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racy
来源:IPO魔女
1月21日,矽电半导体设备(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矽电股份”)IPO注册已生效,公司保荐机构为招商证券,拟募集资金为5.5588亿元。1月13日矽电股份提交注册,仅8天便快速通过注册,但IPO魔女发现其仍存在众多问题。
2023年,矽电股份营业收入有所增长,但扣非净利润显著下滑,公司预测2024年营收较2023年减少6.37%。同时,2023年矽电股份毛利率大幅下降,且低于可比公司均值。随着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及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上升,经营现金流净额仅2022年为正,波动幅度较大。另外,公司还依赖政府补助。
报告期内,矽电股份的主要客户为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等上市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尤其是2022年,来自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的销售收入占比超50%,当期经营业绩对这两家客户依赖严重。此外,三安光电和兆驰股份的关键人物入股矽电股份。同时,矽电股份售予三安光电的同型号产品价格比其他客户低约20%,深交所要求其说明定价的公允性。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矽电股份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何沁修、王胜利、杨波、辜国文、胡泓,五人持股相等并签有一致行动协议,交易所要求其说明共同控制依据是否充分以及一致行动安排的有效性。而且,矽电股份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另外,李平任矽电股份独立董事,招股书披露的其兼职情况与事实不符,公司未将其任职的航发长春认定为关联方,是否违规存疑。此外,公司存在多处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况。
01
扣非净利润明显下滑,毛利率低于可比公司均值
2021年至2023年,矽电股份实现营收分别为3.99亿元、4.42亿元和5.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2.29%、10.73%和23.61%;同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393.05万元、1.03亿元和8315.59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01.13%、9.56%和-19.20%。从数据上可以看出,2023年矽电股份营业收入虽然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扣非净利润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矽电股份预测,2024年营业收入为5.12亿元,较2023年减少6.37%;预测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8895.65万元,较2023年减少0.29%;预测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8519.97万元,较2023年增加2.46%。
矽电股份业绩持续出现下滑迹象,未来业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型可能存在问题。
同时,随着经营规模扩大,矽电股份的应收账款规模呈增长趋势。报告期各期末,矽电股份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4824.08万元、6526.16万元、1.26亿元和1.64亿元,占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79%、6.50%、13.76%和17.78%。
受应收账款等因素影响,矽电股份经营性现金流面临一定压力,经营现金流净额分别为-492.55万元、2.25亿元、-7886.49万元和-566.99万元,波动较大,仅2022年为正,其余年份均为负。
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不断上升,是否会影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和偿债能力?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波动显著且多为负值,是否表明公司资金运营存在较大压力?
在2021年至2024年1-6月期间(报告期内),矽电股份的毛利率分别为41.38%、44.33%、34.16%和38.91%。2023年的毛利率较2022年下降了10.1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23年对大客户的销售定价调整。并且,矽电股份的毛利率远低于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64.13%、64.10%、60.15%和59.90%。矽电股份表示,主要原因系公司与可比公司的主营业务产品种类不同,不同类型产品的毛利率存在差异。
此外,原材料采购价波动也是影响毛利率的重要因素,矽电股份产品的原材料如源表、工控机、光谱仪等零部件,其采购价格存在波动。报告期内,直接材料成本占矽电股份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87.24%、89.52%、89.23%和86.22%。若未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不利于矽电股份产品的毛利率。
同时,矽电股份对政府补助存在一定依赖。报告期内,公司计入其他收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2279.29万元、2478.02万元、1553.73万元和875.19万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32%、19.03%、16.06%和14.68%。若未来政策支持力度减弱,补助减少,将对矽电股份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02
下游客户集中度较高,依赖关联交易
报告期内,矽电股份对前五大客户的营收分别达2.38亿元、3.40亿元、3.63亿元和1.61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9.74%、77.00%、66.48%和55.83%。同时,报告期内各期,矽电股份来自于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三安光电)、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兆驰股份)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5.52%、60.26%、44.22%和21.06%。2022年,矽电股份来自于三安光电、兆驰股份的收入占比超过50%,当期经营业绩对上述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交易所要求矽电股份,说明客户集中度较高的原因,是否对大客户存在重大依赖,客户集中度较高是否符合行业惯例。
矽电股份回应称,矽电股份主要客户为三安光电、兆驰股份、华灿光电、士兰微等上市公司。受下游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矽电股份的客户集中度较高。如果未来公司与上述客户合作出现不利变化,如上述客户的经营及财务状况出现不利变化导致其降低资本性支出、或采购战略变化、产品质量问题等原因导致公司与其合作关系被其他供应商替代,则矽电股份的业务发展和业绩表现将受到不利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矽电股份还存在股东及其关联方在主要客户中占有权益或任职的情况。其中,持有矽电股份2.40%股权的股东林志强担任三安光电董事长,其父林秀成为三安光电的实际控制人,控制三安光电29.47%的表决权;持有矽电股份1.74%股权的股东顾乡入股时,其父亲顾伟为兆驰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顾伟及其一致行动人控制兆驰股份的表决权比例由54.58%下降至5.00%,兆驰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交易所要求矽电股份说明,公司客户的关联方林志强与顾乡入股矽电股份的合理性。
矽电股份回应称,矽电股份作为光电芯片行业的主要探针台设备供应商及大陆地区规模最大的探针台设备商,具有较高的行业地位及投资稀缺性。林志强及顾乡看好矽电股份及所处行业的未来发展,入股矽电股份具有合理性。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矽电股份对三安光电的同型号产品销售价格较其他客户低20%左右;矽电股份对兆驰股份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8.94万元、2675.80万元、205.64万元和3378.61万元。2022年上半年,矽电股份对三安光电、兆驰股份销售金额合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7.23%。
交易所要求矽电股份,说明对三安光电、兆驰股份销售产品的定价是否公允;说明前述产品的销售单价与以前年度或其他客户同类产品是否存在差异。
矽电股份回应称,主要系设备配置和客户议价能力两方面的原因。矽电股份向三安光电的销售收入主要来自L-11DM、L10MC、L-9MC型号产品,其中L-9MC未向其他客户销售。矽电股份向三安光电销售的L-10MC单价低,是因为三安光电采购量多,从而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并且因其他客户部分设备配置测试系统致使成本更高。L-11DM单价低于其他客户是因三安光电未配置测试系统;矽电股份向兆驰股份销售收入来源于L-10MC-PM和LDM-150两款产品,L-10MC-PM单价低于其他客户是因为测试系统成本低,LDM-150/SCP-8单价低于其他客户是因为矽电股份首次应用于全自动生产线项目,而其他客户都是零星采购用于产线试验用途,因此采购单价高。
03
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多处信息披露不一致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何沁修、王胜利、杨波、辜国文、胡泓,前述五位股东持股均相等,分别于2017年9月及2021年8月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及《一致行动协议之补充协议》。对于这一情况,交易所要求矽电股份,说明认定共同控制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首次公开发行上市审核问答》的规定;分析共同实际控制人一致行动安排的有效性。
矽电股份回应称,自五人持有矽电股份股权至今,其在公司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意见一致,从未出现分歧,且未对公司规范运作产生不良影响。认定何沁修、王胜利、杨波、辜国文、胡泓为矽电股份共同实际控制人符合矽电股份股东大会、董事会及经营管理的实际运作情况,认定依据充分,符合相关规定。
报告期内,矽电股份投入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816.03万元、4909.67万元、5876.87万元和3506.64万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4.10%;报告期内各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120人、137人、188人及200人,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25.17%。
然而,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矽电股份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56%、11.11%、10.76%和12.19%,而对应的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13.01%、15.18%、26.83%和24.55%,矽电股份的研发费用率远低于可比公司的均值。矽电股份表示,研发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主要系因营业收入增长幅度较大导致。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2019年12月至今,李平任矽电股份独立董事,兼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海洋防务与信息对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防,SH.600764)独立董事,无其他兼职。但事实并非如此,天眼查显示,李平至今还担任中国航发长春控制科技有限公司(航发长春)的董事长,且矽电股份未将航发长春认定为关联方,这是否违反相关规定?
此外,矽电股份还存在多处信息披露不一致的情况。如产品晶粒探针台在报告期内的销售数量,在招股书不同位置披露数据差异显著。在“主要产品的产量、销量”章节中显示,晶粒探针台的销量分别为3652台、703台、1168台和259台。然而在“主要产品的销量和平均单价分析”章节中,晶粒探针台的销量分别为1469台、1992台、1745台和760台。
矽电股份信息披露多处存在不一致,其信披质量是否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