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谁
TodoHacker 是一群敢于构建灵感,敢于尝试,敢于创造的人。我们分享 TodoHacker 们的故事,并借鉴他们进行尝试,努力构建自己的产品、社区、文化。。。
团队成员目前有 2 人,都是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探索。
我们正在做什么
正如介绍中说的那样,我们的工作主要分为两块:
- 【story 学习】学习他人经验
- 【product 实践】尝试复用他人经验,构建自己的产品
TodoHacker 没有行业领域限制,只要有灵感,基于灵感进行尝试,同时敢于创造出价值,就是一名 TodoHacker。不过我们都是互联网从业人员,所以我们的实践之路主要围绕互联网产品展开。
框架
分工
我/owner:
- 产品设计
- 架构设计
- UI 设计
- 基础建设
- 运营(营销推广 + 用户运营)
另外一名小伙伴:
- 开发
共同职责:
- story 学习并编写文章
- 测试
- 部署
流程
如果以每两周为一个周期,那么流程如下:
-
每周二开周会,周会流程如下:
- 同步进度,包括文章进度 + 产品实践进度
- TodoHacker 题材讨论
- 新题材,以及是否收录
- 下一篇文章题材敲定【每个周期的第二周】
- TodoHacker实践之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经验
- 问题
- 经验
- 设置 TodoList,比如问题总结、经验总结,汇总成文章
-
story 文章每两周更新一篇,每个周期第二周周会给初稿并 review ,周五发布
-
其余时间用来写文章或者推进产品实践
现状
整体现状为进度缓慢、焦虑 。
进度缓慢
- 文章:文章编写的成本非常高,往往要耗费 2-3 天时间,甚至更多,前两篇文章我们勉强按时完成,后面的文章由于时间原因(工作或其他事情),一拖再拖。
- 实践:也是由于花在文章上面的精力太多,实践的推进微乎其微。
焦虑
- 一方面,整体进展非常缓慢
- 另一方面,看到很多人都做出了不错的产品,而自己却遥遥无期
为什么
我们很焦虑,而焦虑的原因是进度缓慢,那么为什么进度缓慢呢?
分工不明确
- 我们都有文章编写的任务,我对写文章稍微熟练,而另外一名小伙伴稍微生疏,一方面另一个小伙伴的写作成本会更高,会极大占用他的时间,另一方面文章的 review 成本也是很高的,特别是当 review 的人不是写文章的那个人,这也会极大占用 review 者的时间。
- 作为 owner ,本身我的本职工作就比较忙,再加上文章编写,时间上会非常紧张。在这种状态下,我甚至还想着自己写一部分代码。
成本不明确
- 一篇比较干的文章,你不仅仅要收集资料,还要排版,提取里面的经验,以及写完后还要每个平台去发布,这些成本加起来,本身就非常高。
- 排开工作时间、家庭时间,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的时间本身就非常少。
怎么办
合理分工
由于我写文章稍微熟练,另外一名小伙伴稍微生疏,所以分工上:
- 文章的编写、review 全部由我负责
- 开发的工作全部交由另外一名小伙伴,我主要负责设计上的工作。
降低成本
降低成本,我觉应该从小事做起:
- 日常文章可以写一些对我们后续有帮助的笔记,比如:prompt 0-1 学习笔记,这样能极大降低文章编写的成本,同时保证文章的更新频率,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向反馈。
- 产品实践上,也可以先从一些小的产品开始,比如:TodoHacker 的官网,一些实用工具。和文章一样的模式,也能够不断激励自己,毕竟,做完小的,才更有信心做大的。
简单来讲,就是一种打怪升级的模式,先打一些小怪,让自己不断获得正向反馈,从而更有信心打大怪。
干就是了
焦虑的本质是想的太多,做的太少。之前我们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以至于迟迟没有很好的行动,那么,干就是了,忙碌的过程本身就不会想太多,大脑负荷降低了,也就不会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