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通讯相关基础知识


前言

参考视频:1-1 通讯相关知识介绍

由于自身没有通讯相关的基础知识,而工作中又需要,所以开始学习。


一、通讯分类

1.1 串行通讯

例子:
假设要传输一个8 bits的数据。时钟为1 Hz,即1秒钟。
采用串行总线,那么只用一根线,进行1秒钟传输1 bits的数据,那么需要8秒钟

优缺点

优点:占用资源少(只用1根线就可以通讯)
传输距离远
缺点:发送速度慢

1.2 并行通讯

采用并行通讯,可以用8根线,实现1秒传输8 bits的数据。

优缺点

优点:发送速度快
缺点:占用资源多(只用1根线就可以通讯)
传输距离短

1.3 历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目前的串行传输的速度已经足够了,而且它的占用资源比较少,传播距离远,这些优势使其再放光芒。


二、通讯方式

单工通讯

只能接收消息或者只能发送消息。
例如:收音机、遥控器

半双工通信

就像计算机中的单线程,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在同一时刻只能发送或者接收
例如:对讲机

全单工通讯

在同一时刻既能发送又能接收
例如:电话


三、通讯接口

设备之间要通讯,必然要存在通讯接口。作为一个媒介,使得2个设备间进行交流。

例如:图中的485转USB转接线,都是有2个接口:一个是9针的串口通讯,另一个是USB和电脑进行通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他的通讯接口,如下图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四、通讯协议

4.1 OSI参考模型(7层协议)

OSI(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发系统互联参考模型。也常被称为:七层协议
为不同开发系统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通讯所定义的标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2 TCP/IP协议

我们常说的以太网协议就是一种TCP/IP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3 通信协议的传输过程

这里以TCP/IP协议为例(OSI参考模型也是类似的),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应用层将数据传递到物理层的过程中,是不断添加报头的过程。
从物理层将数据传递到应用层的过程中,是不断解除报头的过程。

4.4 什么是通讯?

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
例如中国人和外星人交流,需要这几个条件:
条件1:双方能听得懂
条件2:双方能跟上对方的语速。

同理,通讯只是将人与人换成了物与物。

4.5 通讯接口与通讯协议的关系?

没有直接关系。通讯协议建立在接口上。
通讯接口相当于沟通工具。
例如:人与人沟通,可以通过嘴巴、手势、肢体语言等方式。这些相当于“通讯接口”,而说话的语言、打的手势,肢体的动作相当于通讯协议。

4.6 通讯协议与OSI之间的关系?

OSI参考模型为不同开放系统的应用进程之间进行通讯所定义的标准。
任意一种协议都应当与OSI模型有着一定的层次对应关系。
不同的层次表示的意义,决定了不同的通讯协议。例如:Modbus-TCP和Modbus-RTU,两者在应用层和数据传输层是一样的,但是在物理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两者是不同的通讯协议。

4.7 BACnet通讯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8 Socket套接字

本质是个API,直接使用。是IP地址和端口号的实例。两个设备之间已连接,会各自产生个套接字的实例。
网络通讯中是使用最广泛的。连TCP/IP协议的本质也是使用Socket套接字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9 RS485与通讯协议的关系?

常说,这是走什么通讯?这是走RS485通讯的。
这种说法虽然常见,但是意思确实不正确的。

RS485是物理层,不是通讯协议。
以RS485为物理层的通讯协议有很多。例如:Modbus,西蒙子的Profibus Dp, PA,MPI,PPI等等。
1、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底层。物理层规定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拆除,而提供具有机械的、电子的、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
简单的说,物理层确保原始的数据可在各种物理媒体上阐述。局域网与广域网都属于第1、 2层。

2、物理层是整个系统能够的基础,为设备之间的水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联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是“信号和介质”。

五、工控常见的通讯接口与通讯协议

常见的接口

有:串口、以太网口(RJ45)

常见基于串口的物理层

有:RS485,RS232、RS422

常见基于RS485为物理层的通讯协议

MODBUS-RTU, MODBUS-ASCII; 西门子的有:PROFIBUS DP, PA, MPI, PPI

常见基于以太网的通讯协议

有:TCP/IP,OPC,MODBUS-TCP;西门子的S7、PROFINET


更新时间

  • 2024.11.01: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