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Shock 源码项目教程

System Shock 源码项目教程

systemshock Shockolate - A minimalist and cross platform System Shock source port. systemshock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sy/systemshock

1. 项目的目录结构及介绍

System Shock 源码项目的目录结构如下:

systemshock/
├── externals/
│   ├── sanitizers/
│   └── osx-linux/
├── shaders/
├── src/
├── windows/
├── clang-format
├── .gitignore
├── .travis.yml
├── CMakeLists.32bit.txt
├── CMakeLists.txt
├── COPYING.txt
├── LICENSE
├── README.md
├── ShockMac.sit
├── appveyor.yml
├── build.bat
├── build_deps.sh
├── build_win32.sh
├── build_win64.sh

目录结构介绍

  • externals/: 包含外部依赖的目录,如 sanitizers 和 osx-linux 相关的脚本。
  • shaders/: 包含游戏使用的着色器文件。
  • src/: 包含项目的源代码。
  • windows/: 包含与 Windows 平台相关的文件。
  • clang-format: 用于代码格式化的配置文件。
  • .gitignore: Git 忽略文件配置。
  • .travis.yml: Travis CI 配置文件。
  • CMakeLists.32bit.txt: 32 位版本的 CMake 配置文件。
  • CMakeLists.txt: 主要的 CMake 配置文件。
  • COPYING.txt: 许可证副本。
  • LICENSE: 项目许可证文件。
  • README.md: 项目说明文件。
  • ShockMac.sit: Mac 平台的安装包文件。
  • appveyor.yml: AppVeyor CI 配置文件。
  • build.bat: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
  • build_deps.sh: 构建依赖的脚本。
  • build_win32.sh: 32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
  • build_win64.sh: 64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

2. 项目的启动文件介绍

项目的启动文件主要是通过 CMake 构建系统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具体步骤如下:

  1. 构建依赖: 使用 build_deps.sh 脚本构建项目的依赖。
  2. 构建项目: 使用 CMake 构建项目,生成可执行文件。
cmake .
make systemshock

生成的可执行文件 systemshock 即为项目的启动文件。

3. 项目的配置文件介绍

项目的配置文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 CMakeLists.txt: 主要的 CMake 配置文件,定义了项目的构建规则和依赖。
  • appveyor.yml: AppVeyor CI 配置文件,定义了持续集成的规则。
  • .travis.yml: Travis CI 配置文件,定义了持续集成的规则。
  • build.bat: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定义了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规则。
  • build_deps.sh: 构建依赖的脚本,定义了依赖的构建规则。
  • build_win32.sh: 32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定义了 32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规则。
  • build_win64.sh: 64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脚本,定义了 64 位 Windows 平台的构建规则。

这些配置文件共同定义了项目的构建和运行环境,确保项目能够在不同平台上顺利构建和运行。

systemshock Shockolate - A minimalist and cross platform System Shock source port. systemshock 项目地址: https://gitcode.com/gh_mirrors/sy/systemsh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