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成立AIDC,用“增长”解题国际化

随着阿里巴巴集团2023财年年报的披露,AIDC也随即浮出了水面。

AIDC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英文简称,AIDC即Alibaba International Digital Commerce。阿里是在5月18日公布的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2023财年Q4及全年财报,财报数据之外,最重要的信息是宣布了,阿里云将从阿里集团完全分拆独立上市,菜鸟、盒马亦启动了上市计划,与此同时,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也将启动外部融资。

83219ab02dafa9d986f44bd7a9a81b66.jpeg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季度,阿里国际业务营收185.41亿,同比增长29.3%,其中国际零售业务收入139.67亿,同比增长41.3%。目前,阿里国际业务的收入规模与云计算收入规模相当,两者均占阿里总收入的8%。

事实上,阿里国际业务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超出市场预期,在过去三个季度,它的增长率分别是2022Q2的1.6%,2022年Q3的4.3%,2022年Q4的18.3%。

换句话说,AIDC实现了“加速增长”,三连跳。

AIDC的成立和独立,业务回归增长轨道,以及外部融资的启动,这一系列的举措背后,是阿里对国际化的加注。

一、国际化是阿里的必选题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业务包括了Lazada、速卖通、Trendyol、Daraz和Ailibaba.com等业务。根据阿里历史财报数据,国际买家数截至2020年12月底为2.20亿,截至2021年12月底为3.01亿,最近一次用户数据是截至2022年3月的3.05亿。

阿里集团是在2022年3月开始不再公布其平台内活跃买家数,这个季度,阿里实现了国内活跃买家数10.04亿的规模,这是个里程碑式的节点。也是蒋凡从国内负责淘宝天猫转而负责阿里国际化的直接原因——阿里的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活跃买家20亿,在国内10亿用户前提下,用户规模的增长必须依靠国际化。也就是说,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还有7亿买家的目标要完成。

7亿活跃国际买家的增量,是AIDC的挑战之一。国际化也是阿里的必选题。

360a57d358ac4368dfe516edcefed235.png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AIDC的成立和独立,是解读当下阿里大变革的最好的切入点——阿里进行了“1+6+N”的组织变革,核心目标打破大锅饭,实现“组织敏捷”。敏捷组织的打造,来自架构上的顶层设计,赋予具体业务单元更多的运营自由度和更市场化的竞争压力。

自我变革,主动变革,是阿里的又一个必选题。

2021年底宣布的组织架构调整中,将速卖通、阿里国际站、东南亚电商平台Lazada、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南亚电商平台Daraz等划入了“海外数字商业板块(GDC,Global Digital Commerce)”,由蒋凡统管。而在“1+6+N”架构变革中,GDC从阿里巴巴集团分拆出来,成立了阿里巴巴国际数字商业集团(AIDC,Alibaba International Digital Commerce),由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兼总裁J. Michael EVANS任董事长,蒋凡任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阿里巴巴合伙人彭蕾、淘天集团CEO戴珊、阿里巴巴合伙人吴泳铭任董事。

独立的董事会,意味着,蒋凡在业务发展和经营决策上有了更高自由度,有更多的自主权。更多自主权的另一个标志是,新成立的AIDC将会启动它的外部融资程序。

简而言之,在“1+6+N”的框架之下,阿里国际化到了新的阶段,AIDC也开启了“腾笼换鸟,筑巢引凤”的新征程。

二、国际化何以加速增长?

新的AIDC的业务模式划分很简单,也清晰:有to B和to C两条线。

面向B端的业务是阿里B2B的Alibaba.com(阿里国际站);面向C端的业务,包括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淘宝天猫海外,还有外国本土电商平台,Lazada、Trendyol、Daraz等。一句话开阔,阿里AIDC的模式是,“跨境+本地化”。

从业务覆盖区域来看:阿里国际站链接中国供应商与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速卖通则主要攻欧洲市场,以及东亚市场;Lazada主要在东南亚市场,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Trendyol主要经营土耳其市场,Daraz则专注南亚。值得注意的是,Trendyol和Daraz收入并表在AIDC,实际运营中却是相对独立,它们有各自的董事会,而蒋凡的主要精力,还是在速卖通、阿里国际站和Lazada上。

自2022年1月上任后,蒋凡就开始了频繁的海外出差,带着团队辗转在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考察市场。过去三个季度,国际零售营收增长率实现了从3.5%到26.2%,再到41.3%的三级跳,成为AIDC的增长主要来源。

AIDC的加速增长背后,蒋凡和他的团队,思路非常清晰,他们把重点放在了C端业务上,做了三件大事:推新平台、提升Lazada市场份额、找到速卖通新增长点。

与国内电商从交易走向消费一样,阿里的国际化,也在逐渐从交易走向消费。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的战略必然。

AIDC的“跨境”的案例看速卖通,“本地化”案例则集中体现在了Lazada上。

1faaa9548cc66043ad53bcd549922ffe.png

随着全球贸易管控的放缓,去年下半年,速卖通确定了非常激进的目标,将韩国、西班牙、巴西、法国等国家列为速卖通重点运营的市场。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速卖通年度峰会上,也推出了“全托管服务”,店铺运营、仓储、配送、售后等环境,由平台负责,这一模式降低了跨境贸易的门槛,也吸引了很多有供给能力却没有经营能力的中国制造入驻。与此同时,速卖通也在3月上线了主打极致性价比的频道——Choice。

Choice上的商品价格低至1-3美元,消费者在这购物还可享受包邮、免运费退货、超快物流时效等服务,覆盖了包括西班牙、韩国和美国在内的55个国家和地区。AIDC也将每月1-3日,设置为Choice Day。受Choice 上线的影响,全球速卖通下载量激增,在过去的3月,其订单量也实现了同比50%的增长,创下历史新高。

“全托管”和Choice的上线,是速卖通从交易走向消费,从提供信息到真正促成交易的服务提升,当然,也是平台与供应链利益更为紧密的绑定。

d330231c937fa64376bd1431b96d8c63.jpeg

去年6月,蒋凡对Lazada进行了管理架构的调整,这其中最大的一个是,任命董铮接替李纯,担任Lazada集团新CEO,兼任印尼分公司CEO。东南亚六国,各国经济发展不同,文化也不尽相同,也因此,Lazada在管理上也实行了因地制宜的策略。

跨境电商始于何年尚无定论,2023年是跨境电商高潮的开始,却是毫无争议的,拼多多推出Temu在北美市场披荆斩棘,Shein也在前不久宣布完成了20亿美元融资。对蒋凡来说,AIDC的独立和融资,阿里国际业务的加速增长,也只是开始。

中国电商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了!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weixin_47801018/article/details/13081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