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北京,有一场“红帽子人”的聚会。你接到“江湖令牌”了吗?
“解锁。”
“下一步。”
“暗号”确认无误!
让我们一同走进一年一度的“红帽论坛”,
解锁开源人工智能(AI)的无限可能。
从虚拟化的变革,到云计算的颠覆,再到今天AI已无处不在,每一次技术变革的背后,都是用户对于业务的高效性、灵活性、适应性、安全性的需求在推动。
“刚开始应用AI时,我们也缺少章法,哪里有需求,都去试一下。”作为2024红帽亚太创新奖的获得者,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成都)有限公司信息技术部经理杨健谈到,“我们始终坚持一条数字化转型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务实’。后经过梳理,我们将AI的应用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即提升生产效率,严把产品质量,聚焦风险管理。”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成都)有限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功实践,既得益于其自身的勤勉务实,也是因为紧紧拥抱了红帽的开源平台、微服务以及灵活的配置解决方案等,替换其原有的单一平台,从而保证了业务的稳定、安全。“无论是处于信息化、数字化,还是智能化哪个阶段,企业用户的关注点从未偏离过两个点,一是如何解决和摆脱当前IT运维面临的困难,二是如何面向未来实现创新发展。从曾经的数字化转型到今天勇于尝试AI应用,西门子工业自动化(成都)有限公司用自己的实践做了最有说服力的背书。”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曹衡康总结说,“对于红帽来说,从当初打造开放混合云,到今天大力倡导用开源的方式将AI引入企业,都是为了解决企业用户面临的实际业务问题,助力其创新发展。”
红帽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曹衡康
AI落地就“三步”
IBM发布的《2023年全球AI采用指数》显示,中国企业的AI采用率稳居第一阵营,85%的中国企业表示未来会加速AI采用,这一比例为全球最高。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怀疑AI的有效性,但是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如何开启AI的第一步,并且通过持续地深入和扩张,将AI成功地引入企业应用,尤其是核心关键应用,却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想得清、做得对的。
红帽公司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与产品的持续创新,再加上方法论的总结打磨,提出以开源的方式将AI带入企业的“三步走”战略。
简单归纳,第一步,在资源受限的桌面环境中,企业可以先采用小数据集,进行实验性训练。在这一阶段,开发人员可以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上,以容器化的方式开发自己的AI应用,或者采用红帽提供的InstructLab工具建立和调优模型。第二步,通过完整的合成数据生成技术,采用“教师”模型结合“学生”模型的训练方法,进行生产级的模型训练。这个阶段,可以利用红帽Enterprise Linux AI(RHEL AI),更加便捷地开发、测试和部署生成式AI模型。第三步,在庞大的分布式集群环境中继续生产级的模型训练。这个阶段,可以借助红帽OpenShift AI,利用Kubernetes的扩展和自动化能力,实现MLOps的全部功能。
从本地到云端,从小模型的开发训练到大模型的部署和应用,从桌面电脑到企业级平台直至复杂的多集群环境,依据红帽的方法论和相对应的开源解决方案,企业可以跨越较低的技术门槛,从简单、单机的应用入手,将AI持续引入到企业的整个业务系统中,支持任意规模的部署和应用。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由非关键到关键,这就是AI落地企业最顺理成章的路径。红帽已经走通,现在正是让更多行业的企业用户学习、复制、熟练,然后不断加入自己的个性化需求的时候。
红帽大中华区方案架构部总经理 王慧慧
用开源的方式将AI引入企业,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被证明可行的一条AI落地路径。红帽大中华区方案架构部总经理王慧慧介绍说:“红帽的AI产品包括语言模型和代码模型。国内保险行业的某个客户是我们的首批使用者之一。他们应用红帽的AI技术加速其代码审查和代码合并请求的处理。之前,他们也曾借助人工和一些辅助性工具,但是旧工具的准确率较低,效果不太理想。在引入红帽的AI工具后,其代码合并和审查的准确率大大提升,显著提升了效率与客户满意度。”
红帽的AI产品从全球发布到现在仅5个月,全球已有多个客户在部署和应用。以前,在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发布后,国内企业总是要学习国外最先应用的企业的经验。但是此次,国内某保险行业客户的成功实践却领先一步,是亚太区第一个将红帽AI产品应用于生产环境的,并因此成为国外企业竞相效仿的对象。
在协助企业客户将AI以开源的方式引入企业的同时,红帽公司自己也在积极使用AI来优化对客户的支持。例如,在客户查询知识库时,红帽可以通过AI提供最佳解决方案。红帽的工程师在项目交接或技术总结时,也会使用AI生成报告,以便让下一个接手的人可以更快上手。这种方式有效减少了重复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
红帽公司就像一艘护卫舰,引导、保护着AI这艘航空母舰,逐步并准确地靠近不同企业的港口。一项新技术要进入市场,最快的方式就是找到成功的应用案例,并加以推广。为此,红帽首先通过各种市场渠道,推广AI的独特功能和优势。其次,红帽借助合作伙伴生态,赋能合作伙伴的技术和顾问团队,使他们更深入地了解红帽的AI技术,以便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客户。最后,红帽依托其开放实验室,与客户共同探讨如何将AI技术应用于企业的实际场景中。“企业的业务场景,并一定每个都适合AI。我们会通过开放实验室这一平台,与客户进行深入探讨,确定最适合的应用场景。这也是‘三步走’战略的其中一部分。”曹衡康表示,“当客户确认应用场景后,AI产品的全面导入也就水到渠成了。”
开源AI离不开生态与伙伴
以开源的方式将AI引入企业,一定不能少的就是开源的生态和合作伙伴。红帽大中华区资深市场总监赵文斌介绍说:“最近,我们与NVIDIA等全球合作伙伴开展了新项目合作,特别是在加速场景应用落地方面。场景应用是ISV(独立软件开发商)和应用供应商最擅长的领域。红帽加速了与本土ISV及方案开发商的合作,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在市场拓展中,红帽公司也特别关注共创模式(co-creation)。通过与ISV共创,结合各行业的独特场景和联合解决方案,红帽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实现AI应用落地。
自从IBM成为红帽的母公司以来,IBM在开源方面的投入越来越积极,这对红帽的发展带来了正面影响。举例来说 ,IBM将Watson X逐步开源,这是关键的一步。面对AI大模型市场的快速发展,IBM最新发布了Granite 3.0系列AI模型,它具备更强的稳健性和可靠性,能够处理更广泛的任务。接下来,IBM和红帽将共同致力于维护开源模型的持续迭代。开源的优势不仅仅是发布模型,更是将其作为一个可持续管理的“开源社区”,不断接受来自用户和合作伙伴的反馈和贡献,以便不断改进模型。此外,IBM不仅仅推出了语言模型,还发布了代码模型等其他模型,正在走向更广阔的开源之路。
王慧慧介绍说,IBM的咨询部门与红帽保持着紧密合作,双方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开源平台帮助客户实现AI应用。IBM在工作方式和平台选择上越来越倾向于开源,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趋势。
“虽然IBM是红帽的母公司,但IBM非常尊重红帽的开放性,使得红帽平台可以保持很好的中立性和独立性。在合作项目中,IBM是红帽的众多选择之一,红帽与其他解决方案商保持平等合作。”赵文斌补充说,“在许多联合项目中,都是基于红帽的开源平台。客户的需求始终是我们创新的核心。我们致力于通过开源方法进行持续集成和迭代。”
如果你也想采用开源的方式将AI引入自己的企业,那就赶快去问问那些戴着红帽子的人吧!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