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asticsearch节点(角色)类型解释:node.master和node.data

1、简介

在生产环境下,如果不修改elasticsearch节点的角色信息,在高数据量,高并发的场景下集群容易出现脑裂等问题。

默认情况下,elasticsearch集群中每个节点都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也都存储数据,还可以提供查询服务。这些功能是由两个属性控制的—node.master和node.data。默认情况下这两个属性的值都是true。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属性的含义以及不同组合可以达到的效果。

    (1)node.master:这个属性表示节点是否具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

    注意:此属性的值为true,并不意味着这个节点就是主节点。因为真正的主节点,是由多个具有主节点资格的节点进行选举产生的。所以,这个属性只是代表这个节点是不是具有主节点选举资格。

    (2)node.data:这个属性表示节点是否存储数据。

2、四种属性组合

    这两个属性可以有四种组合:

    (1)这种组合表示这个节点即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又存储数据这个时候如果某个节点被选举成为了真正主节点,那么他还要存储数据,这样对于这个节点的压力就比较大了。elasticsearch默认每个节点都是这样的配置,在测试环境下这样做没问题。实际工作中建议不要这样设置,这样相当于主节点和数据节点的角色混合到一块了。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true

    (2)这种组合表示这个节点没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也就不参与选举,只会存储数据。这个节点我们称为data(数据)节点。在集群中需要单独设置几个这样的节点负责存储数据,后期提供存储和查询服务。

node.master: false
node.data: true

    (3)这种组合表示这个节点不会存储数据,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可以参与选举,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主节点。这个节点我们称为master节点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false

    (4)这种组合表示这个节点即不会成为主节点,也不会存储数据这个节点的意义是作为一个client(客户端)节点,主要是针对海量请求的时候可以进行负载均衡。

 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false

     默认情况下,每个节点都有成为主节点的资格,也会存储数据,还会处理客户端的请求。在一个生产集群中我们可以对这些节点的职责进行划分。

3、建议

    (1)集群中设置3台以上的节点作为master节点【node.master: true  node.data: false】。这些节点只负责成为主节点,维护整个集群的状态。

    (2)再根据数据量设置一批data节点【node.master: false  node.data: true】。这些节点只负责存储数据。

    (3)后期提供建立索引和查询索引的服务,如果用户请求比较频繁,这些节点的压力也会比较大。所以在集群中建议再设置一批client节点【node.master: false  node.data: false】。这些节点只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实现请求转发,负载均衡等功能。

    (4)配置。

        master节点:普通服务器即可(CPU 内存 消耗一般);

        data节点:主要消耗磁盘,内存;

        client节点:普通服务器即可(如果要进行分组聚合操作的话,建议这个节点内存也分配多一点)。

4、参考文献

    (1)转载地址:点击打开链接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j_bean/article/details/801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