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何用人成事?

目录

为什么请诸葛亮,需要三顾茅庐?

诸葛亮是怎么用人?

如何发挥领导力?


为什么请诸葛亮,需要三顾茅庐?

成功的要素:能力,态度,机遇,重要的是影响力

  1. 如何打造自己影响力?
  • 第一是有平台和口碑。看看孔明的平台和口碑,具体如下:

诸葛亮的推荐人,有三人:

  1. 第一个是徐庶徐元直,文武全才,是荆州名士,敢做敢为的突破性人才。
  2. 第二个是司马徽,著名人力资源专家,卧龙凤雏,得一人者得天下。
  3. 第三个是岳父黄承彦,荆州知名人士,三国记载: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为什么?岳母是蔡夫人,名门望族,蔡瑁掌管荆州水军。这样,黄家和蔡家都是名门望族。另外,黄小姐的二姨夫就是刘表。这就是他的事业平台。平台决定能力和未来。
  • 差异化学习,立志做首席: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齐桓公,9合诸侯,一筐天下。乐毅领导燕国,连下72城,成就霸业。目标是首席人才,看战略,树志向。
  • 寻找平台,创造机会:如何选择平台,匹配自己才出华?

江东孙权,拥有6郡81州,南据闽粤,饮马长江。北方曹操,横扫中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你去做CEO,还有机会吗?

  •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三顾茅庐,以退为进,谦虚推让,考察真心。但是一出手就是隆中对,名满天下。

  • 孙刘联盟定战略

1、实力接近,联盟稳定。隆中对讲,孙权虎踞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知人善任,为援而不可图也,联孙抗曹的战略规划,但是如何做?

2、舌战群儒,成就合作:

  1. 张昭:自比管仲,但是弃信野,走樊城,财当阳,奔夏口,没有得到荆襄九郡?
  2. 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做正面交锋,懂得选择策略,这是英雄。刘备仁义,不取同宗基业,不是不能取。刘邦屡战屡败,但是垓下一战成功,不怕输。你们实力雄厚,怎么不打?
  3. 虞翻:既然厉害,你为什么来求我们?
  4. 诸葛亮:苏秦张仪是豪杰,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成就霸业,你们却贪生怕死。
  5. 薛综:你觉得曹操如何?刘备出生如何?
  6. 诸葛亮:名为汉相,实位汉贼。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你就是会上偷橘子的陆绩吧?

【总结】王力群教授的人生四行是指:自己要行、有人说你行、说你行的人要行、身体要行。

诸葛亮是怎么用人?
  1. 不拘一格用人才

按照三国志记载,庞统开始做的是耒阳县的县令,但他是万里之才,却没有被重用。万里之才,为什么无法开局呢?诸葛亮是高调出场,低调见面,但是庞统却没有借这种力量,也没有拿出来推荐信给刘备看。没有专家和权威的推荐,再加上自己长得丑,脾气坏,所以很难被认可。

  1. 像庞统这样的人才如何使用?

就是放水养鱼,小池塘养小鱼,大池塘养大鱼,给人才一片水洼,他只能吐泡泡,给他一片海洋,他可以呼风唤雨。做大事的人,一定要有给别人准备天空和海洋的胸怀和气魄。

  1. 如何分槽喂马?

大家看,刘备和庞统商量取西川,诸葛亮却主动申请不参加,他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他说荆州重兵,必须分兵守之。孔明主动要求守家,其实是从军事出发的一种战略眼光,这种策略叫分槽喂马,那为什么要分槽喂马呢?诸葛亮主动要求留守。把进西川的任务交给庞统一个人担当,这个做法本质,一方面战略上需要有人看家守院,另一方面从人事上选择和庞统分开,各管一路,有利于发挥各自特长。

  1. 如何筑巢引凤?

刘巴,零陵人,少有才名,刘表、刘璋、曹操都诚心招揽他作为下属。刘备入川后,也不记前嫌,重用刘巴。刘巴却傲慢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怎么能和这些粗人共语呢?”就这么一个趾高气昂、目中无人的刘巴,诸葛亮却十分推崇他。亮曰:运筹帷幄,吾不如子初也。了解一个人就是了解他的需求,感动一个人就是满足他的需要。诸葛亮对刘邦人才基本策略是,抬起来,不打扰。

  1. 如何躬身接水?

张松张永年,是刘璋手下的一个小谋士,他看到刘璋软弱无能,就准备跳槽,那么他给曹操准备了一份大礼,就是西川的军事地形图,但是曹操以貌取人,把他乱棍打出,相反,刘备却派赵云、关羽去荆州馆驿外迎接,亲自来接张松,礼贤下士,张松主动献图。一个茶杯,要想从茶壶取水,位置要低,躬身入局,这是“水低为海,人低为王,上善若水”智慧。

【总结】诸葛亮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如何发挥领导力?

有四种领导类型:

  1. 第一种是鹰型领导,有战略高度,会授权,但会瞄准一线,盯着每一个细节,一般的事儿交给下边人。重要的是自己紧紧盯着,保持监控。代表人物是曹操。
  2. 第二种类型是龙型领导,会授权,但并不盯着现场,若隐若现。代表人物是孙权。火烧赤壁交给周瑜,白衣渡江交给吕蒙,火烧连营交给陆逊,自己在后方居中调度。关键时刻出现一下。
  3. 第三种是牧羊型领导,亲临一线,跑前跑后,但具体事情并不动手,交给领头羊,代表人物是刘备。
  4. 第四种是老母鸡领导,扎根一线,亲力亲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代表人物是诸葛亮。

诸葛亮的著名文章《便宜十六策》,十六策就是十六个管人做事的办法,有两句话:直木出于幽林,直士出于众下,故人君选举,必求隐处。他知道国与国竞争,是人才竞争。以曹魏在人事方面的选拔机制和工作来看,一般的高级人才都被搜罗走了,而一些隐蔽的人,比如天水这样偏僻的地方,有一些人可以被发现,他就是著名的姜维,字伯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领导需要有两只眼:慧眼看才能,俗眼看性格。诸葛亮接班到底交给了谁?他的选接班人没有选杨仪,而是选择了蒋琬。为什么?

杨仪懂全局,有才智。但是,有一个要命的弱点,就是经得起胜利,经不起挫折,所以他失去了接班的机会。杨仪是个能力上没问题,态度上有问题的干部,不用杨仪当接班人是完全正确的。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

建兴六年,一出岐山,马谡在街亭失败,导致蜀军全线溃败,马谡舍水上山,王平虽苦苦相劝未果,但却正确指挥,英勇作战。马谡战败后,王平一路收容散卒,成功将余部带回大本营。王平表现得到了诸葛亮的赞赏。实践是检验人才的试金石。王平虽然没有什么理论和文凭,没有受过教育,但他却拥有丰富的经验、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勇气,这是马谡不具备的。所以,后面王平被提拔,封亭侯。

做事业要树立远大目标,为什么要有远大目标?

水浒传中有例子,宋江在忠义堂竖起一杆大旗,叫“替天行道”,这就是宋江高明的地方。让英雄好汉去抢钱,没有认同感,没有事业认同是不可能出业绩的。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领导从打地基开始,心中已然有万丈高楼。干事业就是这样,一边给实惠,一边给理想。实惠解决一时,理想才能解决一世。

【总结】:做事业要树立远大目标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Peter_Changyb/article/details/140576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