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研发效能指标:全面提升研发效率

老黄浅谈质量icon-default.png?t=O83A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wODc1ODc3Mg==&mid=2247483691&idx=1&sn=38cffe53bc90c0c7a1e15133facd57c9&chksm=c0c45ab0f7b3d3a6d38d96b9a277b25421dd0a31e3f913577d89de8e899dbe8de1c13898d0ff&token=2115451660&lang=zh_CN#rd

在软件研发的世界里,效能指标犹如灯塔,为团队指引着提升效率和质量的方向。准确理解和运用这些指标,有助于我们深入洞察研发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而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下是对各类软件研发效能指标的详细解析。

一、敏捷相关指标

1. 敏捷过程故事完成率

  • 计算方式:敏捷过程故事完成率 = (已完成的敏捷故事数量÷计划的敏捷故事数量)× 100%。例如,如果计划完成20个敏捷故事,而实际完成了15个,那么敏捷过程故事完成率 = (15÷20)× 100% = 75%。这个指标直观地反映了团队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按照计划完成故事的能力。

2. 计划外故事任务完成率

  • 计算方式:计划外故事任务完成率 = (完成的计划外故事任务数量÷计划外故事任务总数量)× 100%。假设共有10个计划外故事任务,其中完成了6个,那么计划外故事任务完成率 = (6÷10)× 100% = 60%。它体现了团队应对计划外工作的效率。

3. 需求积压量

  • 计算方式:需求积压量是指在特定时间点上,尚未开始处理的需求数量。这一指标通过直接统计未处理需求的个数来衡量。需求积压量的大小反映了项目的工作负载情况,如果积压量过大,可能意味着研发流程存在瓶颈或资源分配不合理。

4. 需求交付周期

  • 计算方式:需求交付周期是从需求提出的时间点到需求成功交付上线所经历的总时长。例如,一个需求于1月1日提出,3月1日成功上线,那么需求交付周期就是从1月1日到3月1日的天数。需求交付周期长短直接影响到业务对软件功能的获取速度,是衡量研发效率的重要指标。

5. 冲刺吞吐量

  • 计算方式:冲刺吞吐量通过计算在一个冲刺期间完成的故事点数总和得出。比如,在一个冲刺内,各个任务的故事点数分别为3、5、2,那么冲刺吞吐量 = 3 + 5 + 2 = 10点。这个指标反映了团队在一个冲刺周期内的产出能力。

6. 团队生产率

  • 计算方式:团队生产率 = (完成的工作量,如故事点数或功能点数等÷团队投入的工作量,如人天或人月等)。例如,团队在10个人月内完成了50个故事点数,那么团队生产率 = 50÷10 = 5个故事点/人月。它用于衡量团队整体的生产效率。

二、研发过程编码指标

1. 总体代码数(千行)

  • 计算方式:总体代码数(千行) = 项目中的代码总行数÷1000。例如,如果代码总行数为5000行,那么总体代码数(千行) = 5000÷1000 = 5千行。总体代码数反映了项目的规模大小,对评估项目的复杂度和工作量有重要意义。

2. 提交代码(次/最近2周)

  • 计算方式:提交代码(次/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代码提交到版本控制系统的次数。这个指标能够反映开发人员的工作活跃度以及代码整合的频率。

3. 修改代码(千行/最近2周)

  • 计算方式:修改代码(千行/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修改的代码总行数÷1000。例如,最近两周内修改的代码总行数为3000行,那么修改代码(千行/最近2周) = 3000÷1000 = 3千行。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代码的变更规模和频率。

三、持续集成指标

1. 持续集成接入流水线数

  • 计算方式:持续集成接入流水线数是通过直接统计接入持续集成系统的流水线数量得出。这个数量反映了项目对持续集成的利用程度。

2. 活跃流水线数(最近2周)

  • 计算方式:活跃流水线数(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实际有运行任务的流水线数量。它反映了持续集成流水线的实际使用效率。

3. 持续集成次数(最近2周)

  • 计算方式:持续集成次数(最近2周)即统计在最近两周内持续集成系统执行构建和测试的总次数。频繁的持续集成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

4. 集成成功率(最近2周)

  • 计算方式:集成成功率(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成功集成的次数÷持续集成总次数)× 100%。例如,最近两周内共进行了20次持续集成,其中16次成功,那么集成成功率(最近2周) = (16÷20)× 100% = 80%。这个指标体现了持续集成的稳定性。

四、技术债指标

1. 技术债(天)

  • 计算方式:技术债(天)是通过评估代码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估算修复这些问题所需的总工作量,以天为单位来衡量。这一指标量化了技术债务的规模,有助于团队规划技术改进工作。

2. 技术债密度(天/千行)

  • 计算方式:技术债密度(天/千行) = 技术债(天)÷总体代码数(千行)。例如,技术债为10天,总体代码数为5千行,那么技术债密度(天/千行) = 10÷5 = 2天/千行。它衡量了单位代码量中的技术债务情况。

五、代码缺陷指标

1. 代码缺陷数

  • 计算方式:代码缺陷数是在代码审查、测试等过程中发现的代码缺陷的总数量。这个指标直接反映了代码的质量状况。

2. 代码漏洞数

  • 计算方式:代码漏洞数是专门统计代码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的数量。安全漏洞可能会给软件带来严重的风险,因此这个指标对保障软件安全至关重要。

六、单元测试指标

1. 单测覆盖率(全体、移动端、Web端、后端)

  • 计算方式:单测覆盖率(如全体) = (被单元测试覆盖的代码行数÷总代码行数)× 100%。例如,对于全体代码,如果总代码行数为1000行,被单元测试覆盖的代码行数为800行,那么单测覆盖率(全体) = (800÷1000)× 100% = 80%。这个指标分别衡量了单元测试对不同部分代码的覆盖程度。

2. 单测执行次数(最近2周)

  • 计算方式:单测执行次数(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单元测试执行的次数。它反映了单元测试的执行频率。

3. 单测用例数

  • 计算方式:单测用例数是统计编写的单元测试用例的总数。足够数量的测试用例是保证测试覆盖率的基础。

七、冒烟测试指标

1. 总用例数(最近两周)

  • 计算方式:总用例数(最近两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冒烟测试用例的总数。这个指标确定了冒烟测试的范围大小。

2. 计划执行次数(最近两周)

  • 计算方式:计划执行次数(最近两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计划进行冒烟测试的次数。它反映了冒烟测试的计划安排情况。

3. 计划总体通过率(最近两周)

  • 计算方式:计划总体通过率(最近两周) = (冒烟测试计划通过的次数÷计划执行次数)× 100%。例如,计划执行5次,通过3次,那么计划总体通过率(最近两周) = (3÷5)× 100% = 60%。这个指标衡量了冒烟测试计划的有效性。

4. 用例执行次数(最近两周)

  • 计算方式:用例执行次数(最近两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实际执行的冒烟测试用例次数。它体现了冒烟测试的实际执行情况。

5. 用例总体通过率(最近两周)

  • 计算方式:用例总体通过率(最近两周) = (冒烟测试用例通过的次数÷用例执行次数)× 100%。这个指标反映了冒烟测试用例的质量。

八、自动化测试指标

1. 自动化测试用例数

  • 计算方式:自动化测试用例数是统计编写的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数量。这个数量反映了自动化测试的覆盖范围。

2. 自动化测试占比

  • 计算方式:自动化测试占比 = (自动化测试用例数÷(自动化测试用例数 + 手动测试用例数))× 100%。例如,自动化测试用例数为50,手动测试用例数为30,那么自动化测试占比 = (50÷(50 + 30))× 100% = 62.5%。这个指标衡量了测试自动化的程度。

3. 测试计划执行次数

  • 计算方式:测试计划执行次数是统计自动化测试计划执行的次数。它反映了自动化测试的执行频率。

4. 自动化测试计划通过率

  • 计算方式:自动化测试计划通过率 = (自动化测试计划通过的次数÷测试计划执行次数)× 100%。这个指标评估了自动化测试计划的质量。

5. 测试代码覆盖率

  • 计算方式:测试代码覆盖率 = (被自动化测试覆盖的代码行数÷总代码行数)× 100%。它衡量了自动化测试对代码的覆盖程度。

九、质量过程指标

1. Jira、云效活跃度(最近2周)

  • 计算方式:Jira、云效活跃度(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Jira、云效系统中的操作次数,如创建任务、更新任务状态等。这个指标反映了团队在Jira、云效上的协作活跃程度。

2. 遗留缺陷总数

  • 计算方式:遗留缺陷总数是统计当前项目中尚未解决的缺陷数量。这个数量反映了项目的质量风险状况。

3. 新增缺陷总数(最近俩周)

  • 计算方式:新增缺陷总数(最近俩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新发现的缺陷数量。它有助于衡量项目近期的质量趋势。

4. 缺陷平均修复时长

  • 计算方式:缺陷平均修复时长 = (所有缺陷的修复时长总和÷缺陷总数)。例如,有5个缺陷,修复时长分别为1天、2天、1.5天、3天、2.5天,那么缺陷平均修复时长 = (1 + 2 + 1.5 + 3 + 2.5)÷5 = 2天。这个指标反映了缺陷修复的效率。

5. 缺陷密度

  • 计算方式:缺陷密度 = 缺陷总数÷代码总行数(千行)。这个指标衡量了单位代码量中的缺陷数量。

6. 中级以上缺陷占比

  • 计算方式:中级以上缺陷占比 = (中级以上缺陷数量÷缺陷总数)× 100%。这个指标关注了对项目影响较大的中级以上缺陷在所有缺陷中的比例。

7. 缺陷重开率

  • 计算方式:缺陷重开率 = (缺陷重开的次数÷缺陷修复的次数)× 100%。例如,缺陷修复了10次,其中有2次重开,那么缺陷重开率 = (2÷10)× 100% = 20%。这个指标反映了缺陷修复的质量。

8. 缺陷修复率

  • 计算方式:缺陷修复率 = (已修复的缺陷数量÷缺陷总数)× 100%。这个指标衡量了缺陷修复的整体情况。

十、持续交付指标

1. SIT交付(最近2周)

  • 计算方式:SIT交付(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系统集成测试(SIT)的交付次数。这个指标反映了SIT的交付频率。

2. SIT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计算方式:SIT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SIT成功交付的次数÷SIT交付次数)× 100%。这个指标衡量了SIT交付的可靠性。

3. UAT交付(最近2周)

  • 计算方式:UAT交付(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用户验收测试(UAT)的交付次数。这个指标体现了UAT的交付节奏。

4. UAT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计算方式:UAT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UAT成功交付的次数÷UAT交付次数)× 100%。这个指标评估了UAT交付的效果。

5. PRE - STD交付(最近2周)

  • 计算方式:PRE - STD交付(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预标准(PRE - STD)交付的次数。这个指标反映了PRE - STD的交付情况。

6. PRE - STD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计算方式:PRE - STD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PRE - STD成功交付的次数÷PRE - STD交付次数)× 100%。

7. PROD交付(最近2周)

  • 计算方式:PROD交付(最近2周)是统计在最近两周内生产环境(PROD)交付的次数。

8. PROD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计算方式:PROD交付成功率(最近2周) = (最近两周内PROD成功交付的次数÷PROD交付次数)× 100%。

9. 缺陷逃逸率

  • 计算方式:缺陷逃逸率 = (逃逸到生产环境的缺陷数量÷缺陷总数)× 100%。这个指标反映了在各个测试阶段未能发现而流入生产环境的缺陷比例,是衡量测试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对这些软件研发效能指标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好地评估研发过程的各个环节,发现潜在问题,进而不断优化研发流程,提升软件研发的整体效能。希望以上内容能为您在软件研发管理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猜你喜欢

转载自blog.csdn.net/SImonWOng626/article/details/14238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