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用这几个问答形式来解读下我这个系列的来龙去脉。如果大家觉得本篇文章不水的话希望帮忙点赞收藏加关注,你们的鼓舞是我继续更新的动力。
- 我为什么会写这个系列呢?
首先肯定是因为我本身就是一名从业通信者,想着更加了解自己专业的知识,所以更想着从头开始了解通信的来源以及在每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
- 为什么会从头开始写通信?
我最早是学习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应该说朝代史,这个算个人兴趣,从夏朝开始到清朝,古代史的结束,后面我还看了近代史的历程,所以在要学习通信历史的时候我也采用了或者方法,想一步一步的去源头开始,看看通信是怎么发展到今天,这是个很好的主意。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
- 你觉得这个系列有什么优势?
我觉得优势就是我以身代入,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学习,中间碰到的问题也会扩展到再去学习解决,很好的解决了作为初学者一些问题的困恼,不至于一笔跳过很多东西,所以很适合后面的读者跟随我的学习步伐一起向前。
5️⃣万有引力常数G的测量
【物理漫画】万有引力常数G的前世今生_测量 (sohu.com)
追寻万有引力常数G --科技日报数字报 (stdaily.com)
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牛顿设想了一种可能的计算方式。实验的思路是将摆设置在一座山的附近,由于山会对摆施加引力,所以当摆运动时,其靠近山的一侧会有微小的偏角,而这个偏角是可以测量的。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山的体积和平均密度,进而求出山的质量,再结合山的多个位置的偏角测量值反推出地球的平均密度。这样一来,我们便可以根据地球的平均密度推算出地球质量,并最终计算出引力常数。但是,当时的牛顿悲观地认为山对摆的影响是小到无法测量的,最终没有进行实验。
①榭赫伦实验
(榭赫伦实验(英语:Schiehallion Experiement)是十八世纪一次测量地球平均密度的实验)
1774年夏天,皇家天文学家内维尔·马斯基林带领一支科考团队对榭赫伦山进行了细致的测量,这就是科学史上著名的榭赫伦实验。
经过复杂的测量和推演,马斯基林在1776年最终计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为4.5g/cm3,而根据这个密度数据计算出的引力常数G与现代仪器的测量数据相比只有20%左右的误差,G的精确性被极大地推进了一步。
赫顿还意外发明了等高线。
②约翰·米歇尔
英国地理学家约翰·米歇尔在1783年最先设计并制作出了扭秤。但遗憾的是,米歇尔还未用它来进行测量,便在1793年去世了。米歇尔去世后,这台扭秤经由剑桥大学教授沃莱斯顿辗转到了卡文迪许手中。
③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中为什么扭转常数乘以扭转角度等于平衡力矩?卡文迪许扭秤实验是一种利用物体弹性变形产生的扭转力矩来测量其扭转刚度的实验。在该实验中,当一个金属棒受到一定的扭转力矩时,会发生弹性变形,因而会产生一个相对于棒轴线的转动角度,这个转动角度与扭转力矩之间存在一个比例关系,这个比例系数就是扭转常数。扭转力矩 = 扭转常数 × 扭转角度,既FL=Kθ。
至于关于石英丝扭转系数K的测量,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就不详细解释了
球组成的系统为实验对象,先将大球和小球的引力转化为T形架的扭转力矩,再将T形架的扭转力矩转化为石英丝的扭转角度,然后又将石英丝的扭转角度转化为光标的位移.通过这三次转化,使微小引力的测量成为可能.
①力矩平衡:既引力矩=扭转力矩
②两次放大:扭转装置把微小力转变成力矩来反映扭转角度(微小形变通过光标的移动来反映)
1 #include "stdio.h"
2 void main()
3 {
4 int time;
5 for (time=1;time<=10;time++)
6 printf("%d、喜欢的帮忙点赞收藏加关注哦!\n",time);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