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Cluster集群运维-03

1、Redis集群方案比较
 哨兵模式
在redis3.0以前的版本要实现集群一般是借助哨兵sentinel工具来监控master节点的状态,如果master节点异
常,则会做主从切换,将某一台slave作为master,哨兵的配置略微复杂,并且性能和高可用性等各方面表现
一般,特别是在主从切换的瞬间存在 访问瞬断 的情况,而且哨兵模式只有一个主节点对外提供服务,没法支持
很高的并发,且单个主节点内存也不宜设置得过大,否则会导致持久化文件过大,影响数据恢复或主从同步的
效率
高可用集群模式

 

redis集群是一个由多个 主从节点群组成的分布式服务器群 ,它具有 复制、高可用和分片 特性。Redis集群不需
要sentinel哨兵∙也能完成节点移除和故障转移的功能。需要将每个节点设置成集群模式,这种集群模式没有中
心节点,可水平扩展,据官方文 档称可以线性扩展到上万个节点( 官方推荐不超过1000个节点 )。redis集群的
性能和高可用性均优于之前版本的哨兵模式,且集群配置非常简单
2、Redis高可用集群搭建
redis集群搭建
redis集群需要 至少三个master节点 ,我们这里搭建三个master节点,并且给每个master再搭建一个slave节
点,总共6个redis节点,这里用三台机器部署6个redis实例,每台机器一主一从,搭建集群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第一台机器的/usr/local下创建文件夹redis‐cluster,然后在其下面分别创建2个文件夾如下
 (1)mkdir ‐p /usr/local/redis‐cluster
 (2)mkdir 8001 8004

第一步:把之前的redis.conf配置文件copy到8001下,修改如下内容:
 (1)daemonize yes
 (2)port 8001(分别对每个机器的端口号进行设置)
 (3)pidfile /var/run/redis_8001.pid # 把pid进程号写入pidfile配置的文件
 (4)di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1/(指定数据文件存放位置,必须要指定不同的目录位置,不然会丢失数据)
 (5)cluster‐enabled yes(启动集群模式)
 (6)cluster‐config‐file nodes‐8001.conf(集群节点信息文件,这里800x最好和port对应上)
 (7)cluster‐node‐timeout 10000
 (8)# bind 127.0.0.1(bind绑定的是自己机器网卡的ip,如果有多块网卡可以配多个ip,代表允许客户端通
过机器的哪些网卡ip去访问,内网一般可以不配置bind,注释掉即可)
 (9)protected‐mode no (关闭保护模式)
 (10)appendonly yes
 如果要设置密码需要增加如下配置:
 (11)requirepass yanqiuxiang(设置redis访问密码)
 (12)masterauth yanqiuxiang(设置集群节点间访问密码,跟上面一致)
第三步:把修改后的配置文件,copy到8004,修改第2、3、4、6项里的端口号,可以用批量替换:
 :%s/源字符串/目的字符串/g

 第四步:另外两台机器也需要做上面几步操作,第二台机器用8002和8005,第三台机器用8003和8006

 第五步:分别启动6个redis实例,然后检查是否启动成功
 (1)/usr/local/redis‐5.0.3/src/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cluster/800*/redis.conf
 (2)ps ‐ef | grep redis 查看是否启动成功

 第六步:用redis‐cli创建整个redis集群(redis5以前的版本集群是依靠ruby脚本redis‐trib.rb实现)
 # 下面命令里的1代表为每个创建的主服务器节点创建一个从服务器节点
 # 执行这条命令需要确认三台机器之间的redis实例要能相互访问,可以先简单把所有机器防火墙关掉,如果不
关闭防火墙则需要打开redis服务端口和集群节点gossip通信端口16379(默认是在redis端口号上加1W)
 # 关闭防火墙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临时关闭防火墙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禁止开机启动
 # 注意:下面这条创建集群的命令大家不要直接复制,里面的空格编码可能有问题导致创建集群不成功
 (1)/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yanqiuxiang‐‐cluster create ‐‐cluster‐replicas 1 192.168.30.130:8001 192.168.30.131:8002 192.168.30.132:8003 192.168.30.132:8004 192.168.0.62:8005 192.168.30.133:8006
 第七步:验证集群:
 (1)连接任意一个客户端即可:./redis‐cli ‐c ‐h ‐p (‐a访问服务端密码,‐c表示集群模式,指定ip地址
和端口号)
 如:/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zhuge ‐c ‐h 192.168.30.130 ‐p 800*
 (2)进行验证: cluster info(查看集群信息)、cluster nodes(查看节点列表)
 (3)进行数据操作验证
 (4)关闭集群则需要逐个进行关闭,使用命令:
 /usr/local/redis‐5.0.3/src/redis‐cli ‐a yanqiuxiang‐c ‐h 192.168.30.130 ‐p 800* shutdown
3、Redis集群原理分析
Redis Cluster 将所有数据划分为 16384 个 slots(槽位),每个节点负责其中一部分槽位。槽位的信息存储于每
个节点中。
当 Redis Cluster 的客户端来连接集群时,它也会得到一份集群的槽位配置信息并将其缓存在客户端本地。这
样当客户端要查找某个 key 时,可以直接定位到目标节点。同时因为槽位的信息可能会存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不
一致的情况,还需要纠正机制来实现槽位信息的校验调整。
槽位定位算法
Cluster 默认会对 key 值使用 crc16 算法进行 hash 得到一个整数值,然后用这个整数值对 16384 进行取模
来得到具体槽位。
HASH_SLOT = CRC16(key) mod 16384
跳转重定位
当客户端向一个错误的节点发出了指令,该节点会发现指令的 key 所在的槽位并不归自己管理,这时它会向客
户端发送一个特殊的跳转指令携带目标操作的节点地址,告诉客户端去连这个节点去获取数据。客户端收到指
令后除了跳转到正确的节点上去操作,还会同步更新纠正本地的槽位映射表缓存,后续所有 key 将使用新的槽
位映射表。
Redis集群节点间的通信机制
redis cluster节点间采取gossip协议进行通信
维护集群的元数据(集群节点信息,主从角色,节点数量,各节点共享的数据等)有两种方式:集中
式和gossip
集中式:
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和读取,时效性非常好,一旦元数据出现变更立即就会更新到集中式的存储中,其他节
点读取的时候立即就可以立即感知到;不足在于所有的元数据的更新压力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可能导致元数
据的存储压力。 很多中间件都会借助zookeeper集中式存储元数据。
gossip: gossip协议包含多种消息,包括ping,pong,meet,fail等等。
meet :某个节点发送meet给新加入的节点,让新节点加入集群中,然后新节点就会开始与其他节点进行通
信;
ping :每个节点都会频繁给其他节点发送ping,其中包含自己的状态还有自己维护的集群元数据,互相通过
ping交换元数据(类似自己感知到的集群节点增加和移除,hash slot信息等);
pong : 对ping和meet消息的返回,包含自己的状态和其他信息,也可以用于信息广播和更新;
fail : 某个节点判断另一个节点fail之后,就发送fail给其他节点,通知其他节点,指定的节点宕机了。
gossip协议的优点在于元数据的更新比较分散,不是集中在一个地方,更新请求会陆陆续续,打到所有节点上
去更新,有一定的延时,降低了压力;缺点在于元数据更新有延时可能导致集群的一些操作会有一些滞后。
gossip通信的10000端口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专门用于节点间gossip通信的端口,就是自己提供服务的端口号+10000,比如7001,那么
用于节点间通信的就是17001端口。 每个节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往另外几个节点发送ping消息,同时其他几
点接收到ping消息之后返回pong消息。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u011134399/article/details/13114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