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操作系统的沉浮往事(上)

移动终端操作系统,也就是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所使用的操作系统。

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使用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时长,可能已经远远超过了Windows等桌面操作系统。

那么,你真正了解这些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吗?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手机发展历程中,涌现过哪些经典的移动终端操作系统?又有哪些系统已经被时代淘汰?

接下来,我们开启今天的故事:

1973-2000:移动操作系统的萌芽

1973年,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Martin Cooper,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手机,开创了人类的移动通信时代。

6f74872fb7903695238b8d1431bdbaad.jpeg

马丁·库帕和他发明的手机

那时候的手机,外型笨重,功能简单。别说上网,就连发短信都不行,只能用来打电话。

这种功能单一的手机,并没有专门的操作系统。它里面只有一些设计好的程序,执行简单操作。

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软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手机开始变得更轻、更小,操作也更加方便。

f95d6bc6eb942684c14edf5a950bdc8b.png

Nokia 1011

个人电脑(PC)的出现与普及,加上网络技术的崛起,共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浪潮。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接触IT技术,并争相购买相关的数码电子产品。

当时,就有科技厂商敏锐地发现,商务精英人士普遍都有移动办公的需求,如果能够搞出小型化的“掌上电脑(Handheld PC)”,实现“移动办公”,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

1984年,英国Psion公司发布了自己的袖珍电脑产品——Psion Organizer。两年后,1986年,他们又发布了更加先进的Organizer II。

15a6d65ac009fb549c4316df154fece2.jpeg

Organizer II,带有一个滑盖,看上去像计算器。

它有计算器、日历、闹钟和简单的数据库功能。

Organizer/Organizer II,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用性掌上电脑。这种电脑,也被称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码助手)。

1992年5月,苹果公司发布了自己的PDA产品,并将其命名为Newton MessagePad。

c5b1abcb36fd39d5bb1c269167cb9a7f.jpeg

Newton MessagePad

带有手写笔,可以写笔记,存储联系人和管理日历

当时,PDA和手机是两种不同的产品。PDA的功能更加复杂,但手机具有通信能力。

为了让PDA支撑更多的功能,厂商们开始定制研发专门的PDA操作系统。这类系统,可以说是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最早版本

  • Palm OS

1993年,一家名叫Palm的数码设备公司在美国正式成立,致力于PDA的研发和生产。但是,因为资金不足,他们的起步并不顺利。

1995年9月,U.S. Robotics公司看中Palm公司的潜力,出资将其收购。不久后,1996年4月,第一部Palm Pilot掌上电脑诞生,名为Pilot 1000。

73eb58d5ebbc3e8ead133a4720219e9d.jpeg

Pilot 1000

Pilot 1000有256K内存,以及一块160×160单色显示屏,支持地址簿、日程表、备忘录、代办事项等多种功能。它采用的操作系统,是palm自己开发的Palm OS 1.0

1997年底,Palm OS 2.0问世,新增了电子邮件和记账软件功能。

后来,Palm公司将Palm OS授权给IBM、HandSpring及Sony等公司。这些公司生产了一些基于Palm OS的产品,使得Palm OS的普及率和影响力逐渐提升。购买并使用Palm产品,成为当时商务人士的一种潮流。

  • BlackBerry OS

除了Palm之外,另外还有一家公司,也推出了自己的PDA产品。这家公司,就是来自加拿大的RIM(Research In Motion)。

0dccd707aa197b03ae897e1e2afe581e.jpeg

RIM

RIM旗下的品牌,大家可能更为熟悉,那就是——BlackBerry(黑莓)。

RIM公司诞生的时间很早。1984年3月,这家公司正式创办。

他们早期的业务,是开发电视屏幕无线显示系统,还有一些条形码阅读器之类的产品,都不太成功。

1994年,RIM才开始研究无线设备。1995年,他们推出一款名叫Pager900的无线交互式寻呼机,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5b66a28b203dd21ddd056cb22a185a6d.jpeg

Pager900

1998年,他们生产出带有电脑键盘的PDA。1999年,他们推出首款能通话的黑莓手机——RIM 6230。

e72e4c13774d275354e2998ebe1ca5ee.jpeg

RIM 6230

为了更好地推广自己的硬件产品,RIM开发了专用的操作系统——BlackBerry OS

这个系统支持电话簿、日历、电子邮件、移动电话、文字短信、互联网传真、网页浏览等一系列功能,深受用户喜爱。

如果说Palm OS和BlackBerry OS大家都不太熟悉的话,那么,接下来我要介绍的两个系统,大家一定认识。

  • 塞班(Symbian)

首先,是塞班(Symbian)。

诺基亚和塞班,是本世纪初手机市场毫无疑问的霸主。他们几乎代表了一个时代,也是很多手机用户(包括我)的难忘回忆。

其实,塞班早期诞生的时候,并不是专门为诺基亚手机开发的。

塞班的前身,是Psion公司(前文提到的那个)在1989年推出的EPOC系统。

EPOC这个词来自于epoch,意思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有媒体认为,EPOC是“Electronic Piece of Cheese”的首字母缩写词,表示“使用电子产品就像吃奶酪一样简单”。

1989年,Psion发布了首批配备EPOC操作系统的16位计算机:MC200和MC400笔记本电脑。

1994年,Psion开始研发32位的EPOC32系统(针对ARM平台,采用C++开发,之前的16位系统面向Intel 80186平台)。

1998年,EPOC32系统研发成功。这一年的6月,Psion Software与诺基亚、爱立信和摩托罗拉联合,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Symbian Ltd.的公司。

与此同时,EPOC/EPOC32被正式更名为Symbian OS

7eb16493fa529c7b1723fae6d6d9c81e.jpeg

这就是塞班的由来。

1999年,Revo、netBook、Series 5mx、Series7等设备,都采用了Symbian Release 5系统。爱立信和诺基亚的手机,也陆续开始采用塞班。

  • Windows CE

另一个大家熟悉的移动操作系统,来自微软。

微软作为桌面操作系统的巨头,目睹移动设备的崛起,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他们很快启动了移动设备专用操作系统的开发计划。

1996年,微软正式推出了Windows CE 1.0。

6b5aaec4dadf5c0d0ac456063be52681.png

这个系统可以视为Windows 95的单色简化版,真实全名应该叫做Windows Embedded Compact(针对袖珍嵌入式设备的视窗系统)。

CE的缩写来源,微软并没有官方说明,大概是Compact Edition、Customer Embedded、Consumer Electronics等。

1997年,微软推出Windows CE 2.0。虽然CE 2.0仍然基于Windows 95,但效率有了很大改进,获得了不少用户的认可。

af6e1a548308e623c3b67ad19fb037e9.png

2000年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对比

palm OS:59.89%

Windows Mobile:26.56%

Symbian:1.8%

Blackberry OS:1.65%

2000-2007:王者塞班,独领风骚

进入21世纪后,移动通信和互联网继续加速普及,手机也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手机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移动操作系统市场格局的巨变。

Palm OS是基于PDA发展而来的系统。在千禧年前后的PDA繁荣期,它一度占据了90%的PDA市场份额。

移植到手机上后,palm OS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当时,索尼、高通和Handspring(后来被palm收购)等厂商,都是palm OS的用户。

2002年,Palm OS 5正式发布,开始支持ARM处理器。

793de4c661760ecf87279a5514560d17.png

再后来,随着手机的逐渐强大,PDA走低,palm开始下滑。

再来看看BlackBerry OS。

2002年3月,RIM正式推出了BlackBerry 5810。这是RIM推出的第一款支持GSM和GPRS的手持设备。它也宣告了黑莓黄金时代的开始。

78b7c85cfe2584b4ef93d0d5d9fa1ab0.png

BlackBerry 5810

BlackBerry 5810是一款需要插入耳机才能打电话的手机,非常另类。一年后,6710内置了音频硬件,才算解决了问题。

后来,RIM接连推出了几款经典的型号,逐渐将黑莓打造成了一个针对“专业消费者”的高端手机品牌。

黑莓手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QWERTY全键盘设计,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的系统安全性,也是用户选择它的主要原因之一。

5febc96c77e7a028733b6f66efaeb378.jpeg

黑莓用户,当时是很拉风的。

我们重点说说塞班(Symbian)。

塞班的成立目的,是为了整合PDA和手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它其实是欧洲厂商的一个联盟,代表了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的利益。

塞班系统,是一个实时、多任务的32位操作系统,具有功耗低、内存占用少等特点,非常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使用。

诺基亚、爱立信在一开始就将塞班视为自己的主要发展平台。

2000 年 11 月发布的Ericsson R380智能手机,是第一款随EPOC Release 5.1发布的设备。而同期发布的诺基亚9210 Communicator智能手机,则被认为是首款搭载了Symbian OS的智能手机。

e67c8f58f446ba5da9f2601d7f88a8ca.jpeg

NOKIA 9210 Communicator

Symbian S40平台,主要以功能机为主。

2001年6月,塞班公司发布了Symbian S60(Series60)平台,主要面向智能机。行业普遍认为,S60是应用最广泛的塞班系统版本,堪称一代经典。

2004年,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公司,收购了Psion公司所持有的Symbian公司31.1%的股权(价值大约1.357亿英镑),使自己的股份达到63.3%,获得了完全控制权。

不久后,Symbian OS v8.0正式发布。

2004年,塞班还做出了一件重要的决定。这年10月,他们对外宣布,将和英特尔进行合作,共同开发以Symbian OS以及英特尔Xscale技术为基础,面向3G手机芯片的新移动平台。


这个平台,名字叫做Maemo,它是后来Meego系统的前身。

2005年,Symbian OS v9.0和Symbian S60 3rd Edition发布,将塞班用户的体验带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一年,全球Symbian OS操作系统手机累积出货量达到1920万台。

2006年,Symbian继续高歌猛进。这一年,Symbian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达到了一亿部,市场占有率逼近70%。

2007年,Symbian登顶巅峰,出货量超过2亿部。

8e305d43234520e9a6a77e916dd0f7a7.jpeg

我们再来看看微软的Windows移动系统。

2000年第二季度,微软Windows CE终于正式脱离了对Windows 95的依赖,变成一个全新的系统。这个系统支持x86、PowerPC、ARM、MIPS等多种类型处理器,非常适用于手机设备。

当时,微软把Windows CE更名为了Windows Pocket PC,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PC。

2003年,微软又开发了Pocket Phone Edition和Windows Powered SmartPhone操作系统。后来,微软将这些系统融合到PPC。

2003年6月23日,微软正式推出了Windows Mobile 2003(最初命名为Pocket PC 2003,基于Windows CE 4.x内核)。

0fadf08cb10e6395c3d35f083133d1eb.jpeg

当时的海报

2005年5月,微软面向PDA和智能手机市场,发布了Windows Mobile 5.0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Mobile系统的公司比较多,包括退出了塞班联盟的摩托罗拉、合并后的索尼爱立信,以及来自中国的中兴、华为。

概括来说,2006年,塞班是绝对的龙头老大,Windows Mobile和BlackBerry OS抢老二。Palm OS嘛,日渐势微。

c8c580b0bac23a20a145857846b9005a.jpeg

2006年二季度的市场份额对比

Symbian:60.14%

palm OS:12.52%

Windows Mobile:9.43%

Blackberry OS:7.99%

正当各大势力互相死磕的时候,一场巨变即将发生。

这场巨变,不仅会彻底改变手机市场的格局,还会把人类移动通信带入全新的时代。

敬请期待下集——

手机操作系统的沉浮往事(下):iOS和Android的崛起

to be continued……

37f355bc2eac9be1d4678097e80c4ab8.jpeg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38987057/article/details/13125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