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基础的知识介绍起来,如果前面对可转债有一定的了解的,可以划走了。
1.什么是可转债?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持有者可以在特定时期内,按照一定比例或价格,将其转换成特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的债券。这种债券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转换成股票,因此它同时具有债权和股权的特性。
可转债有下面的特点:
(1)债权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债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息。
(2)股权性:在转换成股票之前,可转债是纯粹的债券,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选择转换成股票,所以可转债类似于一个附带看涨期权的债券,拥有股权性。
(3)“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即使对应的正股股票价格下跌,因为转债带有纯债属性,所以价格也很难跌破纯债价格。
2.上市公司为什么要发可转债?
最重要的的原因我认为是:发行转债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现金流压力。相比于其他再融资方式或者银行贷款等传统融资方式,发行可转债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现金流压力。
可转债具有权益部分和负债部分,在会计处理上会将权益部分计入股东权益而非负债,这样就能降低企业负债水平和杠杆率。此外,由于可转债投资者更看重未来转股收益而非债券利息收益 ,因此上市公司可以通过设定较低的票面利率来降低融资成本。
3.可转债计数单位?
可转债的计数单位是张或者手,具体取决于交易的场所。在深市,可转债的计数单位为张,1张=100元。而在沪市,可转债的计数单位为手,1手=10张=1000元。(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