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系列(一)Redis简介

一、Redis简介

1.1 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个基于内存的key-value结构数据库。基于内存存储,读写性能高。适合存储热点数据(热点商品、资讯、新闻)。企业应用广泛。Redis 是互联网技术领域使用最为广泛的存储中间件,它是「Remote Dictionary Service」的首字母缩写,也就是「远程字典服务」。

  • 基于内存存储,读写性能高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适合存储热点数据(热点商品、资讯、新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企业应用广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Redis is an open source (BSD licensed), in-memory data structure store, used as a database, cache, and message broker,翻译为:Redis是一个开源的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它可以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中间件。

官网:https://redis.io

Redis是用C语言开发的一个开源的高性能键值对(key-value)数据库,官方提供的数据是可以达到100000+的QPS(每秒内查询次数)。它存储的value类型比较丰富,也被称为结构化的NoSql数据库。

NoSql(Not Only SQL),不仅仅是SQL,泛指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并不是要取代关系型数据库,而是关系型数据库的补充。

关系型数据库(RDBMS):
常见关系型数据库: Mysql、 Oracle、 DB2、 SQLServer。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
常见非关系型数据库: Redis、Mongo db、MemCached。

1.2 使用Redis能做什么

Redis 应用场景: 缓存、 任务队列、 消息队列、 分布式锁。

二、 Redis入门

2.1 Redis下载

Redis安装包分为windows版和Linux版:

下载后得到安装包。

2.2 Redis安装

1)在Linux中安装Redis

在Linux系统安装Redis步骤:

  1. 将Redis安装包上传到Linux
  2. 解压安装包,命令:tar -zxvf redis-4.0.0.tar.gz -C /usr/local
  3. 安装Redis的依赖环境gcc,命令:yum install gcc-c++
  4. 进入/usr/local/redis-4.0.0,进行编译,命令:make
  5. 进入redis的src目录进行安装,命令:make install

安装后重点文件说明:

/usr/local/redis-4.0.0/src/redis-server:Redis服务启动脚本

/usr/local/redis-4.0.0/src/redis-cli:Redis客户端脚本

/usr/local/redis-4.0.0/redis.conf:Redis配置文件

2)在Windows中安装Redis

Redis的Windows版属于绿色软件,直接解压即可使用,解压后目录结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Redis服务启动与停止

1)Linux系统中启动和停止Redis

执行Redis服务启动脚本文件redis-server

通过启动日志可以看到,Redis默认端口号为6379

Ctrl + C停止Redis服务

通过redis-cli可以连接到本地的Redis服务,默认情况下不需要认证即可连接成功。

退出客户端可以输入exit或者quit命令。

2)Windows系统中启动和停止Redis

Windows系统中启动Redis,直接双击redis-server.exe即可启动Redis服务,redis服务默认端口号为6379

Ctrl + C停止Redis服务

双击redis-cli.exe即可启动Redis客户端,默认连接的是本地的Redis服务,而且不需要认证即可连接成功。

退出客户端可以输入exit或者quit命令。

2.4 Redis配置文件

前面我们已经启动了Redis服务,默认情况下Redis启动后是在前台运行,而且客户端不需要密码就可以连接到Redis服务。如果我们希望Redis服务启动后是在后台运行,同时希望客户端认证通过后才能连接到Redis服务,应该如果做呢?

此时就需要修改Redis的配置文件:

  • Linux系统中Redis配置文件:REDIS_HOME/redis.conf
  • Windows系统中Redis配置文件:REDIS_HOME/redis.windows.conf

通过修改Redis配置文件可以进行如下配置:

**1)**设置Redis服务后台运行

​ 将配置文件中的daemonize配置项改为yes,默认值为no。

​ 注意:Windows版的Redis不支持后台运行。

**2)**设置Redis服务密码

​ 将配置文件中的 # requirepass foobared 配置项取消注释,默认为注释状态。foobared为密码,可以根据情况自己指定。

**3)**设置允许客户端远程连接Redis服务

​ Redis服务默认只能客户端本地连接,不允许客户端远程连接。将配置文件中的 bind 127.0.0.1 配置项注释掉。

解释说明:

Redis配置文件中 # 表示注释

Redis配置文件中的配置项前面不能有空格,需要顶格写

daemonize:用来指定redis是否要用守护线程的方式启动,设置成yes时,代表开启守护进程模式。在该模式下,redis会在后台运行

requirepass:设置Redis的连接密码

bind:如果指定了bind,则说明只允许来自指定网卡的Redis请求。如果没有指定,就说明可以接受来自任意一个网卡的Redis请求。

注意: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重启Redis服务配置才能生效,并且启动Redis服务时需要显示的指定配置文件:

1)Linux中启动Redis服务

# 进入Redis安装目录
cd /usr/local/redis-4.0.0
# 启动Redis服务,指定使用的配置文件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

2)Windows中启动Redis服务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Redis配置文件中开启了认证校验,即客户端连接时需要提供密码,此时客户端连接方式变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解释说明:

-h:指定连接的Redis服务的ip地址

-p:指定连接的Redis服务的端口号

-a:指定连接的Redis服务的密码

三、 Redis数据类型

3.1 Redis 5种常用数据类型

Redis存储的是key-value结构的数据,其中key是字符串类型,value有5种常用的数据类型:

  • 字符串 string
  • 哈希 hash
  • 列表 list
  • 集合 set
  • 有序集合 sorted set / zset

解释说明:

字符串(string):普通字符串,常用

哈希(hash):适合存储对象

列表(list):按照插入顺序排序,可以有重复元素

集合(set):无序集合,没有重复元素

有序集合(sorted set / zset):集合中每个元素关联一个分数(score),根据分数升序排序,没有重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