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中文AI绘画模型「即梦3.0」上线,设计师直呼“要失业了”

最近,GPT-4o 强大的生图能力让很多设计师一度感到emo,尤其是用GPT-4o 生成的吉卜力风格图片更是风靡整个社交网络。然而,GPT-4o 的中文生成能力还是有所欠缺,因此,中国设计师的心态还算稳定。

然而,即梦3.0 一键输出带立体中文字的电商海报时,整个设计圈炸了——AI不仅读懂了中文,连小字排版都精准到像素级。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最强中文 AI 绘图模型即梦3.0 正式开启了灰度测试,在设计圈和AI领域掀起了不小的讨论。3.0 版本相比之前的 2.1 版本实现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在真实感、高清度、专业性以及文字响应上,表现出了惊人的突破。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场中文设计革命,让设计师更emo了。很多人开始讨论,设计师的核心价值,究竟是不可替代的创造力,还是即将被算法碾压的机械技艺?

技术碾压:中文设计的“原子级突破”

即梦3.0的颠覆性,首先在于其解决了AI绘图领域的“中文诅咒”。相比GPT-4o在中文场景下频繁出现字体错乱、排版崩坏的问题,即梦3.0通过多模态语义对齐技术,实现了从大字标题到细则说明的全链路精准生成。而GPT-4o仍会混淆“勾”与“句”的笔画结构。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更关键的是,即梦的原生 2K 分辨率直接碾压 Midjourney v6.1 的 1456×816 像素,画布空间的扩展让细节密度提升 倍,设计师无需后期放大修补,可以直接用于商业印刷。

这种技术突破的背后,是 AI 对设计逻辑的深度理解。即梦3.0 不仅能解析“多图层复合视觉作品”这类专业术语,还能根据“纪录片式写实风格”“负空间运用”等指令生成符合设计理论的构图。

某用户尝试用 Prompt 生成竹简上的《出师表》毛笔字,AI甚至还原了墨迹渗透竹纤维的质感——这已超越工具范畴,几乎拥有美学直觉。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这种替代效应引发设计师集体焦虑。社交媒体上,有人自嘲“不如转行卖煎饼”,也有人担忧甲方从此跳过沟通环节,直接要求生成 100 种方案再选。但更深层的冲击在于行业规则的重构——当AI能秒出 80 分作品时,客户对“独特创意”的阈值必然飙升,平庸的设计师可能会失去议价权。

然而,真正的危机只属于“画图员”,而非“设计师”。换言之,AI是超级执行者,而设计师应成为策略指挥官——用思辨能力定义问题,而非用 PS 技能解决问题。

未来之战:人机协作的新契约

即梦3.0 的灰度测试,或许预示着 AI 与设计师的关系将进入新阶段。未来,设计师不再埋头绘图,而是通过指令调教 AI,聚焦于最重要的创意指挥。

另一方面,开源生态的崛起让垂直领域定制成为可能。随着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AI普惠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何高效利用 AI 技术,并且建立一套应对人工智能的价值体系,或许是信息爆炸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