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主体:
- 直接参与者:通常是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直接与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相连。
- 间接参与者:包括一些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通过直接参与者代理接入系统。
业务发起:
- 客户向发起行(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参与者)提出支付业务请求,如代发工资、水电费代扣等小额支付业务。
发起行处理:
- 发起行对支付业务进行检查和组包。
- 按照规定格式和标准对业务进行批量编码和加押。
发送至城市处理中心(CCPC):
- 发起行将批量业务包发送至所属的城市处理中心。
CCPC 处理:
- CCPC 对收到的业务包进行合法性检查和核验密押。
- 无误后,将业务包转发至国家处理中心(NPC)。
NPC 处理:
- NPC 对业务包进行轧差处理。
- 汇总计算同一清算日、同一直接参与者的净借记或净贷记金额。
- 只对净借记或净贷记差额进行资金清算。
- 按照预定的清算场次和时间进行清算处理。
资金清算:
- 对于净贷记的直接参与者,NPC 借记其清算账户,并将资金贷记至净借记的直接参与者清算账户。
- 若直接参与者清算账户余额不足,则排队等待补足资金后再进行清算。
结果反馈:
- NPC 将处理结果反馈给 CCPC。
- CCPC 再将结果转发给发起行和接收行。
接收行处理:
- 接收行收到处理结果后,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 贷记收款人账户,完成资金的最终入账。
日终处理:
- 每日日终,NPC 对当日业务进行核对和试算平衡。
- 直接参与者与 NPC 进行对账,如有不符,根据系统数据进行调整。
例如,在一个清算周期内,A 银行发起的小额批量支付业务中,向其他银行的净支付金额为 100 万元,B 银行的净支付金额为 50 万元,C 银行的净收款金额为 80 万元。经过轧差清算,A 银行的清算账户被借记 100 万元,C 银行的清算账户被贷记 80 万元,B 银行因净支付 50 万元,其清算账户被借记 50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