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NI插件中,calico和flannel的区别?

Calico 和 Flannel 都是流行的容器网络接口 (CNI, 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插件,用于 Kubernetes 等容器编排系统中的网络管理。虽然它们都提供了容器间的网络通信能力,但它们的实现方式和特性有所不同。

Calico

  • 网络模型:calico是基于三层(L3)网络模型的CNI插件,它使用IP路由来实现容器间通信,不依赖于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这使得calico可提供更好的性能,并且更容易与现有的网络基础设施集成。
  • 安全性:calico拥有强大的网络安全功能,可以精确的控制容器间的流量。
  • 可拓展性:calico支持大规模部署,其设计允许在大型集群中高效运行。
  • BGP:calico使用BGP协议进行路由信息的传播,可以与现有的网络设备无缝对接,这对于需要将kubernetes集群与外部网络连接的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特性。

Flannel

  • 网络模型:flannel是一个基于覆盖网络(overlay network)的CNI插件,它通过在物理网络之上构建虚拟网络来实现容器间通信。同时flannel支持多种后端(如:vxlan、upd、host-gw等)。
  • 简单性:flannel设计相对简单,对于中小型集群来说,配置和维护较为容易。
  • 网络策略:相对比calico,flannel对于网络策略的支持较弱,通常需要额外的工具或插件来实现复杂的网络隔离需求。
  • 性能:由于flannel依赖于覆盖网络技术,可能会引入额外的网络延迟,特别是跨主机通信时。

知识点填充:

1. 三层(L3):
  • 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数据包转发。
  • 网络层关注的是如何将数据包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节点,而不关心具体的数据包内容或传输过程中的物理细节。
  • 在IP网络中,网络层协议使用IP地址来标识源和目的地,路由器则根据这些地址来决定最佳路径。
2. BGP协议:
  • 边界网关协议,是互联网中用于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之间的路由选择协议。
  • BGP属于网络层协议,特别用于处理大规模网络(如互联网)中不同自治系统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 BGP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在不同自治系统之间选择最佳路由,并控制路由信息的传播,以确保网络的高效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
选择calico还是flannel主要取决于您的具体需求;例如:从网络性能、安全性和可拓展性的角度,您需要更高级的网络策略管理和更好的性能,calico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您的集群规模较小或您希望简化网络配置,flannel则更为合适。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qq_56408123/article/details/14345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