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安全--内网渗透--Kerberos之AS_REQ&AS_REP

一、前言

之前的文章提到过,在内网的域环境中,服务器之间默认使用的是Kerberos协议。

光了解NTLM协议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内网渗透,我后面将详细介绍Kerberos协议的原理以及漏洞的利用。

二、Kerberos协议

Kerberos是一种网络身份验证协议,它主要是给Client 或者用户提供凭证或票据去访问服务器中的相应服务。

区别于NTLM:

NTLM:起到用户登录服务器之间的验证作用

Kerberos:起到给用户提供票据访问服务器中的服务的作用

在Kerberos协议中主要是有三个角色的存在:

  1. 访问服务的Client(以下表述为Client 或者用户)

  2. 提供服务的Server(以下表述为服务)

  3. KDC(Key Distribution Center)密钥分发中心

其中KDC服务默认会安装在一个域的域控中,而Client和Server为域内的用户或者是服务,如HTTP服务,SQL服务。在Kerberos中Client是否有权限访问Server端的服务由KDC发放的票据来决定。(比如说你去住酒店,酒店前台给你房卡,你拿着对应的房卡就能入住哪间房。你就是用户,酒店前台就是密钥分发中心,酒店就是服务器,房间就是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kerberos的简化认证认证过程如下图:

  1. AS_REQ: Client向KDC发起AS_REQ,请求凭据是Client hash加密的时间戳

  2. AS_REP: KDC使用Client hash进行解密,如果结果正确就返回用krbtgt hash加密的TGT票据,TGT里面包含PAC,PAC包含Client的sid,Client所在的组。

  3. TGS_REQ: Client凭借TGT票据向KDC发起针对特定服务的TGS_REQ请求

  4. TGS_REP: KDC使用krbtgt hash进行解密,如果结果正确,就返回用服务hash 加密的TGS票据(这一步不管用户有没有访问服务的权限,只要TGT正确,就返回TGS票据)

  5. AP_REQ: Client拿着TGS票据去请求服务

  6. AP_REP: 服务使用自己的hash解密TGS票据。如果解密正确,就拿着PAC去KDC那边问Client有没有访问权限,域控解密PAC。获取Client的sid,以及所在的组,再根据该服务的ACL,判断Client是否有访问服务的权限。

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对AS_REQ&AS_REP进行分析:

三、AS_REQ&AS_REP

krbtgt:秘钥分发中心服务账户

四、漏洞

4.0、发包工具介绍

条件:有域内普通用户的账号密码

点击修改配置,支持明文密码以及hash

4.1、pass the hash

就是由于在进行认证的时候,是用用户hash加密时间戳,即使在使用密码进行登录的情况下,也是先把密码加密成hash,再进行认证。因此在只有用户hash,没有明文密码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进行认证的。不管是rubeus还是impacket里面的相关脚本都是支持直接使用hash进行认证。

4.2、用户名枚举

看以下几种情况

用户名存在,密码错误的情况下:

用户名不存在的情况下:

通过比较error-code的值就可以写脚本改变cname的值进行用户名枚举。

4.3、密码喷洒

在已有用户名的时候,可以尝试爆破密码。

密码正确的情况下:

密码错误的情况下:

4.4、AS-REPRoasting

对于域用户,如果设置了选项”Do not require Kerberos preauthentication”,此时向域控制器的88端口发送AS_REQ请求,对收到的AS_REP内容(enc-part底下的ciper,因为这部分是使用用户hash加密session-key,我们通过进行离线爆破就可以获得用户hash)重新组合,能够拼接成”Kerberos 5 AS-REP etype 23”(18200)的格式,接下来可以使用hashcat对其破解,最终获得该用户的明文口令

4.5、黄金票据

在AS_REP里面的ticket的encpart是使用krbtgt的hash进行加密的,如果我们拥有krbtgt的hash,就可以给我们自己签发任意用户的TGT票据,这个票据也被称为黄金票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