标

5、车载终端设计应用须知

6、法规对新能源汽车要求

​​​​​​​6.1、总体架构

​​​​​​​6.2、数据要求


1、远程监控系统是什么?

远程监控系统是车载记录设备(称为车载远程监控终端)将车辆的定位信息、CAN总线信息和故障信息,通过GPRS/3G无线网络,发送到远程监控中心的数据服务器,并最终可通过页面展示给工程、售后人员的系统。

图1.1 系统简化示意图

图1.2 电动车监控示意图

 2、远程监控系统包含什么?

        2.1车载终端

安装在车上的信息采集设备,集成卫星定位、CAN总线(故障)监控、移动网络接入和本地数据存储功能。是远程监控系统的数据来源,要求数据采集齐全,并能有效适应电动汽车恶劣的应用环境

图2.1.1 远程监控车载终端

对应汽车监控业务需求,车端要实现功能有:提供车辆定位信息,控制车辆状态,诊断车况,采集车辆数据。

        2.2、数据服务器

数据服务器是远程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与车载终端的数据收发、数据管理&存储等功能的实现。要求可并发处理大量的连接请求(即同时接入的终端要多),且能高效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存储和推送

图2.2.1 数据服务器

​​​​​​​​​​​​​​        2.3、监控页面

监控页面直接面向用户的交互界面,将数据服务器推送来的数据整理、显示给用户。用户也可通过监控页面对数据服务器、乃至车载终端进行操控。

云端监控平台实现的功能有:接收车辆数据(实现对车辆轨迹,电池状态,车辆位置等状态实时监控,接收车辆故障诊断,管理车辆,车主等业务信息的统一管理),并对接收数据的汇总进而统计分析,提供数据对接和交换服务。

图2.3.1 监控页面

图2.3.2 监控页面

图2.3.3 监控页面

图2.3.4 监控页面

图2.3.5 监控页面

3、远程监控系统有什么用?

工程技术人员:

        积累车辆运行的真实数据,为后续产品优化、评审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数据支持;

售后人员:

        第一时间收到车辆故障报警,获取车辆故障前后的运行状态信息,实现远程检修、售后服务;

物流车客户:

        提供远程、实时查询旗下车辆运营状况的能力。进一步的,未来可提供相关运营统计报告,以协助物流公司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集团公司:

        为集团公司年报提供数据依据,并可作为新能源车推广和节能减排成果的原始数据。

4、车载终端的主要性能指标

1、对外接口:CAN总线接口×3;12V车载电源接口×1;

2、数据上报周期:实时数据包/10s;故障数据包/1s;

3、工作温度:工业级,-40~70℃;

4、定位精度:水平误差<2.5m(静态)/<10m(动态);速度误差<0.1m/s;

5、抗震性能:通过GB/T 28046.2-2011中规定的震动测试,测试时采用的分类标准为“商用车驾驶室”;

6、电磁兼容性能:

1)、辐射抗扰,符合GB/T 17619-1998;

2)、传导抗扰,符合GB/T 21437.2-2008;

3)、电磁骚扰,符合GB/T 18655-2010

5、车载终端设计应用须知

1、车载终端接入整车低压电系统(12V/24V均可),常火供电;

2、车载终端安装时通过驾驶室内的OBD接口接入车载CAN总线网络,且需预留天线安装、走线的空间;

3、整车高压断电时,终端可自行降功率运行;

4、终端以SIM卡号为唯一识别方式,故终端不论以任何形式更换SIM卡,即视为新终端,原编号不再使用;

5、原则上终端损坏,直接完整替换新的终端,不对其中的元件和SIM卡进行更换;

6、新终端的固定数据(如车架号、车型信息)录入由相关专业工作人员通过远程服务器完成。

6、法规对新能源汽车要求

2016年9月,国家发布GB/T 32960《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要求建立国家、政府、企业三级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而在GB/T 32960中主要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6.1、总体架构

从架构上看,车辆终端首先与企业平台连接,再由企业平台将标准要去的数据上传至公共平台。因此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需要根据国标要求进行,而车与企业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由各家OEM定制,只要数据的内容和频率等于或高于国标要求即可。由此可见,OEM是车辆监控的首要责任主体,必须对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图6.1.1 技术规范示意简图

​​​​​​​6.2、数据要求

数据频率:标准中要求在车辆正常运行中数据传输时间间隔不大于30s,而一旦故障触发后时间间隔为1s。

故障场景:首先当车辆出现3级故障,OEM需要具备提供动力电池所有单体电压和温度数据的能力。同时要以1s的记录周期,上报故障触发前后30s的数据。

数据质量:标准认为上报的数据即视为真实的数据。这也就是要求在车辆终端就应该对数据的准确性负责,不能将无效的、错误的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数据上传稳定性:要求车辆终端在外部供电异常中断后,依然可以持续10mins的数据上报。相当于要求车辆终端自备应急供电装置,使之在特殊情况下保持数据的完整性。(目前分时租赁的电动汽车故障率最高的部件之一就是铅酸蓄电池,可见这个要求确实十分有必要。)

数据内容:标准要求的车辆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类:

1)整车数据: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运行模式、车速、累计里程、总电压、总电流、绝缘、SOC、DCDC状态等,且OEM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添加油门踏板信息和制动踏板信息。

2)电机数据:包括电机总成信息、状态、电机温度、Inverter温度、转速、转矩、电压、电流等。

3)燃料电池数据(若有):包括电压、电流、燃料消耗率、温度、氢气浓度、氢气压力等。

4)发动机数据(若有):包括状态、转速、燃料消耗率等。

5)车辆位置数据:包括状态、经度、纬度。

6)极值数据:  包括动力电池最高最低单体电压及编号、动力电池最高最低温度及编号等。

7)报警数据:包括报警等级、各部件的故障总数和故障代码等。

8)可充电储能装置电压数据(非强制):包括模块数量、单体数量、单体电压值等。

9)可充电储能装置温度数据(非强制): 包括温度探测点数量和温度值。

10)用户自定义数据:OEM自定义。

从实际规范应用来看,现在有北京和上海出台了可落地的地方标准。

已上海地标为例,车端正常情况下上报周期<60s,紧急情况上报周期无要求。云端存储数据时间不少于3年。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42700289/article/details/13085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